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彭其芳是安乡县人,1992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创作门类较多,尤以散文见长。其散文乡土气息浓郁,语言清新凝练,构思新颖独特,在全国散文界有一定影响。年近八旬的他目前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600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爱国主义三部曲《天晓》、《血海》、《山魂》及散文集《桃花雨》、《背篓秋色》等20余部。《竹山夜话》主要收录了作家多年来为本土作家著作写的序跋和评论文字,其文字真诚坦荡,见解不俗,不少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体现了一位老作家奖掖后学、无私助人的大家风范。
|
內容簡介: |
《竹山夜话》是作者彭其芳的序、跋、评论自选 集,收录了作者历年所写的序45篇,期刊卷首语8篇 ,跋、后记13篇,书评38篇。体现了一位老作家奖掖 后学、无私助人的大家风范。
|
關於作者: |
彭其芳,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岗人,农民的儿子,1992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高级编辑。他的散文乡土气息浓郁,语言清新凝炼,构思新颖独特,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600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爱国主义三部曲《天晓》《血海》《山魂》及散文集《桃花雨》《背篓秋色》《其芳散文选》等20余部。曾被评为湖南省“五好文明家庭”,省、市电视台曾先后录制、播映7部关于他的新闻专题片。
|
目錄:
|
第一辑 序言
早行人的动人诗行
——序报告文学集《开拓者的足迹》
弄潮儿的风采
——序报告文学集《时代的呼唤》
北雁南飞不徘徊
——序孙伟散文集《雁南飞》
小巷里飘出的歌
——序郑桦诗集《风流小巷》
小镇上升起的一颗星
——序覃柏林诗集《燃烧的人生》
志在蓝天飞翔
——序杨列诗集《远天的游鸿》
走近苏东坡
——序李世俊长篇小说《苏东坡传奇》
天涯何处无芳草
——序毛欣法诗集《塞北江南》
桃花缤纷迷人眼
——散文集《桃花雨》自序
一个难圆的美梦
——散文小说集《别情依依》自序
故乡风情心底汇
——散文集《背篓秋色》自序
深柳之莺歌嘹亮
——序李世俊散文集《深柳赋》
世上只有妈妈好
——序余斌散文集《母爱如山》
回眸人生路漫漫
——序周新中散文集《弯弯山道》
天山明月照人还
——序毛欣法散文集《明月出天山》
丰富的情感世界
——序戴希散文集《释放的心情》
史诗般的文字情缘
——序刘志文散文集《无边的思绪》
情歌声声飘天际
——序周晖散文集《永恒的情歌》
忠诚的守望者
——序郑桦散文集《守望家园》
喜看江上千帆过
——序解黎晴散文集《桃花缤纷》
风雨过后是晴天
——序邓雨泉散文集《风雨集》
故乡是人生温馨的港湾
——序韩隆福散文集《月是故乡明》
乡恋就像道河水
——序薛开美散文集《远逝的风帆》
女性文字的魅力
——序冷凝散文集《舞雨的天空》
因爱而美丽的世界
——序吕志坚散文集《送你一片彩云》
扎根于厚积的文化土壤中
——序王光慧散文集《五月榴花》
长河奔流在心头
——序《安乡古今诗歌选》
漫漫长途回眸望
——诗词选集《春花秋月》自序
沅江之畔的灿烂明珠
——序散文故事集《情满德山》
湖湘文化的整体展示
——“安乡文化丛书”总序
正义在鞭挞声中张扬
——序欧阳倩长篇小说《西水东流》
涤人心尘的稻花香
——序诸柏林中短篇小说集《荷花渡》
小镇上的故事多
——序徐道德长篇小说《风雨情事》
爱与恨的淋漓诉说
——序刘金国中短篇小说集《白娘》
岁月岂能忘记
——序曾勤建诗集《岁月的记忆》
心底飞出的歌
——序吴长江诗集《壮丽的青春》
心怀感恩写人生
——序李传森散文集《多彩生涯》
绚丽的晚霞染红了天
——序市老科协文艺分会编《奋蹄》集
拴住了真情留住了美好
——书信选集《云中锦书》自序
什么是幸福
——序怡景福园征文《获奖作品集》
希望从这里升起
——序安乡中学生《获奖作品集》
大有希望的事业
——《作家梦》报发刊词
春天的喜讯
——祝《作家梦》报扩版的贺词
说诗
——写在汤金泉诗集出版之时(代序)
