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拓展读者认知视野 塑造读者探索精神 满足猎奇心理解谜未解悬疑
1、独特的设计:具有神秘色彩的封面设计,给读者视觉效果上的探险体现,让读者从“第一眼”就能有直观体验,这是我们设计的初衷。内文设计上,充分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计了简短的导读部分,让读者一目了然,带着好奇走进书中。
2、从内容文字上,都是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做到了信息的新颖与准确,这能保证读者读到与时俱进的新的“未解之谜”,对读者负责,使我们做书的初衷。
3、内容配图上,结合内容,文图结合,给读者最直观的感悟。
拓展读者认知视野
塑造读者探索精神 满足猎奇心理 解谜未解悬疑
|
內容簡介: |
《未解之谜》一书以“勇于探索,还原本质”为理念,探索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关系;介绍和诠释了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探求和发现宇宙所蕴含的的自然规律和文化内涵。他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讲述科学、人文、历史、地里等方面鲜为人知的故事,探求其中的奥妙。
《未解之谜》一套书分为三本,《未解之谜I》主要集中了科学方面的未解之谜,比如,生命的起源,神奇的科学发现,失落的遗迹,奇幻的地域以及神奇的自然现象等等;《未解之谜II》主要集中的是宇宙灾难、政坛风波,硝烟战火、民俗文化、海战之谜’空战之谜等等。以此为主讲述揭露真相的过程;《未解之谜III》主要集中的是地理大揭秘,海洋的谜团、阴影笼罩下的海域、海洋文明的遗体、失落的沉船与神秘的岛屿等等。三本书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充分的为读者揭开层层迷雾。
|
目錄:
|
01破译神奇的科学发现
001 *生命的起源
003 *神奇的行星光环
005 *神秘莫测的地滚雷
007 *月球的秘密
010 *黑洞之谜
012 *火星上有生命吗
013 *沙漠的成因
015 *地震之谜
017 *神秘的海底世界
019 *恐龙灭绝之谜
021 *宇宙的形成
026 *水晶头骨之谜
028 *地外生命
031 *宇宙的暗物质
033 *地球之水是从哪里来的
036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038 *地球内部的秘密
02解析神奇的科学发现
041 *千年不死的动物
043 *海南发现海底草原
044 *水怪事件
046 *魔镜之谜
048 *通古斯大爆炸
051 *唐山地震的谜团
052 *时光倒流之谜
055 *西藏神秘现象
058 *巴比伦空中花园
060 *为什么会下“火雨”
061 *彩 虹
063 *神秘的天文潮汐
066 *比利牛斯山之谜
069 *海水中的盐分之谜
03 揭秘神奇的科学发现
071 *指南针的“始祖”之谜
074 *神秘的遗传密码
075 *宇宙射线及其被发现之谜
077 *金属有“记忆”之谜
079 *有比光子更快的粒子吗
080 *水中能取火吗
082 *“太白”金星之谜
084 *水星之谜
086 *“哥德巴赫猜想” 之谜
088 *纳米之谜
091 *生命会衰老之谜
093 *“蒙汗药”之谜
096 *有几个宇宙
102 *牛顿的黑匣子之谜
104 *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106 *人需要“气泡空间”之谜
108 *谁先发明了无线电
111 *克隆人诞生之谜
113 *夜空黑暗之谜
04失落的遗迹
115 *玛雅古城太阳金字塔之谜
116 *鬼斧神工的纳斯卡高原地画
119 *金字塔之谜
121 *失踪的大西洲
126 *印度河文明之谜
130 *尼安德特人为何灭亡
132 *神秘的阿特鲁斯坎人
135 *南越王国千古之谜
137 *巴人之谜
139 *三星堆之谜
141 *古印加帝国黄金藏匿地之谜
144 *非洲古城
146 * 4000年前的地下城市
147 *良渚古国之谜
150 * 4000年前的飞机模型
152 *河姆渡遗址
154 *女神庙之谜
156 *巴格达出土的古代化学电池
158 *揭开都灵裹尸布的秘密
05奇幻的地域
162 *复活节岛之谜
165 *北纬30度之谜
167 *南极的暖水湖之谜
169 *恐怖的魔鬼地带
171 *罗布泊之谜
06奇异的现象
175 *奇异草木之谜
177 *神农架白化之谜
179 *海底人之谜
181 *海火之谜
182 *鲸集体自杀之谜
184 *海豚为何如此聪明
186 *真的有时空隧道吗
188 *恐龙还会复活吗
191 *史前超文明之谜
194 *奇异的稀有人种
196 *鸟类为什么迁徙
07领略奇幻的自然景象
200 *龙卷风之谜
202 *磁场的神奇力量
204 *闪电谜团
206 *洪水之谜
208 *晴空也会坠冰吗
209 *百慕大奇闻怪事之谜
211 *古堡鬼怪之谜
213 *“长了脚”的幽灵小岛
214 *“死亡谷”谜团
216 *西藏——神秘之地
220 *神秘的美国“51区”
222 *“巨人岛”之谜
223 *万年“速冻巨象”之谜
225 *“伯利恒星”之谜
226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谜
228 *神秘怪火之谜
|
內容試閱:
|
黑洞之谜 ★
