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当你沉默时(悬疑推理 反PUA 反家暴 女性独立小说,揭秘情感PUA的真相,女性自我救赎的文学典范)
》
售價:NT$
255.0
|
內容簡介: |
《科学前沿图谱:知识可视化的探索(第二版)》从跨学科的视角审视了寻求知识可视化的历史及最新进展,包括理论,如无形学院和竞争范式,和实际应用,如应用可视化技术展示知识的结构和科学范式的兴衰。《科学前沿图谱:知识可视化的探索(第二版)》深入浅出,包含详细的案例分析和实际例子,并配有丰富的模型示意图和可视化流程,《科学前沿图谱:知识可视化的探索(第二版)》配有163幅图,其中111幅为彩图,包括地图、绘画、图片和计算机可视化图谱等。
|
目錄:
|
译序
序
自序
第一章科学知识的动态特征
1.1科学前沿
1.1.1竞争范式
1.1.2无形学院
1.1.3概念革命
1.1.4追溯
1.2视觉思维
1.2.1格式塔理论
1.2.2著名的地图
1.2.3巴别塔
1.2.4外层空间的信息
1.2.5“这不是一个烟斗”
1.2.6格式塔心理学
1.2.7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
1.3绘制科学前沿
1.3.1科学图谱
1.3.2竞争范式的案例
1.4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宇宙图谱
2.1绘图学
2.1.1主题图
2.1.2地形图和照相绘图法
2.2陆地地图
2.3天体图
2.3.1天体模型
2.3.2星座图
2.3.3宇宙图谱
2.4生物图谱
2.4.1DNA双螺旋结构
2.4.2针灸图谱
2.4.3基因组图谱
2.4.4流感病毒蛋白质序列图
第三章关联映射
3.1关联的作用
3.1.1我们可以试想
3.1.2认知图的起源
3.1.3信息可视化
3.2结构识别
3.2.1主题模型
3.2.2寻径网络尺度
3.2.3图像间相似性的测度
3.2.4抽象结构的可视化
3.2.5知识演进模式和趋势的可视化
3.3降维
3.3.1几何相似
3.3.2多维尺度分析
3.3.3个体差异分析
3.3.4线性近似——等距映射
3.3.5局部线性嵌入
3.4概念图
3.4.1卡片分类法
3.4.2聚类
3.5网络模型
3.5.1六度分离理论
3.5.2随机网络模型理论
3.5.3厄多斯数
3.5.4语义网络
3.5.5网络可视化
3.6小结
第四章探寻轨迹
4.1信息空间的足迹
4.1.1旅行推销员问题
4.1.2虚拟世界中的搜索
4.1.3信息觅食
4.1.4觅食过程建模
4.1.5用户的轨迹
4.2小结
第五章科学知识的结构和动态
5.1马太效应
5.2词的图谱
5.2.1共词图谱
5.2.2包容指数和包容图谱
5.2.3RISC个体发生学
5.3共被引分析
5.3.1文献共被引分析
5.3.2作者共被引分析
5.4HistCite
5.5专利共被引
5.6小结
第六章跟踪竞争范式
6.1信息科学中的领域分析
6.2对胶原蛋白研究的纵向研究
6.3大灭绝争论
6.3.1白垩纪—第三纪界线事件
6.3.2物种大灭绝
6.4超大黑洞
6.4.1活跃星系核范式
6.4.2AGN范式的发展
6.5小结
第七章寻迹潜在知识领域
7.1主流知识与潜在知识
7.2知识发现
7.2.1未被发现的公开知识
7.2.2潜在知识领域的可视化
7.3案例一:斯沃森的影响
7.4案例二:寻径网络的影响
7.4.1主流知识领域
7.4.2潜在知识领域
7.5案例三:疯牛病(BSE)和变异型克雅氏病(VCJD)
7.5.1主流知识领域
7.5.2锰—铜假说
7.6小结
第八章绘制科学图谱
8.1系统摄动与结构变化
8.1.1早期迹象
8.1.2结构变化模型
8.1.3结构变化指标
8.1.4统计模型
8.1.5复杂网络分析(1996~2004)
8.2再生医学
8.2.1科学计量学评论
8.2.2结构与动态
8.2.3系统级指标
8.2.4新趋势
8.2.5经验教训
8.3论文撤销分析
8.3.1撤销文献的研究
8.3.2撤销的时间
8.3.3被撤销文章的内容
8.3.4自闭症和疫苗
8.3.5小结
8.4全域科学图谱和叠加图
8.4.1科学学科图谱
8.4.2跨学科和相互叠加
8.4.3双图叠加
第九章可视化分析
9.1CiteSpace软件
9.2Jigsaw软件
9.3Carrot软件
9.4电力网络分析
9.5Action Science Explorer(iOpener)软件
9.6对2002年“十大挑战”的修改
9.7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致谢
|
內容試閱:
|
来自英格兰大学的16名用户参加了测试,其中包括9位男士和7位女士他们通过空间语义界面在每一个主题空间中完成了一系列任务。在每一个会活中的信息作为数据被输入电脑文档中,这些信息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特征和事件发生的目标文献。
任务的设计是仿效施奈德曼的原则:概观、变焦、筛选和细节查询。在信息可视化检索策略的各个阶段,这些原则强调了用户的认知需求。在任务A的顶层,用户需要将与搜索主题相关的文献定位并标记。例如,在以“alcohol”为主题的空间,用户被要求定位并标记涉及醉酒驾驶的所有文献,其中20~25篇被TREC的专家判定为相关文献。任务B比任务A具体,任务C比任务B具体,依次类推。我们希望用户能缩小他们对于任务A到任务D的搜索范围,而这应该清楚地体现在搜索导航中。
在综合最优信息觅食理论和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种集成的视觉导航策略研究方法。这个方法是将用户穿越信息空间的导航路径可视化表达出来,导航路径取决于每个文献的收益率指标,信息空间是基于空间语义图谱而形成的,这就使相似的文献彼此接近。显性连线突出了两个文献的相似性。因此,一个文献的收益率取决于此文献所在的周边区域的语义。如果我们知道某个领域中包含有一篇与某主题相关的文献,那么与它临近的文献也很可能与这一主题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将最优信息觅食理论转换成与可以看得见的用户视觉导航策略。接下来,我们提出一个适用于最优信息觅食理论、隐马尔可夫模型、空间语义接口及可视化分类浏览的概念框架,并详细阐释框架中的每个组成部分。我们用一个案例来说明整个方法,在此案例中,可视化浏览数据是通过信息检索实验获取的。最后,为更好地理解用户导航策略,我们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