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編輯推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著、比较文学学术丛书,该书为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学术丛书”(第一辑)由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编写,共5册。该套丛书涉及了比较诗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外比较文学等研究领域,是作者长期的学术积淀,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属最新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吉檀迦利翻译与接受研究》分为翻译研究与接受研究两大部分。翻译研究部分,对孟加拉语版和英文版的诗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这在我国学界是首次进行此类研究。其次,翻译研究部分还借助孟加拉语和英语对《吉檀迦利》冰心译本进行了研究,对我国同类研究进行了实质性深化。在接受研究部分,首先在接受研究涉及范围的广泛上,在国内研究中属首次;其次,对接受研究中涉及的重点内容,如在南亚语种文学中的不同接受情况,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情况等的分析,都具有很强的学术启发性。本书在总结我国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并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学术著作。
關於作者:
曾琼(1979-)湖南益阳人,文学博士,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印度近现代文学、中印文学比较研究。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学研究工作室成员,任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在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余篇,参编专业教材和专业辞典多种,主编学术著作《认识“东方学”》,译著2部(合译),参与并完成国家和教育部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印度文学20世纪中国传播史”,独立承担天津市社科基金项目“《吉檀迦利》翻译与接受研究”。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吉檀迦利》研究综论
第一节国外研究述评
第二节国内研究述评
第二章孟加拉文“吉檀迦利”文本与英文版《吉檀迦利》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英文版《吉檀迦利》的诞生
第二节论英文版《吉檀迦利》对孟加拉文文本的删减、增加与整合
第三节翻译中的重写:对英文版《吉檀迦利》
再创作的研究
第三章英文版《吉檀迦利》与《吉檀迦利》冰心译本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剖析经典:探寻《吉檀迦利》冰心译本之美
第二节从与英文版《吉檀迦利》的对比审视冰心译本
第三节再论冰心与她的《吉檀迦利》
第四章《吉檀迦利》在亚洲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吉檀迦利》在南亚不同语种文学中的接受与影响
第二节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吉檀迦利》效应”
第五章《吉檀迦利》在欧洲、美洲的译介与接受
第一节细解“误读”:《吉檀迦利》在英美两国的接受
第二节《吉檀迦利》在欧美其他地区的接受与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吉檀迦利》研究综论
《吉檀迦利》问世至今,关于它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和中国国内学界均十分丰富。本章在此将这些研究成果分为中国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分别予以论述。
第一节国外研究述评
随着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一夜之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这个名字和《吉檀迦利》这部诗集在西方不胫而走,在1913年英国的畅销书榜单上只有一部诗集,那就是《吉檀迦利》。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西方评论界出现了一次关于《吉檀迦利》和泰戈尔的讨论热潮。 在这场讨论中,对诗集和诗人极力赞美者有之,讽刺挖苦者有之,充满怀疑者有之,客观冷静者——虽然寥寥可数——亦有之。而奇怪的是,尽管当年泰戈尔和他的英文版《吉檀迦利》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如此一场大波,但在1913年12月最新版的《名人录》上没有他的名字,在1916年出版的《剑桥英语文学史》“英印文学”一章中,也根本没有提到泰戈尔。
而在20世纪70年代,有评论文章这样说道:“从1912年《吉檀迦利》即将付梓到此后的20年之间,泰戈尔像颗彗星一般划过西方的天空,又消失了。现在,这颗彗星又出现了,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变得有一点暗淡。”英文版《吉檀迦利》和作为其作者的泰戈尔,在西方世界的眼里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了能在较为坚实的基础上讨论这个问题,本章将首先对《吉檀迦利》在西方的译介情况做一个大体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再对其研究状况进行总结。
一、《吉檀迦利》在国外的译介情况
1912年,103首英文版的《吉檀迦利》首先由在英国的印度协会India
Society出版,因为属于协会自费出版,这次只印了750册。随后,威廉·罗森斯坦William Rothenstein写信给麦克米伦公司,促请他们出版这部诗集。1913年3月,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吉檀迦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年内这部诗集重印了20次。在英语世界之外,从1913年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吉檀迦利》先后被翻译成了瑞典语、丹麦语、德语、法语、荷兰语、意大利语、俄语、捷克语、西班牙语、南斯拉夫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和希伯来语。