情如大山一般厚重
——序秦精英七卷本影集《大山情怀》
写在《桃花源》扉页上的文字(八章)
第二辑 跋记
改革精英的荟萃
——报告文学集《群星灿烂》后记
相思永远无尽期
——散文集《相思带》后记
蓝天碧水入书来
——《柳叶湖览胜·散文卷》后记
众手绘出德山春
——散文故事集《情满德山》后记
曙光初照古城头
——长篇小说《天晓》后记
问君能有几多愁
——散文集《春水东流》跋
其爱也深深
——中篇小说集《爱有多深》跋
脚步儿轻轻莫回头
——《书生本色》后记
血沃大地红花开
——长篇历史小说《血海》跋
夜雨化作泪水流
——散文集《竹山夜雨》编后语
且向字里行间觅知音
——散文集《问蝶》跋(杂曲三唱)
并非多余的话
——《其芳散文选》跋
棠梨岗,我心里的痛
——长篇小说《山魂》后记
第三辑 评论
爱的奉献
——读吴明仁散文集《大漠风情》
情漫故乡路
——读向未散文集《戴斗笠的少年》
如山一样厚重的爱
——读王太吉的散文集《五方片羽》
为生命而歌唱
——读李寿兆散文集《梦泽情韵》
飞翔的想象翅膀
——读周碧华散文集《春天是件瓷器》
满怀深情的遥远呼唤
——初读郑建国散文集《我的藏族兄弟》
飞扬洗练的文字魅力
——再读郑建国散文集《我的藏族兄弟》
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读李华章散文集《中国的脊梁》
踏遍青山人未老
——读陈钧散文集《神州揽胜》
淡庐文友胜于云
——从《三清集》辑入的序跋中走近自牧先生
情似郴江日夜流
——浅谈刘景遂五卷散文的艺术特色
五十年辛苦不寻常
——读盛和钧不名书屋散文辑存三卷
见证历史的辉煌篇章
——盛和钧散文集《飞天梦圆》艺术特色初探
忠诚的回声
——读覃柏林《回声》(首卷)后随想
生活酿造的美酒
——读潘文林小说集《抛锚猴子坡》
历史与美的再现
——《王焕淼摄影作品选》赏析
男儿自有守
——读张新民的几篇散文
水乡风情水乡画
——“安乡作品特辑”漫评
春天的歌唱
——致信世俊兄并论他的散文集《江南随笔》
在对社会和自然的审视中驰骋想象
——张天夫散文特色初探
深切的生命体验
——李华章散文集《岁月叠影》读后
情爱深深的诗章
——读周晖散文集《舞动的节拍》
领着人性突围的宣言
——初探余志权散文集《草园》的思想性
生动形象的文字之美
——再探余志权散文集《草园》的语言特色
爱情土壤里疯长的诗
——读鲁小平诗集《泪弹心香》
绚丽的人生写照
——读张新民散文集《我心和谐》
浓厚的抒情色彩
——再读张新民散文集《我心和谐》
常德德山有高人
——读贵体健《善卷帝者师》随想
空谷钟声惊世人
——读潘文林长篇小说《空谷》
一位乡官高尚的农民情怀
——读刘金国诗集《说话的云》有感
真实是作品的生命
——中日常德会战电影片《喋血孤城》质疑之一
如此荒唐的婚恋
——中日常德会战电影片《喋血孤城》质疑之二
还原余程万的本来面目
——中日常德会战电影片《喋血孤城》质疑之三
高地精神传千秋
——散文《屋后那片高地》赏析
从教师到作家
——论周晖文学创作的准备
从《走近相思树》说开去
——略论叶琰的散文
读“常德诗墙”上的几首诗
——新诗赏析(九章)
小说点评五则
|
內容試閱:
|
早行人的动人诗行 ——序报告文学集《开拓者的足迹》 在改革成为当代社会生活主旋律的时候,在改革 的潮流以不可阻挡的气势 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我读了这部由常德地区文联、 常德地区作家企业家联谊 会主编的报告文学集《开拓者的足迹》,感到十分亲 切。他们为我们常德人民 做了一件好事。他们组织作家深入生活、讴歌改革的 积极行动值得肯定和 赞扬! 没有肥沃的土壤,就不会有盛开的鲜花;没有春 风雨露,就不可能有姹紫 嫣红的春天;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正 确方针的指引,就不会有 常德地区沸腾火热的改革生活,自然也就不可能有这 部根植生活、讴歌“四 化”的作品诞生。可以说这部书是常德地区这几年来 改革实践中开放出来的一 丛鲜花。这些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的花朵,有的或许 像武陵山的杜鹃花那样红 红火火;有的或许像沅澧岸边的栀子花那样白白净净 ;有的或许像湖区的稻麦 花那样细细微微……春兰秋菊,夏莲冬梅,她们都是 开在常德大地上的时代之 花,散发着生活的芳香,闪烁着理想的光彩。而这, 又怎能不激起一切热爱生 活的人们的赞美呢? 