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柳传志 张瑞敏 任正非 任志强 王 石
他们的成功得益于部队的熏陶
|
內容簡介: |
来自“中国军旅企业家高峰论坛”消息,目前我国现有的企业家队伍中,有过军旅经历的人达30%以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0%以上。而更详细的数据表明,目前在全国排名前500强的企业中,军人出身的总裁、副总裁就有200多人。
联想创始人 柳传志
海尔总裁 张瑞敏
华为总裁 任正非
华远前总裁 任志强
万科董事长 王 石
双星集团总裁 汪 海
中粮集团董事长 宁高宁
华谊兄弟总裁 王中军
昆仑饭店董事长 海 岩
苏泊尔集团董事长 苏增福
天士力集团董事长 闫希军
海航集团董事长 陈 峰
三九集团总裁 赵新先
杉杉集团董事长 郑永刚
宅急送创始人 陈 平
慧聪网CEO 郭凡生
……
|
關於作者: |
杨朝晖
中隆嘉泰实业集团董事长,山东大学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擅长将军事化理论融入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从事军事化理论企业经营研究多年,在实战营销、团队建设、执行力等领域,特别是在开拓市场、提升业绩方面有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长期专注于世界各国领导科学研究,对帮助企业家打造自身领导素养方面建树良多,无论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方向,还是在具体的团队执行领域都有完整的全局观和操盘力。
著有畅销书:《服从命令听指挥:向军队学执行》《给你一个岗位,你如何工作》《赢在责任心 胜在执行力》等。
|
目錄:
|
第一章 向军队学服从:军令如山
服从命令,军人之魂 003
成功始于“服从” 005
接受指令,坚决完成任务 007
不为自己找借口 009
执行就要尽善尽美 013
第二章 向军队学纪律: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纪律是战斗力的来源 017
纪律意味着责任 019
让遵守纪律成为一种习惯 022
遵守纪律,不当逃兵 025
严格自律,人前人后一个标准 028
做企业的安定因素 031
从被制约到自觉 034
2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第三章 向军队学勇气:攻城不畏坚
敢打硬仗,善于攻关 039
作风顽强,敢于担当 041
坚持到底,永不服输 046
无与伦比的进取心 048
敢于冒险,创造奇迹 053
激情提升战斗力 057
第四章 向军队学团结:步调一致才能胜利
没有“认同感”就没有“归属感” 063
沟通是高效执行的桥梁 068
信任是执行的润滑剂 072
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074
分享荣誉不贪功 078
不计较个人得失 079
第五章 向军队学务实: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务实是成功的基础 085
行动是一切梦想的起点 087
小事不小,每件做好 090
吃苦耐劳的人生意义 094
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097
第六章 向军队学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
信念的力量 103
坚定的立场 106
成功源于执着 108
顽强的忍耐力 111
不达目的不罢休 114
第七章 向军队学战术: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把握战机,灵活机动 119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敢于冒险,勇于创新 122
苦干实干,还要巧干 125
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129
第八章 向军队学态度:万水千山只等闲
以苦为乐,磨炼意志 135
不怨天尤人,不放弃希望 138
切忌盲目乐观 141
跌倒了再爬起来 144
第九章 向军队学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149
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 152
注意总结与积累 155
胜利才是硬道理
|
內容試閱:
|
服从命令,军人之魂
在部队期间,我和战友们参观学习过很多我军的战斗历史。我发现:解放军在
武器装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赢得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高度的执
行力!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军战斗力的来源。一个年轻人进入部队,首先要学会无
条件服从命令。
决定一场战役胜利的必要条件不仅仅只是先进的武器和睿智的战略战术,更依
赖于能够自始至终贯彻整个作战指挥、誓死服从命令的军人。如果没有服从命令的
军人,即使武器装备精良,也无法打赢一场战争。
职场如战场,倘若把自己当作驰骋职场的战士,那么服从“军令”便顺理成章
地成为一个战士的首要生存法则。
战场上,目无纪律、不听从指挥的士兵将会被淘汰。同样,职场中,一个自由散漫、
视上司命令如空文的下属也得不到提升。服从命令是最简单、最直接,甚至是最关
键的职场素养,服从命令是基础,没有服从,就不会有成功。
“向军人那样稍息、立正,我就要自己的职员有如军人一样的气质……”华为
总裁任正非如是说。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对“军令”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强调道:“军
人就得服从命令,即使脱了军装也不能丢军人的脸!”在任正非的骨子里,“绝对服从”
才是一名军人、一名职员的灵魂。
有这样一个案例:沈倩大学毕业后,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国
际大都市——上海。她怀揣着文凭走进一家世界500 强公司,没想到竟然被跨国公
司的人事总监选中,她兴奋异常。
“当时实在是太兴奋了,没想到梦想变成了现实!”沈倩感叹道。
是呀,能够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无疑是幸运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沈倩却再也
高兴不起来了,堆积如山的文件合同和不计其数的命令执行让沈倩感到疲倦。她开
始发起牢骚:“凭什么老板说什么都对,难道他就没有出错的时候吗?”
