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书稿的主要内容是论述法院调解。法院调解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时空背景之下,司法场域各行为者的行为选择使法院调解呈现出合作的特征,与司法的“对抗性”预设相呼应。从法院调解运作可以看出国家转型方案的信息,即通过有效性获得合法性。书稿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法院调解操作从理论上的研究背景、渊源,司法实践中的发展,以及实际操作环节各参与者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析。书稿结构清晰,文笔流畅,有很高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缘起
(三)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司法及司法改革的研究
(二)关于调解和法院调解的研究
(三)关于司法行动者的研究Ol
(四)布迪厄的实践理论研究
(五)简短的述评
三、研究目的、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个案的选取
(二)理论视角
(三)研究方法及获取资料的过程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制度实践的场景与效果
一、制度文本中的法院调解
(一)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院调解
(二)建国初期的法院调解
(三)1978--2002年的法院调解
(四)2002年以来的法院调解
二、司法实践中调解的使用状况
(一)调解结案比率的变化
(二)合同类案件调解率变化分析
(三)家事案件调解结案比率变化差异分析
(四)知识产权案件调解结案比率变化分析
三、法院调解的微观场景
(一)C县的行政隶属、地理坐落
(二)C县地貌和县况
(三)C县法院空间布局
(四)C县法院内部组织架构及人员构成
(五)社会变革及司法改革中的C县法院
小结:制度的螺旋型发展
……
第三章 法院调解人的资源获得
第四章 法院调解的入口:“调还是不调”
第五章 如何调:法院调解中各方的策略和技术
第六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