新書推薦: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我印象里的达芬奇,是一个无人能超越的“外星人”,他拥有的智慧与创造精力,都不是人类所可能拥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天才的光环在我眼中日益暗淡,唯有达芬奇,了解越多,越令人痴迷与惊叹。无怪乎比尔盖茨在有能力的时候,首先会选择买下达芬奇的手稿,经常细细翻阅,一次次体会那种遭遇知己的震撼。
喜欢机械的人,无疑会喜欢这本书。它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原稿,将他的构思变成了三维图形——这之所以被称为革命性的创举,有如下两个原因:
首先,达芬奇是人类出产的最顶尖的天才,没有之一。他的脑袋到底如何运作,一直是人类研究的课题。本书中的三维图不是简单的按原图索骥,而是参考了达芬奇同类设计的所有图纸,并把一些重要原图展示出来,让人们得以窥探他的思路。在他留下的手稿中,单单是与飞行器相关的,就跨越了三十多年时间。在三十多年里,他又经历了从螺旋翼、扑翼、滑翔翼的设计变化,同时研究了人体动力学、鸟类、昆虫、气流等相关学科。而本书的《飞行器》一章,就记录了这一漫长而有趣的历程。
其二,达芬奇是欧洲第一位绘制具体制作图的设计师。在他以前,工程师的图纸上只能看到设计好的成品,没有内部结构的展示。既然大师如
|
內容簡介: |
作为人类史上极其罕见的天才,除了广为人知的旷世画作,达芬奇还留下了众多精妙绝伦的机器构思。本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借助电脑技术解构了这位天才妙想天开的发明,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些“神级”构想。
本书用视觉“讲述”达芬奇的发明中最伟大的数十种机器,其中部分设计手稿从未公开过,另一部分则在长达数百年间一直被看做神秘至极的天书。本书以开创性的方式破解了其中的秘密——世界著名达芬奇研究专家洛伦萨,携手两位高超的设计师,利用现代工艺及材料技术,将许多机器付诸实现,并以电脑图像和3D技术,将大师异想天开的手稿变成可供制作的设计图纸。他们根据达芬奇手稿中的描述和绘图,通过透视图和爆炸图模式,将大师设计的装甲车、飞行器、武器、工具机械和水力机械等,分解到最细微的部件, 即使是藏于内部的机构也得以细致展现。这些机器的功能装备一应俱全,立体呈现,跃然纸上。
|
關於作者: |
多米尼哥罗伦佐:世界著名达芬奇研究专家,研究方向专精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史与图像学。目前在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大学等从事研究。
马里奥塔戴:将达芬奇的丰功伟业以数码科技生动地呈现。曾在米兰工科大学学习工业设计,而后创立计算机设计工作室Studioddm。目前在威尼斯建筑大学(IUAV)、米兰工科大学教授计算机图像、多媒体技术等课程。以筹划、制作达芬奇的发明相关展览、开发相关游戏与教育软件而闻名。
埃多阿多赞农:曾在米兰工科大学学习工业设计,而后与马里奥设立计算机设计工作室Studioddm。从1999年起,在视觉传达以及多媒体、工业设计等领域备受国际瞩目。近年来从事科学技术教育的软件与网络开发, 并致力于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教育普及活动。目前在威尼斯建筑大学(IUAV)执教, 同时他还是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
|
目錄:
|
1 前言
5 简介一
9 简介二
12 图表索引
001
1 飞行器
7 机械翼运作原理
11 蜻蜓翼
15 扑翼
23 螺旋桨
31 飞行器
39 机械翼
002
49 战争机械
55 石弩炮
61 多筒机枪
65 城墙防御
69 卷镰战车
75 可拆卸加农炮
81 装甲车
85 弹射器(投石车)
91 齐射式加农炮
101 射石炮
109 堡垒
003
113 水力机械
119 机械锯
125 明轮船
133 平转桥
143 挖泥船
004
147 工作机械
153 起重机
157 凿锉机
161 凹镜打磨机
165 运河挖掘机
005
173 舞台机械
179 自动车
187 《俄耳甫斯》舞台布景
006
193 乐器
199 颅骨形竖琴
203 机械鼓
209 大提琴钢琴
007
215 另类机器
221 印刷机
225 里程计
229 罗盘和圆规
|
內容試閱:
|
1.13世纪伟大的自然哲学家培根曾经提出,人类应该能借助机械翅膀飞行。到了14世纪,乔托(意大利画家、雕塑家)雕刻的钟楼底座上出现了一幅代达罗斯像,其双肩绑着一对羽翼。代达罗斯只是一个神话人物,是佛罗伦萨城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然而达芬奇却因此受到启发,并把飞行从神话变成了科学。
这一转变发生在达芬奇定居米兰之后。出乎意料的是,他在1480和1490年间的飞行研究,和动物学并没有什么关联。相反,他暂时抛开动物学研究,直到1500年后才重新捡起来。15世纪90年代末,达芬奇结合解剖学和机械学(重力及运动)原理,开始设计载人飞行器。他首先研究人体比例,并且观察重量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意大利的“重物”研究有着光辉的传统,可惜它却一直处于抽象状态,很少被应用于实际物体。早在15世纪80年代,达芬奇就开始观察和测量人体的运动潜力。他绘制了大量的素描,来表现人体的不同姿态和空间位置,目的正是了解人的力量潜能。这段时期,他对飞行器的研究重点,也集中在了解人体的力量潜能上。他那张著名的“扑翼”图(《巴黎手稿B》80r)就和动物世界毫无关系。图中交替拍打的翅膀虽然类似于昆虫的翅膀,但是从机器的形状来看(一只半圆的船体连接着四片机翼,能容纳飞行员),它和动物学并没有关联。
