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知识产权法作为调整智力创造成果和工商业标记领域的重要法律,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保护法等内容。2013年,我国对《商标法》作了重大修改,为了保持本书资料的新颖性、内容的丰富性和前瞻性,特对本书进行第二次修订。修订后,本教材更突出了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深入浅出等特点。除此之外,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最大的特色是其在理论性和实践性方面均彰显一定优势,其中特别表现在对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的阐述以及各章节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知识产权100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近年知识产权年度报告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全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方面。通过学习本教材,不仅可以掌握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在知识产权法理论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训练方面均有所提高。
|
目錄:
|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 知识产权引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属性与特征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及在当代的发展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产生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当代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特点
第四节 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新趋势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侵害与法律救济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界定
第二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第四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特征与调整对象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地位和渊源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法概论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沿革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第六章 知识产权制度宗旨与价值构造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宗旨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价值构造
本编拓展阅读书目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七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与著作权法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第八章 著作权客体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九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
第二节 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十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权内容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
第三节 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第十一章 相关权
第一节 相关权概述
第二节 出版者版式设计专有权及相关权利
第三节 表演者权
第四节 音像制作者权
第五节 广播电视组织权
第十二章 著作权的利用与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利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限制
第十三章 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四编 商标法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六编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本编拓展阅读书目
附录一 知识产权重要名词、术语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主要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名称中英文对照
附录三 主要参考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