在印度国内,到20世纪30年代时,《吉檀迦利》也已经被翻译成了乌尔都语、马拉提语、泰米尔语、旁遮普语、泰卢固语、古吉拉特语和卡纳达语。此后,据不完全统计,1951年,麦克米伦公司重印《泰戈尔诗歌戏剧集》,《吉檀迦利》被收入其中。在1994—1996年由S.K.达斯Sisir
Kumar Das主编出版的三卷本《泰戈尔英语作品》主编中《吉檀迦利》自然也不可或缺。在对孟加拉语原文的翻译方面,1921年出现了三首孟加拉文“吉檀迦利”诗歌的德语翻译,1983年在孟加拉国出版了从孟加拉语翻译的157首《献歌集》英文版,2000年出现了从孟加拉语翻译的荷兰语版《献歌集》。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20世纪30年代,是《吉檀迦利》的翻译和出版在西方最为风行的时期。
二、《吉檀迦利》在国外的研究状况
与《吉檀迦利》的翻译和出版情况相似,《吉檀迦利》在国外的研究状况也经历了从嘈杂纷乱的毁誉纷呈到严肃认真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在新的文化语境中,《吉檀迦利》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这里将国外对《吉檀迦利》的研究状况分为两个时期来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分析每个时期的特点。
第一个时期,1912年到20世纪40年代。随着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发,《吉檀迦利》和泰戈尔引发了西方文学界20世纪上半叶的一次大论争。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来自亚洲的非白种人,这个消息对于绝大部分西方文学界人士和读者来说不亚于是平地惊雷。围绕着这一让人“震惊”的文坛大事,西方文学界出现了消极和积极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持消极态度的评论性文章在当时英国、美国的各大报纸上随处可见,它们或置疑诺贝尔文学奖当年的评判标准,认为这次的授奖与当时的欧洲政治局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暗指泰戈尔来自殖民地国家,讽刺他的名字佶屈聱牙。“其中很少有文章是从一种纯粹文学的角度来评论泰戈尔;很明显地这是由于很多作者甚至对于他的英文译作都不熟悉。他们中的很多人只是重复叶芝W.B.Yeats所写的《吉檀迦利》序言的某些部分,而对作品没有作出任何进一步的评价。”可见,持这一态度的评论者们大都不是从文学本身出发进行评论,他们的评论很少是针对《吉檀迦利》而发,这与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第一次访华时在中国文学界出现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持积极态度者对《吉檀迦利》和泰戈尔本人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认为二者代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开始,一时之间赞誉之词也是不绝于耳。其中对于《吉檀迦利》的评论和肯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为《吉檀迦利》是一部神秘主义作品,表现了人类的理想状态,并主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诗集,还有学者进而认为其中蕴含了印度传统哲学思想,是诗与宗教、哲学的完美结合。最为突出地代表了这一观点的文章就是叶芝为《吉檀迦利》所写的序。叶芝在序中将泰戈尔描绘成了一个具有僧侣般神秘、安详气质的东方哲人,认为这部诗集“丰富”而“朴素”,“展现了一个我一生梦寐以求的世界”。曾帮助泰戈尔翻译出版了迦比尔诗集的美国学者伊芙琳夫人Evelyn Underhill也正是从神秘主义的角度满怀热情地理解泰戈尔和《吉檀迦利》。而S.拉达克里希南S.Radhakrishnan则认为《吉檀迦利》“描绘了生命中的混乱和分裂,指出神秘主义应该在美与爱的世界中得到表达,人类职责就是要通过爱与奉献,发挥人的潜能,在地上实现如同在天国般的融合。”
还有文章指出《吉檀迦利》中表达的思想,是要使精神摆脱外在的、人为的束缚,实现与自然和宇宙的合一;教导人们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要在日常工作中享有神性,个体人格的圆满实现有助于与神合一。
二将《吉檀迦利》与西方文学传统进行比较,认为诗集重现了西方文学发源时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突出诗集所带有的异域色彩。这方面的代表是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庞德在他为《吉檀迦利》所写的评论中说,他从这部诗集独特的宁静背后“发现了我们的新希腊”,并将《吉檀迦利》中所蕴含的精神与《新约》所表现的幸福欢乐相提并论。小说家梅·辛克莱May Sinclair将《吉檀迦利》与《大卫诗篇》相比,将泰戈尔与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布莱克相比,与圣奥古斯丁等基督教诗人相比,认为他是宁静的惠特曼。由于认为其中所蕴含的东方思想是如此不同,以至有些学者指出对于西方读者来说,想要真正理解《吉檀迦利》是不可能的。
三对作为诗歌的《吉檀迦利》本身所具有的韵律、节奏上的特点的关注。首先提到《吉檀迦利》韵律方面特点的是同样作为诗人的庞德。他在评论中指出《吉檀迦利》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建议读者必须平静地阅读、但也应该大声朗读诗作,这样诗歌本身那“微妙的韵律马上就会显现出来”。曾写作了《泰戈尔:传记研究》一书的作者欧内斯特·里斯Ernest Rhys指出人们必须记住的一点就是“献歌”“吉檀迦利”,Songs-Offering中的“歌”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诗歌”的“歌”,而确实是一种用来歌唱的“歌”,他认为《吉檀迦利》的整个精神就是音乐性的,即便是英文版的散文也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韵律。
我们可以看到,总的来说,在第一个时期内,大部分关于《吉檀迦利》的评论都是赞美之词,评论家和读者都倾向于将《吉檀迦利》与泰戈尔等同起来,又将《吉檀迦利》、泰戈尔与他们想象中的东方和理想等同起来,这使得《吉檀迦利》和泰戈尔都进入了被过度赞誉的情境之中。