有一次开会,总监问沈倩:“我交代你的事情做得怎样了?”
“什么事情?”沈倩懵了,她竟然忘记了上司交代给自己的任务。
“平时我是怎么说的?凡是客户打来的电话,一定要做好通信记录。这下可好,
一下子失去了许多潜在客户!”总监十分生气,劈头盖脸把沈倩教训了一顿,并告
诫她如果再敷衍了事,就自行辞职。
不把上司的命令当回事,不坚决执行上司的决定,企图以“混”的方式敷衍工作,
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几年前,朋友讲起一个上尉军官的故事:上尉在执行一次实战演习任务中,自
以为是,违反指令将枪夹里的空包弹换成了橡皮子弹,结果造成一名士兵重伤。后
来这个上尉不但被开除了军籍,而且还被告上了军事法庭。
职场虽然不是战场,但道理都是一样的。“执行上级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是
一种职业素养。军人出身的某地产老板出国旅游,当他来到美国西点军校时发出感叹:
“具备军人般的职业素养,才会有团结向上的企业团队。”几个月后,这位地产老
板回到国内,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责任书……只有无条件地服从命令,才能团结
一致,才能共克时艰,才能打胜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听从指挥、不服从命令的士兵不可能成为将
军。一个士兵,首先要学会服从自己的长官,无条件地执行长官的指令,只有这样,
才有成为“将军”的可能。
成功始于“服从”
我们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有人会质疑:难道军人除了无条件地服从命令,
就没有别的了吗?难道军人仅仅是一个被编写了“命令操控程序”的机器人?
在我看来,“服从”绝对不是盲从,不是“傻”,也不是不动脑筋地被动执行,
而是一种大局观,是一种大智慧。
我的朋友程总是一个高新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他如今事业的成功,源于他不平
凡的打工经历。
二十多岁时,他南下深圳打工,在一家皮革厂从事染色工作。程总回忆说:“给
皮革上色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它不但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且还能让你体
会到创业者的艰辛!”说起他的成功的经验,除了踏实肯吃苦之外,关键在于他能
够坚决服从老板的命令,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他随身总是携带着一个笔记本,老板每下达一个任务,他都仔细记录,认真完成,
从不打折扣,并把每一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也记录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
工作能力。由于每一次都能服从并贯彻好老板的命令,逐渐他成为老板最得力的助手。
他从一名打工仔慢慢变成了一名高级经理人,后来又负责公司东南亚的业务,出国
考察的机会越来越多,他的眼界也越来越宽,而他对“服从”也理解得越来越深刻。
对于“成功”,程总如此总结道:听老板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能否得到
领导的赏识,“服从”命令是必不可少的。一名不服从指挥的士兵,往往会在战场
上栽跟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支盟军敢死队接到上级命令:协防,尽可能地拖住敌
人进攻。但是自信满满的敢死队队长并未按照上级命令行动,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他告诉自己的战友:敢死队就是冲锋队,只能进攻!于是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给敢死
队布置尖刀任务,我行我素,端起冲锋枪冲出了战壕。
没想到,在冲出战壕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圈。尽管敢死队
006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员们英勇突围,结果也是以悲剧收场,自负的敢死队长也因为没有听从上级指挥而
战死沙场。盟军指挥官得知敢死队折戟战场,只能深深叹了一口气。换句话说:倘
若敢死队队长听从指挥,不带队盲干,既拖住了敌人,又保存了自己实力,还会使
战局出现新的转机,而现在,却出现了如此令人扼腕的结局。
服从命令是一种大智慧,同时还是一种减少工作“风险”的保险方式。有些时候,
即使命令是错误的,但你的工作“过失”却往往可以得到上司的谅解。
朋友晓军是某公司部门经理,他对“服从”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说:“上下级
的关系就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如果只有命令,没有服从命令的下属,不仅仅会让
工作陷于被动,而且可能被老板解雇!”简而言之,老板需要的是服从命令的解放
军式执行者,而非自我感觉良好、我行我素的人!