2.这是《图谱抄本》中的一页,是达芬奇30岁左右的作品。他当时也许还在佛罗伦萨,或者刚刚到达米兰不久(1482)。这幅图非常有趣。首先,它是画在一张典型的工程图纸上的。其次,它体现了飞行器和自然飞行之间的联系—— 这也是人类对此最古老的探索之一。此外,它还展现了达芬奇在飞行研究方面的独创性和这种创造的迷人魅力。
达芬奇的笔记就像日记一样,虽然没有日常的流水账,却和他的工作紧密相连。他的艺术探索、他的科学研究,犹如一部自传,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见证。他用笔记,特别是速写,记录下他的每一段奇思和每一个疑惑。通过分析这些文字和线条,他的研究、观察、疑问和工作项目就可以清晰地重现在人们眼前。
3. 时光流逝,达芬奇似乎越来越痴迷于这样的表达方式。他的迷恋不仅源自画家的天性,同时也和研究飞行器有关。即使是在绘制可怖的“卷镰战车”时(都灵图书馆馆藏手稿以及伦敦大英博物馆馆藏手稿),达芬奇也把机械绘图转换成了一幅颇具戏剧性的画作,强调战车能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他绘制了被撕成碎片的尸体,被切割和撕开的肌肉,同时还附上这样的注解:“它们对敌人和朋友同样无情”。1504年左右,达芬奇在佛罗伦萨用更惊人的手法进行了尝试。《图谱抄本》72v的主图,是《安吉里之战》的一匹战马(《安吉里之战》是佛罗伦萨共和国为韦基奥宫定制的一幅大型油画),然而在战马的旁边,达芬奇绘制了一件火器的设计图。其实,达芬奇早期设计的一些机械是比较简单实用的,同时也很容易现场组装,例如备用桥、平转桥(《图谱抄本》55r、855r)都可以使人迅速跨越水面。他同样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云梯,用于攻打堡垒要塞(例如《巴黎手稿B》50r、59v)。他还绘制过许多形状怪异的长矛(《艾仕本罕手稿》2037)。
4.这页手稿是达芬奇早年绘制的,是他最早期的设计之一。手稿的绘图风格处于从呆板的设计图到复杂动态图的过渡时期。图中也绘制了一些人物来增添戏剧性, 并且为机器的大小提供空间对比。马里亚诺迪雅科伯,人称“塔科拉”,是文艺复兴初期最伟大的科学工程师之一。他画过一系列小插图,把机器放在不同的风景之中。但是达芬奇在处理画面背景的时候,用意更为复杂。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他自己发明的另一种绘图方法—— 不添加任何环境元素的机械绘图—— 背道而驰。这页手稿所研究的是城墙防御系统,它的主体为一根隐藏在城墙中间的横梁,能够推开入侵者的云梯。在图中, 两种绘图概念同时存在。事实上,达芬奇这幅图综合了多种元素,用极小的空间表达了尽可能多的信息,堪称典范之作。整幅图只展现了城墙的一部分:它并非写实,而是一种技术和理论的描绘。图画中的操作人员则为它增添了许多戏剧性。
5.卷镰战车是达芬奇最出彩的作品之一。他在米兰居住的几年时间里, 创作了两辆装有**的战车。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和意大利,政局动荡。在政治的棋盘上,战争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在这个时期,战争机器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对战争机器的喜爱,不仅出于实用的原因,同时也出于文化的需要,例如,重新发掘古典时期的武器发明。不管能否真的在战场上运用,光看外表,这些武器就十分惊人。乌尔比诺的公爵宫里,有一系列著名的浮雕,就是以战争机器为题材;而同时期的许多奢华的书籍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些巨著文字很少,内容以机械插图为主。这些插图本身的价值并不逊色于它们所描绘的机械。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年代,人们更懂得如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这些插图就显得尤为珍贵了。达芬奇的这页手稿保留在都灵图书馆,完全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6.可拆卸加农炮的手稿,经历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实际上,大部分达芬奇手稿都曾经遭受过类似的命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部分只是一张碎片,原图要比它大一些。它混杂在一堆散页里,最终被汇编在《图谱抄本》第154、73页,其他碎片也很有可能来自同一页原稿。16 世纪末,蓬佩奥莱昂内收购了大量的达芬奇手稿,并且把它们杂乱无章地订成了一本,也就是现在的《图谱抄本》。莱昂内在装订的时候,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机器设计为主线。他当时并没有考虑原图的创作顺序,也没有考虑过它们是来自手稿还是画册集。他简单地按照设计的类型将手稿分类,这在今天看来,显得过于马虎草率。但是在当时,数量较大的藏品通常都是这样处理的。仔细研究达芬奇发明的种类和风格,不难发现这架可拆卸加农炮是他早期的作品, 绘画水平远未达到巅峰。事实上,如果不是从线条上看出作者是个左撇子, 这幅画很可能被当作是赝品。图画本身非常完整,绝不是即兴创作,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成果。当然这幅画很可能是另外一位大师绘制的摹本,他临摹的可能正是达芬奇的原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