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你不是孤单一人:个人成长和亲子关系指南》(认识自己、改善关系的指南 生活幸福的便捷路径 )

書城自編碼: 254402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西班牙] 白大卫 著 刘海龙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997004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5-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6/200 千字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7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NT$ 398.0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NT$ 254.0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舍不得星星:全2册 》

售價:NT$ 356.0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8
《 究竟为何在人世 》
+

NT$ 285
《 人的解读(具有《前世今生》的影响力,畅销美国100多万册,埃德加·凯西被誉为“睡着的预言家”,对生命和身体的解读,揭开灵魂转生的奥秘) 》
+

NT$ 291
《 什么是人智学 》
+

NT$ 382
《 情绪亲密:唤醒19种情绪的隐秘力量 》
+

NT$ 398
《 故事总是有办法:苏珊治疗性故事集 》
+

NT$ 398
《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 》
編輯推薦:
每个大人心里都住着过去的那个孩子,而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个未来的大人在静静等候。



每个人都是童年的产物,每个成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无论发生过什么,都有放下它们的机会!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个活得轻松快乐、活得坚强并能激励身边人的人,这是我们给自己、给孩子、给世界最好的礼物。
內容簡介:
童年对人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本书作者基于专业的心理学教育背景和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教学经验,与中国读者分享:那些童年的负面事件对长大成人后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包括这些影响作用的机制以及如何转化。文中伴有大量的案例,具体描述外在的事件如何内化为固定的行为模式,特别是那些令我们反复受苦的模式。

书中的26个练习是作者长期课程实践的结晶,内容覆盖与自己、与父母、与爱人、与孩子几个最重要的关系面相。由此,在作者卓有成效的建议、方法和温暖的语言引领下,我们可以认出自己的生命卡在何处,并作出改变,活出美好的内在本质。
關於作者:
白大卫(David Blanco ):临床心理学硕士,毕业于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和马德里完形心理治疗学校。在圣地亚哥大学从事过临床心理的研究工作。他是西班牙心理医生专业协会
(COPG)的成员(开业执照号G-3994)。

受家庭影响,大卫十五岁正式走上心理学研究的道路。跟随玛丽·库艾内斯(Marly Kuenerz)及安东尼奥·布雷(Antonio Blay)等著名心理学家学习。他曾在世界各地的个人成长团体、修道院、静修院中接受长期训练,领悟并实践包括超个人心理学、人本心理学、完形、葛吉夫、内在小孩、荷夫曼方法(Hoffman Process)等知识。

他擅长于“内在小孩”心理治疗,并热衷于将东方文化传统融入西方心理学范畴。他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治疗方法实用而深刻,又不拘泥于教条,充满了尊重和关爱。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十八个国家。
目錄
第一章什么是内在小孩 001

内在小孩 006

内在小孩与激情 009

内在小孩与亲密关系 010

内在小孩与为人父母之道 013

内在小孩与创造力 015

内在小孩与灵性的维度 016

内在小孩与自尊 018

给你的建议 020

第一部分来自过去的内在小孩:了解你的童年,了解你自己

第二章童年的重要性 025

孩子出生时,情感是开放的 026

孩子的神经系统可塑性极强 029

孩子什么都会信 030

孩子们需要依靠 032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032

孩子的思维很简单 033

孩子缺乏时间观念 034

第三章童年时的伤害 036

孩子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037

用身体来抵御情绪上的伤害 038

如何用头脑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受情绪的影响 042

控制自身的行为,在情绪上保护自己 043

孩子博取关注的手段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什么是内在小孩

内在小孩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孩子。你凭直觉就知道这一点,那种感觉就像一本书,让你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的内容。亲爱的读者,要知道,这个孩子已经等了你太久。如果你爱她3,关注她,她就会给你许多财富。她有一把金钥匙,可以打开一扇又一扇门,将你带入更广阔、更精彩的生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你发现你自己的内在小孩,并且去关爱她,疗愈她灵魂的创伤,让她得到真正的尊重。

我们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便会知道,这个人并非那么简单。他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地方。有时候,我们会说:“他她怎么这样对我?当初结婚的时候不是这样啊!”再比如,你在某位同事的眼中,可能是个非常严肃的人。有一天,整个团队完成了一个大项目,聚餐之后,大家一起去舞厅庆祝,你立刻跳起来,跳得毫无拘束。那位同事看到你这样,一定会惊掉下巴。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天天都是一个样子,但其实你有很多面,很多个“我”。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演着许多个角色。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以不同的角色呈现。而“内在小孩”就是我们主要的内在角色之一。