“大多数老板非常熟悉自己公司以及公司在市场的表现,从某种角度上讲,他
们可能比普通员工敏感一些,下达的指令往往具有前瞻性。许多人认为自己的上司
是‘自大狂’,殊不知由于他们眼界不宽,自己其实已经陷入偏执的怪圈!他们以
拒不执行命令,与上司对着干为目的,这种工作方式是非常愚蠢的!”晓军进一步说,
“在我看来,服从命令、积极地贯彻执行上司的意志是职场中重要的能力,那些成功者,
往往都是坚决的执行者!”
有管理学家曾经做过统计:能够坚决服从命令并执行命令的人的成功指数是那
些纪律涣散、自以为是的人的3 倍!服从命令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同样也是
“扬长避短”的最好方式,它不仅帮助你避开“个人思路”的风险,同时让你在实
干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有许多老板在招聘会上总会这样说:我需要的是服从命
令的人!
我认为,服从命令不是“拍马屁”,而是一种职业操守,一种生存之道,一种
职场智慧。服从命令可以提升组织的效率,就像一名管理学家所说:成功始于“服从”!
接受指令,坚决完成任务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保证完成任务则是军人的庄严承诺。军人接受命令,
却没有完成,同样也是一种不能完全贯彻指令的行为。当然,执行命令、完成任务
有时候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就像登山,要敢于面对,排除万难,直至胜利。
一个老师在讲课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十几年前,一支联合登山队来到喀喇昆
仑山前的一个山坳,他们企图征服有着K2 峰之称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当登山
队长向众人下达登山指令的时候,所有登山队员都十分兴奋。
其中一名女登山队员问队长:“这座山比珠峰还要危险吗?”
“是啊,它虽然不及珠峰高,但是征服它却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女登山队员抬头看了看白雪皑皑却又令人神往的“死亡之山”,不禁倒吸了一
口凉气。
有人说:起点与目的地只有一线之隔,但是要跨越这一线谈何容易!
登顶指令下达时,登山队距离K2 峰山顶只有海拔3000 米的高度。但是这3000 米,
才是对他们真正的考验。摆在登山队员眼前的只有一个目标,成功登顶!他们翻越
了几个巨大的冰原障碍,顺利来到海拔7000 米的地方安营扎寨。有名年轻的登山队
员出现了高原反应,这是极其危险的。而那名女登山队员脸色开始发紫,此处距离
登顶还有1600 米的高度。
第二天,他们出发了。
这是第二次冲顶,领队的登山队长是一名有着30 年登山经历的人,早在5 年前
就已经征服了全球14 座8000 米以上的高峰,这是他第二次冲击乔戈里峰!在他看来,
只要队员们具有足够的毅力,保持乐观的心态,登山路上能够坚决服从指挥,是不
会出现意外的。他看了看女登山队员,鼓励她道:“K2 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男人,
如果你能够征服他,他就会臣服在你的脚下!”
