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历代遗存的书法经典数不胜数。尤其是在纸张出现之前,文字铸刻在金石之上,以拓片流传,化身千百,存在诸多版本。遴选尤为关键。首先是书家的选择,应先找到适合自身的经典范本。概而言之,一要左顾右盼,碑帖就如同人体细胞,天生就有一种血缘关系,找准彼此的相关性;二要瞻前顾后,碑帖临摹细化到具体步骤,看起来随意杂取的碑帖,实有先后之分,如何切入和转换,让碑帖与个人的思维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其次是出版选择,把最佳版本的碑帖呈现给书家,引导书家去认识和了解各种经典。
本社基于这两点,出版了经典碑帖系列。通过整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示内在的关联性。与此同时,针对每一种碑帖,配备翔实的技法解析,就具体字例进行归类,给予学书者以丰富、可靠的启示。
|
內容簡介: |
《麓山寺碑》,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李邕撰文并书,楷书。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传教的情况。词章华丽,笔力雄健,刻艺精湛。因文、书、刻工艺兼美,故有“三绝碑”之称。此碑为历代学习李邕书法的经典。
|
關於作者: |
主编薛元明,男,1973年11月出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评论家、篆刻家、书法家。书法篆刻师从张乃田先生,书法篆刻参加国内外大展。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赛,诸多理论文章发表于全国多家专业报刊杂志。
|
內容試閱:
|
当代书家对于唐楷的认识,普遍存在一些误读。对于唐楷的印象,集中归纳为『尚法』,这是总的时代特征。一个字眼的概括,往往会遮蔽内在的丰富性。唐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各人有各人的『法』,有各自朝圣的路。随着唐代墓志发掘的数量日益增多,不断改变甚至颠覆书家对唐楷的印象。唐代是历代墓志中数量最多的朝代。总的来看,三百年的唐楷极其丰富多元,不可能也没必要定于一尊。欧颜柳楷书给人法度森严的印象,虞禇则有圆融、流动的一面,尤其是禇遂良,融入了『二王』笔意流美的一面,运笔潇洒飘逸,点画灵动,结字吸收汉隶古朴凝重的特点,迥异于欧颜柳。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属行楷范畴。但不要忘了,唐楷当中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书家李邕,也是行楷,其代表作即为号称 『三绝碑』的《麓山寺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