为了理解黑洞的动力学以及它们是怎样使内部的所有事物逃不出其边界的,我们需要讨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建的引力学说,适用于行星、恒星,也适用于黑洞。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来的这一学说,说明了空间和时间是怎样因大质量物体的存在而发生畸变的。
黑洞,实际上是一团质量很大的物质,其中隐匿着巨大的引力场,这种引力大到任何东西,甚至连光,都难逃黑洞的手掌心。黑洞不让其边界以内的任何事物被外界看见,这就是这种物体被称为“黑洞”的缘故。
1783年,皇家学会特别会员约翰·米切尔第一次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引力强大到连光线都不能逃离的“黑洞”。他计算出一个具有太阳密度的天体必须多大才能使逃逸速度大于光速。他的计算依据是,当时最好的引力理论——牛顿引力理论和光的微粒理论。如果这样的天体存在,光就不能逃离它们,所以它们应该是黑的。太阳表面的逃逸速度只有光速的0.2%,但如果设想一系列越来越大但密度与太阳相同的天体,那么逃逸速度会迅速增高。米切尔指出,直径为太阳直径500倍的一个天体(与太阳系的大小相似),其逃逸速度应该超过光速。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发生强力爆炸。当其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这些中子便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球。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会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和自身的吸引下就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黑洞变得像一个真空吸尘器,把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吸进去。
为了理解黑洞的动力学以及它们是怎样使内部的所有事物逃不出其边界的,我们需要讨论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创建的引力学说,适用于行星、恒星,也适用于黑洞。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来的这一学说,说明了空间和时间是怎样因大质量物体的存在而发生畸变的。简言之,广义相对论说物质弯曲了空间,而空间的弯曲又反过来影响穿越空间的物体的运动。
如果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黑洞,它其实也是个星球(类似星球),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的引力所约束,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对于地球来说,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来飞行就可以逃离地球,但是对于黑洞来说,它的第二宇宙速度之大,竟然超越了光速,所以连光都跑不出来,于是射进去的光没有反射回来,我们的眼睛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只是一片黑色。
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认为黑洞并不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黑。通过科学家的观测,黑洞周围存在辐射,而且很可能来自于黑洞,也就是说,黑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黑。霍金指出黑洞的放射性物质来源是一种实粒子,这些粒子在太空中成对产生,不遵从通常的物理定律。而且这些粒子发生碰撞后,有的就会消失在茫茫太空中。一般说来,可能直到这些粒子消失时,我们都未曾有机会看到它们。
与别的天体相比,黑洞显得太特殊了。例如,黑洞有“隐身术”,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都只能对它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弯曲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可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研究,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弯曲。这时候,光虽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走的已经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形象地讲,好像光本来是要走直线的,只不过强大的引力把它拉得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黑洞的秘密实在有很多,对此的研究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令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在不断地提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