一路上,女登山队员听从队长指挥,按队长所说,调整自己……两天之后的一
008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个清晨,他们终于登顶成功,而她也成为为数不多征服K2 高峰的女性。成功登顶令
这名女登山队员名声大噪,后来她成了一名女登山队长。
登山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出色地完成一个个任务,才能得到领导的赏识,
从而成为领导者。
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中,顺溜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就是天崩地裂、
生死存亡,你也得服从命令,完成任务。”战争是残酷的,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可
能影响整场战争的胜败。服从指挥、从大局出发,才能精诚团结,得到想要得到的
结果。有些人虽然服从命令,却因为意志不够坚定、信心不足导致半途而废,这样
也会影响全局。因此无论战场还是职场,只有服从命令听指挥,才能完成任务,才
能取得成就。
我认为,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
素质,“无条件地服从”和“坚决完成”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战场上,士兵从接受命令开始,然后不畏生死穿越火线,最后解决敌人占领高地,
出色完成上级下达的战斗任务。如此过程,会令战事发生微妙的变化,战局也会随
之发生改变!一个可以影响全局的“高地”被顺利拿下,完成任务的士兵不仅仅是
一场胜仗的缔造者,同样还是使命的履行者。
坚决完成任务,不仅仅是一个职场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同样更是考验一个
职场人职业综合素养的试金石。战场上,只有敢于接受挑战、不找任何借口、坚决
完成任务的士兵,才有可能成为将军!职场上,只有服从命令、尽职尽责完成任务
的员工,才有可能成为管理者,直至成长为老板。
不为自己找借口
部队一位老首长曾经说:“命令面前,没有借口。”每一名解放军指战员在命
令面前都只有一个斩钉截铁的声音,那就是:“是!”“保证完成任务!”“坚决
服从指导!”解放军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和阻力,也要想方设法完成任务,即使遇
到挫折也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用各种借口推脱责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国
人民志愿军在武器配备、国际环境、国力对比等等各种不利于我方的情况下,经过
三年艰苦的战斗,将不可一世的美军击退到三八线以南,迫使他们签订了停战协议,
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
“不找借口”是一种强者的做事哲学,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要尽其所能去完成任
何一项任务。你要做的就是绝对地执行,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自欺欺人地找各种
各样的借口。按照这样的做事原则,需要一个人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和毅力。
我认识几名快递员,他们几乎同时进入我朋友的一家快递公司,但每个人的发
展状况却有所不同。十年前小汤和小杰同为快递员,十年后小汤还是快递员,小杰
却成了小汤的上司,这是为什么呢?
“人生的机遇总会不同的,只能说小杰比我幸运罢了!”小汤把成功简单归纳
为运气,这与平时他总是为自己开脱、找借口如出一辙。
与小汤相比,小杰的“幸运”其实是自己创造的。他曾经连续被派件233 天,
并且打破了公司的派件纪录。他工作非常努力,从来没有因为“坏天气”、“交通状况”
等找过理由,所以老板非常欣赏他:“小杰总能去那些别人去不了的地方,而且从
来不会找各种理由搪塞我!”
世界上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只有那些怨天尤人的人才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
为自己“疗伤”,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在“找理由、寻借口”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有媒体做过统计,78% 的成功者是不会找借口敷衍自己的。那些害怕辛苦、畏惧挑战
010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的人总是以“借口”敷衍,殊不知这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
我非常喜欢球星乔丹。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是他小时候并未表现出超
人的天赋。有一次他打街头篮球,因为两次投篮失误而输掉了比赛。乔丹耷拉着脑
袋回到家中,输球让他有些灰心。
乔丹对父亲说:“今天手感不好,球风不顺,所以……”
“在我看来手感是可以练出来的!”父亲拍着乔丹的肩膀说,“倘若你每天坚
持练习投篮,每天重复练习1000 次,你就不会没有手感了!儿子,别给自己找借口,
努力训练,你会进入NBA 的!”
乔丹将信将疑,但他决定按照父亲说的试试看。每次输掉比赛,他都不会为自
己开脱责任,而是更加努力地训练。几年后,他考进梦寐以求的篮球名校北卡大学
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1984 年夏天,他以NBA 探花秀的身份进入NBA,加入芝加哥
公牛队。进入NBA 后,他始终听从父亲的教诲,不为自己找借口,从此走上了篮球
巨星之路。
我认为,找借口的人往往有这么几个特点:推卸责任、懒惰、害怕失败。
1. 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刚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秦晓鹏就是因为“找
借口”而被辞掉的。
秦晓鹏的家距离工作地点很远,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上班。在他看来,路途远、
堵车就成了他“迟到”的理由。有一次,秦晓鹏一个月内迟到了五次,他被上司叫
进了办公室。
“你怎么迟到这么多次?”
