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对基因专利的权利范围和限制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基因专利保护的法律发展进行了分析,梳理了基因作为专利客体的演变历史,对分离的DNA分子满足专利客体的适格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基因专利的出现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分析了基因作为专利客体与传统客体之间的区别。鉴于此,结合我国目前基因产业发展现状、基因的生物学本质属性,提出了需要对基因专利保护范围进行界定。第三部分分析了目前不同国家对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界定的发展动态,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现状,同时从欧美等基因知识产权立法、司法比较先进的国家中汲取经验,对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界定提出了建议。第四部分分析了基因专利权利需要限制的原因,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的历史借鉴,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对基因专利的限制。
|
關於作者: |
曹丽荣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上海法学会公共卫生与生命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医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专利法、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有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上海市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项目以及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基因简介
一、基因相关概念
二、基因的医疗用途
第二节基因专利权利范围和限制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基因专利范围及限制研究动态
二、目前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及限制研究动态
第●二章基因专利保护的法律发展分析
第一节基因作为专利客体的演变
一、可专利的客体
二、基因专利在美国的演化历史
三、基因专利在欧洲的发展历史
四、发明与发现之争
五、基因专利的争论
六、分离的DNA分子满足专利客体的适格性分析
小结
第二节基因专利的分类
一、诊断性基因专利
二、基因本身物质专利(compositionofmatter gene patents)
三、功能使用的基因专利
第三节基因专利对社会生活的冲击
一、基因专利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二、基因专利与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冲突
第●三章基因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第一节专利的实质性要件
一、美国专利的实质性要件
二、我国专利的实质性要件
第二节基因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一、基因专利的新颖性要求
二、基因专利的实用性要求
三、基因专利非显而易见性要求
四、美国对基因专利的书面描述和可实施性要求
第●四章基因专利权的结构
第一节基因专利权利的界定
一、基因专利权利界定的体系结构
二、基因专利权的权利扩张
第二节基因专利权利要求范围需要做适当界定
第●五章基因专利权利范围的界定
第一节目前各国基因专利范围界定发展动态
一、美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发展趋势
二、欧盟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发展趋势
三、瑞士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发展趋势
四、日本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目前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现状
二、目前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对我国基因专利保护范围的建议
第●六章基因专利权利的限制
第一节基因专利权利需要限制
一、基于基因的特殊性,需要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
二、基于生物产业下游的研发,需要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
三、从“反公地悲剧”角度看,需要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
四、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
五、降低社会成本,需要对基因专利进行限制
第二节基因专利限制的历史借鉴
一、从历史中学习:植物和药物对基因专利的启迪
二、解决人类基因专利的问题
第三节基因专利权利的限制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