内在小孩是人们情绪上的自我,是感受和欲望的表达。

如果有人说:“这是我的本能反应”,那他指的就是自己的内在小孩。

我们也可以说,人的“头脑”代表“思考、计划、行动”,而“心”则代表“感受、体验、存在”。如果抛开生物学上的意义,那么,“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在小孩”。这是我们的人格中柔软、脆弱的部分,指向感受和直觉。

我们和心连接的时候,也和内在小孩相连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困惑:“为什么心的形象是一个孩子呢?”

我们出生的时候,心是敞开的。那时,我们十分柔弱,但面对的这个世界却是危险而残酷的。有时我们会因此受伤,并迅速地把心保护起来。为了保护这颗心,我们渐渐地将它关闭,让它麻木,让柔弱的自己不受伤害;这就像筑起了一道屏障,将我们与自己的心隔离开来,远离那些伤痛,几乎没有了感觉。因此,当我们还小的时候,自己的某一部分就失去了一切感受。

我们知道,每个人除了“智力年龄”之外,还有“情绪年龄”。一个人可能看起来很成熟,但在和亲近的人相处时却像个冲动的孩子。对于大多人来说,无论实际年龄多少,从情绪年龄来看,他们都只不过是个孩子。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发脾气的时候,我多大了?缺乏安全感、嫉妒别人时,我多大了?”

我们做出情绪上的反应时,其实就产生了一种自发性的年龄回溯。

几百年以来,我们和祖辈们所接受的教育,充满了对于逻辑和理性头脑的崇敬,而对感受和直觉却大加贬损,甚至不屑一顾。这样的教育加剧了失衡的状况: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左脑,使得右脑的能力未被充分开发。多年的学校教育使我们的智商得到了开发,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情绪智力”却没有得到关注。大多数人对于外部世界十分了解,且精于谋生及生财之道;但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头脑、情绪、心理以及灵性的维度一无所知。在认知内在世界方面,大多数人还处在幼儿园的水平。这种无知让整个世界经受着痛苦。我们对于自我、对于头脑和情绪的工作方式知道得越少,就越有可能在心里、在关系当中制造出痛苦。幸运的是,最近几十年情况有所改善:在许多研究者、教授、记者的努力下,实用的心理学知识得以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普及。

这本书将引导我们踏上一段内在的旅程。旅程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我们的情商。我鼓励大家以内在小孩为纽带,和自己的心再次连接,全然地连接。我会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大家深入了解自己的童年,并疗愈那些一直背负的伤痛。

如果我们忽视了内在小孩,便会一直做出孩子气的反应。

丈夫也许会对妻子缺乏耐心;母亲也许会对不听话的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加;生意人也许会在公开演讲时怯场。我们的情绪反应和习惯,正是内在小孩直接的表达方式。如果受到冷落,她便会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是冲动的、不成熟的,但也毫不造作。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一定要明白:你的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需要你的关注。在抑郁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毫无希望;在焦虑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厄运即将来临;在害羞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在缺乏安全感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在孤独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备受冷落,无人关心;在自大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曾经被某个重要的人压制、批评、低估;在上瘾的人心里,一定有个内在小孩,她想借助自己的癖好,逃离孤独和伤痛。

这本书会教你如何接近心里的内在小孩,如何去理解她,如何了解她的需要,以便让自己更平静、更欢乐。如果能真正地关注内在小孩的需要,你一定会收到她真心赠予你的财富。

內内在小孩与激情

内在小孩是我们的动力之源。内在小孩的心声就是“我要,我想,我觉得,我需要”。我们越是用理性的头脑思考,越是和内心保持距离,我们的生活就会越灰暗,越枯燥。内在小孩传递了我们深层的欲望,她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尼采曾说:没有音乐的生命是无意义的。我想加上一句:没有内在小孩的生命是无意义的。聆听内在小孩的心声,关注内在小孩的需求,我们的生命就会更加多彩。