第二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最主要的西文过刊数据库JOSTOR资源库中可以找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有关《吉檀迦利》的评论和论文100余篇,通过主要的在线英文图书馆数据库Galenet资源库检索,可以找到70年代以来较有影响的学位论文和书共18部,通过主要的在线英文学位论文数据库UMI资源检索,可以发现2004年哥伦比亚大学还有一篇有关泰戈尔的博士论文问世,其中有一章重点讨论了《吉檀迦利》。通过检索目前最大的在线孟加拉语语言、文学和文化资源库parabaas,可以发现关于泰戈尔和《吉檀迦利》的信息一直是该数据库最重要的资源之一,2003年以来有10多部重要的英文和孟加拉文论文、著作被收入该资料库。可见,在经过20多年的沉寂之后,泰戈尔和《吉檀迦利》确实像颗彗星一样,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与第一个时期相比,在传统的研究范围内,这个时期的研究更加冷静和深入,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课题。概括起来说,第二个时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继续已有的对《吉檀迦利》中神秘主义、宗教意识和哲理性的关注。这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继续以往的论断,肯定其中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意识,如认为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描写了将人类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的神秘直觉,甚至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理解《吉檀迦利》,认为“诗集中的神不是印度哲学中那个非个人的、冷静的神,而是,不管它是否明显是基督,它都是一个基督式的神。从泰戈尔那里可以看到印度的基督教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类是对以往神秘主义、宗教说等论断的反拨。如玛丽.M.雷戈Mary
M.Lago认为“泰戈尔诗歌最基本的特色既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神秘主义,而是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
二对文学史上的“泰戈尔现象”和“《吉檀迦利》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文学因素。这一方面也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以叶芝、庞德为代表的对《吉檀迦利》大力赞赏之人的态度的深入剖析,挖掘其中潜在的文化心理原因,并对他们的评价做出客观的判断。如针对叶芝,有学者认为叶芝对于神智学的熟悉和他与某些印度人的接触早已为他接受《吉檀迦利》打下了基础,而在他所写的著名的序中,叶芝虚构了一个泰戈尔,将他自己对于爱尔兰文学的希望和理想投射在了《吉檀迦利》和泰戈尔之上,从而引发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整个西方文学界对泰戈尔的误读和误解,这种溢美之词将会妨碍世界文学之间的交流。
另一类是针对《吉檀迦利》文本本身进行分析,力图从文学思想和文学发展规律自身的特点出发,找出20多年来《吉檀迦利》在西方文学界沉寂的原因。西方评论家爱德华·C.狄马克Edward C.Dimock在一篇论评文章中就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在于,泰戈尔在过去被过誉了;部分在于翻译作品是经过选择的,而泰戈尔的才情中最有力量的例子在此过程中被遗失了;还有一部分在于泰戈尔的作品表现的不是人的灵魂的黑暗,而是让人舒服的子宫内的黑暗,即,他的“对人的爱”太容易,他的自然诗歌太曼妙,这些在一个人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大屠杀边缘的世界里都是不合时宜的。
三对《吉檀迦利》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思考,并进而讨论泰戈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存在比较大的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吉檀迦利》和泰戈尔在印英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K.R.室利尼巴沙·伊格尔K.R.Srinivasa Iyengar所著的《英印文学》Indian writing in English,1962和M.K.纳伊克M.K.Naik所著的《印度英语文学史》A history of Indian
English literature,1982都在泰戈尔身上倾注了相当大的篇幅。但由法库尔·阿尔姆Fakrul
Alam编辑的文学史则认为,在印度真正用英语创作的诗歌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现代读者完全可以忽略泰戈尔自己翻译的英文版《吉檀迦利》。而关于《吉檀迦利》和泰戈尔对当代文学的影响,西方学者和印度本国学者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并不矛盾。如爱德华·C.狄马克认为,泰戈尔是一个优秀的孟加拉语诗人,但他不属于欧洲的文学传统。而有印度学者则指出,诺贝尔文学奖和叶芝的序使得泰戈尔对印度当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像“生命海洋中的灯塔”一样。
四对《吉檀迦利》文本的分析。这一点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作为英文版《吉檀迦利》的分析,探讨其在主题
、形式、韵律上的特点。如有评论认为其中第60首在主题结构上具有完美的对称,第三段是全诗的中心。在句子和段落上的主题对称模式之外,诗歌还采用了音长对称模式。而诗歌形式上的对称又与其内在表现内容的不稳定形成对比。
Ryan D.Poquette:Critical Essay on“60”,Poetry for
Students,Vol.18,Gale,2003.
其二是对英文版和孟加拉文“吉檀迦利”文本的关注,已有研究主要是侧重于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音乐性,以及诗歌翻译中的困难,讨论泰戈尔本人对翻译这些诗的态度等。
五当代语境下对《吉檀迦利》的新解读。如运用后殖民理论解构叶芝、庞德等人的态度,对泰戈尔将《吉檀迦利》翻译成英文这一行为进行文化解读。玛丽·M雷戈认为叶芝热情洋溢的序文实际上帮助了殖民主义者,而林·加里·梅达Linn
Cary Mehta则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泰戈尔的翻译行为具有去殖民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