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植物学》创译了一系列植物学术语,如植物学、心(雌蕊)、须(雄蕊)、细胞、萼、瓣、心皮、子房、胎座、胚、胚乳、唇形科、伞形科、石榴科、菊科、蔷薇科、豆科等。西学东渐,术语翻译是件大事,此书的术语翻译还影响了日本的植物学发展。古代和近代中日间本草学、植物学术语彼此借鉴,有许多值得认真研究的内容。此书包含极为丰富的自然神学内容,李善兰序中,“察植物之精美微妙,则可见上帝之聪明睿智”,已经成为自然神学的名句。今天,《植物学》中的自然神学观念可以用一套进化论(演化论)的术语代换,“上帝”等词也可以(而不是必然)在“大自然”、“演化”的意义上理解。曾有一段时间,学者喜欢进行切割,将科学内容与宗教影响分开,即所谓的去精取精、去伪存真,其实那样做是大有问题的。在一般意义上,科学技术渗透着价值,近代西方科学在起源如此,未来的科学技术也不应当假装脱离价值判断而发展。
|
關於作者: |
李善兰1811—1882,原名李心兰,字竟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浙江海宁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科学传播家。9岁读《九章算术》迷上数学,14岁自学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1868年被推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数学著述主要收录于《则古昔斋算学》,对尖锥术、垛积术、素数论有深入研究。与他人合作翻译了大量数学、自然科学著作。
|
目錄:
|
李善兰:《植物学》题签
李善兰:《植物学》序
《植物学》目录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一
总论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二
论内体,聚胞体,木体,腺体,乳路体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三
论外体,根,干,枝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四
轮外体,叶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五
轮外体,花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六
轮外体,果,种子,无花之种子
韦廉臣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七
察理之法
分部,外长类,内长类,上长类,通长类,寄生类
艾约瑟辑译、李善兰笔述《植物学》卷八
分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