书中所描写的人物,有的是我十分熟悉的,有的 虽未见过面,但他们的名 字我同样是十分熟悉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 前进一步都要有足够的勇 气,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左”的思想束缚, 习惯势力的影响和旧的体 制的制约仍是前进的绊脚石,同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 力,传统的道德观念也还 那样顽强地与新时代不合拍……因此改革是一场斗争 ,既纷繁复杂,也壁垒分 明。而这些同志能顺应时势,合乎人心,站在历史发 展的潮头,勇敢地投身到 改革的洪流中去,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同时代的命运 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忧 乐同人民的忧乐融为一体,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终 于历经艰难走出自己成功 的路来,让人们从改革的胜利上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看到明天的美丽 憧憬。掩卷而思,我不能不为他们勇于开拓创新的革 命精神叫好。他们是我们 学习的楷模,愿千千万万的有志改革之士也加入他们 昂首前进的队伍,冲破一 切旧的观念,旧的模式,旧的东西的羁绊,把改革大 业不断推向前进! 改革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理所当然地也是文学 创作的主旋律。改革是我 们党和人民对几十年所走过的历史道路进行严肃反思 之后的清醒选择。当前的 改革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十 亿人民的命运。文学理应 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正确对 待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人 民关系的重要问题。改革显示出来的活力和它必然会 遇到的各种矛盾,对于每 个感应着时代气息的作家来说,都是深深的诱惑。我 们常德地区的作家清醒地 看到这一点,排除形形色色的干扰,摒弃那些所谓“ 淡化论”、“距离论”、“危 险论”等观念,投身于火热的生活,大胆地及时地反 映改革,同样,这也是一 种勇敢的表现,值得赞扬。生活就像一口井,掘得越 深,泉水就冒得越大而且 越清。作家创作的源泉要不断开掘,那清亮亮的泉水 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到笔 端。当然,由于作家的经历不同,水平有异,所反映 的生活也就有深有浅。但 是,“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作家只有下 决心“泡”在生活里,下功夫 多写,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因此,这一部报 告文学集子,就用不着我 去一一细评了。我相信它的诞生,对于深化我区改革 ,会起到催人奋进的号角 作用。
我们地区成立了一个“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企 业家与作家紧密地结合在 一块,共同为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这又是一种新 尝试。既然这种合作已经 开始,就应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丰富和完善。这部书 的出版,是这种合作的一 个良好开端。我相信,在我们常德地区既有了改革的 潮头,也一定会有作家反 映改革的创作潮头。这两股潮头汇合起来,将掀起更 大的波澜。去冲洗那些阻 挡我们前进的陈规旧习。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广大读者推荐这部报告文学 集。
我希望企业家、作家的合作将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来。
1987年9月21日写于常德行署
……P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