内在小孩能使我们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能让人快乐地工作。“带着激情工作”就是将自己全心地投入到体验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年轻的自我”。她充满着能量,并且告诉我们,工作的效果和乐趣可以兼得。我们越接近内在小孩,就越能全然地给出自我。充满激情地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难。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全然投入。

爱自己的内在小孩,你的存在会变得多姿多彩。

我们有时会觉得自己充满生命力,这正是因为有内在小孩。与内在小孩的连接越紧密,我们的一举一动就越有激情,身边的人受到的鼓舞也就越深。充满活力的人会让身边的同事发挥出最大潜能。若能达到这样的工作状态,无疑是在告诉身边的人们:“工作不一定枯燥无聊。在工作中,我们可以用创造力以快乐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能力。”

“年轻的自我”会唤醒人们身体的感受,并让人们全然投入到这种感受中,而不是“活在头脑之中”,或是在思考中迷失方向。孩子们是感官动物。他们要探索新的环境,会去摸,去闻,去尝,去听。玩耍的时候,他们会把整个身体都用上,尽力地展现自我。

成年人若能爱自己的内在小孩,便会显得年轻。

充满欢乐和活力的内在小孩会让我们重现生机。她会给我们的生活“加点料”,让我们更幽默,更快乐。孩子们爱笑,他们笑的时候,整个肚子都在颤悠。我们越是接近内在小孩,就越能让自己开心。我们笑的时候,大脑就开始分泌使人快乐和满足的荷尔蒙,并将其输入到血液中。

内在小孩与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人们能否幸福相处,关键也在于内在小孩。伴侣双方唯有照顾好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真正对他们负起责任,才能拥有亲密的关系。在潜意识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对方的爱,这和小时候对于爱的那种渴求是一样的。父母没有给予什么,我们就努力从另一半得到什么。在我们的想象中,自己还是个孩子,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关爱和认可,而这个人就是那位“白马王子”或者那位“女神”。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相爱”会让人失望,让人受伤。时间会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另一半:他们最好的一面和最坏的一面都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疗愈你的内在小孩。

了解了彼此的内在小孩,明白她的感受,知道她的伤痛,我们就能拥有更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内在小孩负起责任,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照顾她,我们就会变得更容易与人相处,更容易吸引并获得对方的爱。对内在小孩负责,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每天至少抽出一点时间与自己相处,用喜悦、轻松的事情滋养内心;拨开每天头脑中纷繁的思绪,倾听自己清晰的心声。换句话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自己究竟是苦是乐,要看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孩子们总是十分信任那些爱他们的人,并对他们敞开心扉。同样地,如果我们能照顾好自己,我们的内在小孩也会信任我们,对我们敞开心扉。彼此以诚相待,互信的关系就能不断发展,这正是完美的亲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接近内在小孩,就是接近自己的内心,接近自己脆弱的那一面。我们要与自己亲近,这一步很重要。然而,与所爱的人相处,就不能怕自己变得脆弱,只有这样,才能和另一半亲密相处,让两颗心真正接近。很久之前,襁褓中的我们还非常脆弱,对周围的世界全然敞开。而这种脆弱并未从我们身上消失。我们只不过是把它藏了起来。因为敞开,脆弱的状态有时容易让人受伤。许多人暴露了自己脆弱的一面,受了伤,结果再也不愿也不能去冒险了。受过伤的人,尤其是男人,会变得不太敏感,甚至冷若冰霜,把自己一层层保护起来,将伤痛隔绝在外。

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被忽视,被冷落,他们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

这些需求的背后,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脆弱。然而,在之后的关系中,我们却总是以痛苦收场。要付出爱,得到爱,我们就必须善待自己,时刻关注自身的需求。铁石心肠中绝不会有爱,爱只源于关心和温柔。要得到爱,我们就必须敞开心扉,无惧脆弱。只有先变得脆弱,才能全然地接纳。

有时我们会在内心竖起一道屏障,将自己的感受、情绪的需求隔绝在外,和自己的心拉开距离。这样一来,我们在感情上就与人疏远。这种内在的疏离,会把一段关系中的两个人拉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保持内心的孤独,虽有自己所爱的伴侣,但从不交心,冷漠相待。

和内在小孩的连接是治疗孤独的良药。通过内在小孩,我们可以和自己、和他人实现深层的连接。

当我们和内在小孩建立连接时,孤独感便会消失,并且变得更温柔,更能理解他人。

在中国,我注意到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夫妻在婚后一段时间,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的亲密程度会明显下降。很少有结婚多年,还能保持亲密关系,能够彼此十分默契的夫妻。这和我们成长的方式有关。对于男性来说,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错误观念:柔弱、温和是弱小的表现。以前,我们对自己的心理不甚了解,所以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观念。但现在,我们都知道,只有自信和坚强的人才敢于展现自己柔弱的一面。他们之所以不怕显示自己的柔弱,正是因为他们并不弱小。他们愿意将内在小孩呈现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内在小孩遇到危险,也一定能得到他的保护。

温和并不意味着软弱。如果别人占了我们便宜,而我们却逆来顺受,这才是软弱。如果我们乞求别人的认可,这就是软弱。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会拥有王子和公主那样的爱情,永远不会孤单,那也是一种软弱。轻柔温和的爱也一样充满力量。事实上,没有任何事物比爱更有力量。比起铁石心肠,爱更能打动人心。习武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对手进攻时,要以柔克刚,不要硬碰硬,这样才能不费气力,顺势还击。

我们若能触碰到内在小孩的柔弱之处,便会感受到她的力量所在。

我们若能学会处理自己的柔弱和情绪创伤(这也是本书的主题),亲密关系便是好的疗愈方式。如果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找到了他/她的内在小孩,并且教会另一方,那么两颗温柔的心便能相遇,渐渐融化。这是爱的体验,是一种超验,能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滋养。理解内在小孩,我们就更能理解自己所爱的人;无论何时,和内在小孩亲近,都能为亲密关系打下基础。学会观察所爱之人的内在小孩,我们在亲密关系当中就会更有爱心。

内在小孩与为人父母之道

孩子们深爱着爸爸妈妈。正是因为这种爱,他们才会为父母背负情绪的负担。我们的后代和我们的内在小孩有着深层的连接。我们若能为自己的内在小孩疗愈伤痛,消除误解,就能让自己的孩子得以解脱,使他们无须经受我们曾经经受的痛苦。为人父母的经历,也是我们发现内在小孩的过程。看着孩子娇嫩的肌肤和他们自由的天性,我们的心扉会自然打开。孩子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本源、童年,还有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如果和自己的内在小孩更亲近,便能增进他们和自己孩子之间的感情。这样的父母会更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机械地重复上一辈的做法。我们的生活之所以充满痛苦,是因为有许多误解从未消除,反而是埋在心里,代代相传。与祖辈相比,今天的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疗愈去转化那些一代代不断累积的痛苦。如果我们能消除误解,去芜存菁,将祖祖辈辈的品德和智慧传承下去,那将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愿我们能因此蒙受祝福;愿我们能以耐心和宽容对待自己。

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以自尊、自助的方式和自己相处,是我们送给孩子的一份厚礼。如果我们和自己的关系不和,无论读多少书,也无法教好孩子。“为人父母”四个字并非空谈,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做。任何一段亲密的关系中,人们的优缺点都会显露无遗。从孩子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柔和、纯净、天真、好奇。他们也许会触发我们的缺点,如缺乏耐心、缺少安全感、过度控制、过于苛求,等等。和自己内在的这个“小孩”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就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连接。

在“内在小孩”课程中,学员会参与一系列的练习,体验回到童年的过程。我们也许忘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忘记了那种全然打开、依赖他人、敏感脆弱的状态。父母若是能再次体验童年,或许会产生许多想法,改善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他们会根据孩子的感觉和需要来调整自己,并给孩子以鼓励,让他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会在和孩子相处时划定界限,态度坚决,但不乏关爱。对于成年人来说,如果他们能疗愈过去的伤痛,便会显得更有活力,更年轻;如果他们活得轻松快乐,孩子们就愿意与之亲近。父母不断开发自己的内在世界,便能成为孩子们更好的榜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困难,犯了错误,他们也能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作为父母,他们也许并不完美,但他们会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更加快乐,更能给人启迪。他们对于孩子无限的爱,激励着他们不断学习,让自己也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内在小孩与创造力

珍惜并尊重内在小孩的人,感觉会更轻松,更随性。内在小孩总是在我们随性的时候显露出来,激发出人的幽默、聪颖以及创造力。

这个小家伙总是十分好奇。每个孩子都会探索并尝试周围的一切,这是一种内在的需要。每一刻都是全新的,宛若一个奇妙的世界。爱因斯坦曾说过:有两种方法过生活,一种是认为这世上没有奇迹,另一种是把每件事物都当作奇迹。4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奇迹,整个世界充满了魔力。

我们若是用这种全新的、开放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且摒弃一切偏见,便会产生创造力。内在小孩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她用富于想象力的头脑,不断创造出新的可能。举例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难以用智力去理解,但更接近于内在小孩的世界。

内在小孩好比一个“年轻版”的自己,她具有敏感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我们更能体会到自己的直觉。例如孩子们能够瞬间看出身边的人是否可信。回想一下你第一天上学的经历:开课时,一位新老师走进教室。几分钟之内,你和同学们就能了解得一清二楚:这位老师是宽松还是严格?是热情还是冷漠?是宽容还是苛刻?这样,你很快就探明了他的底线,知道自己该乖乖听话,还是可以调皮一点儿。这靠的就是孩子的直觉。

内在小孩与灵性的维度

内在小孩是通向灵性维度的入口。许多灵性上师,无论活在什么时代,来自哪个传统,都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具备孩子那样的天真和纯洁,我们才能接近灵性的真相,感受其中微妙的振动。请看下面两句话: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5

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得进天国。”6

因此,各种灵性的传承都要求人们让头脑平静下来,卸下过去的负担,使其得到净化。在灵性的著作中,一般人头脑的状态常被比作这样一面镜子:它的表面积满了灰尘,无法映出真实的画面。追求灵性成长的人,会以冥想的方式净化头脑,使其如光一般的本质透射出来。这样一来,她的眼睛便会像婴儿一样纯洁。接近内在小孩,重获心中的那种纯洁和天真,我们便为灵性之路铺上了一块基石。

安东尼奥·布雷(Antonio Blay)是西班牙心理学和灵性研究的先驱,也是一位我敬爱的老师。他曾说,灵性必须付诸实践,才是真正的灵性。我们需要用灵性来提高生活质量。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理性和感受、心和头脑加以整合。只有净化自己的内心,使“童年的自我”不受错误观念的影响,我们才能和灵性的维度整合。他说的其实就是内在小孩。

古老的苏菲教派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你的心是你“更高的自我”所在的地方;小我或者“虚假的自我”能够掌控你的头脑,但不能征服你的内心。要完全不被小我操控,唯一的方法是与你的内心建立深层的连接。消极的小我不会影响内在小孩纯洁的品质。因此,和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内心保持连接的人,最能让人信任。然而,一个和自己的感受脱节的冷漠的人,也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却毫不自知。

在一片玫瑰丛中,最柔美、最脆弱的部分是玫瑰花,最美丽、最宝贵的部分也是它。内在小孩是人格中最柔和、最敏感的部分,但正是因为这种敏感,我们才能尽情聆听动人的音乐,欣赏美丽的微笑,感受日落的色彩。

我见过不少的人,他们重获了与内在的连接,唤醒了那个“小的我”,变得更加自然。这样一来,在自然中漫步就成了他们一种最大的爱好。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对自然的生命力感觉也更加强烈。他们能够接收到一种由内向外的生命振动,让人十分快乐。在内在小孩的引领下,他们用双手去触摸大树那强劲的枝干,去体会森林的芬芳,聆听树叶在微风轻抚时奏出的音乐。于是,他们的内在小孩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明白,与自然亲近,会让内在小孩得到滋养。

内在小孩与自尊

不少人误以为,自尊取决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自尊心。有时,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做出不少努力,终于换来了父母、伴侣的认可和重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只能得到短暂的快乐,这种感觉会很快消失,我们会渴望得到更多的认可,想要再次获得被人重视的感觉。自尊,其实来自于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要重视一件事物的价值,你必须先了解它。举例来说,我们越了解自己的身体,就会越欣赏它。我们的心脏每天跳动十万次;我们的眼睛可以分辨一百万种不同的颜色;我们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这一切;我们的肺每天吸入两百万升空气;我们的听力十分敏锐,可以分辨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声音;我们的大脑有一百多万个神经细胞。

只有对自身深入地了解,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正如古今各地的上师们所说的那样:“认识你自己。”

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是从很小的时候形成的。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内在小孩对她自己的认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