“您有所不知,路上太堵,我也没有办法……”秦晓鹏还是像过去那样辩解。
可是他没有发现,家住得比他远、同样有堵车问题的其他同事却没有一个迟到的,
而他不仅迟到,还找理由解释。
“如果你早出门,还会迟到吗?”上司反问道。
秦晓鹏无话可说,只能惭愧地低下头。秦晓鹏之所以屡屡迟到,表面看是因为
011
第一章 向军队学服从:军令如山
他没有养成早起床、早出门的好习惯,实际上是缺乏工作责任心的表现。他认为自
己的种种借口或许会换来上司的理解和同情,没想到借口和侥幸心理阻挡了他的成
功之路。无奈之下,秦晓鹏只能递交辞职信!
2. 懒惰
因为懒惰而找借口的人也很多。迟到是因为“晚起”;无法完成工作量是因为
没有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时间;技能不达标是因为技能课上走神、打瞌睡;考试不
及格是因为临考冲刺不努力……而懒惰的人往往把“失败”归咎到其他方面:比如
生病、路途遥远、饱受恋情折磨,等等。为懒惰辩护的人,永远都是失败者!
3. 害怕失败
或许有些人曾经经历过失败,或饱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于是失败给他们蒙上了
一层阴影。害怕失败,害怕再一次被阴影所笼罩,下意识中便为自己开脱,尤其以
自信心不足、能力不够为借口推脱责任、拒绝接受上司下达的指令。我们都知道,
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能
够经受住失败的“洗礼”。
由失败走向成功,朋友王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十几年前,王聪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 “金饭碗”,毅然选择了下海。王聪
回忆:“朋友、家人、妻子都劝我,让我慎重……可是我下海之心已定,认为只有
下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然而,事与愿违,王聪的经商并没有成功!由于他缺乏经验和渠道关系,不仅
惨遭失败而且还赔了很多钱。那时的王聪已经无路可退,只能硬着头皮去深圳一家
私企打工。
“我很幸运,我遇到了一位好老板!”王聪说。
老板得知王聪的故事,便给他打气:“我可不止失败过一次!”王聪听了老板的话,
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在这家公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功总会留给有勇气的人。王聪接别人不敢接的单,做别人不愿做的工作。他想:
“难道还有比倾家荡产更难以接受的吗?”如果失败,他顶多再失业、再换份工作而已。
于是他每一次接到任务,总会放手去搏,从不“袒护”自己。事实证明,他的勇气
012 服从命令听指挥
向军队学执行
逐渐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如今王聪已经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而他成功的动力源于他“下海”的失败教训!
敢于面对自己,敢于挑战别人,事实上“失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成功
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所以,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借口是成功路上的“拦路虎”。敢于担当,敢于投入,
敢于开拓,你的“事业线”就会更加发达!
执行就要尽善尽美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但对于解放军而言,服从命令要彻底,执行任务
要完美,这是一种不懈的追求。一个军区医院的外科医生曾经跟我讲:“每当我站
在手术台前,战斗就开始了。当我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思考的不仅仅是一场‘战斗’
的胜利,而是最大可能地将‘战斗’损失降到最低。不给受伤的战士留下后遗症是
一名合格的解放军外科医生的责任。”
“事无大小,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许多战友都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凡事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是一种尊重工作、尊重职业的正确的态度。奢侈品之所以
能够成为奢侈品,就在于它完美的设计以及高品质的质量保证。
一个名叫让·皮尔热内的人,是法国某奢侈品公司的生产线员工。他所负责的
工作是将一枚枚外表粗糙的贝壳抛光成为光鲜时尚的纽扣,经他打磨的这样一枚纽
扣成品的价格要5 欧元,足足是普通纽扣价格的50 倍。而赋予此纽扣如此神奇价值
的转变,正是让·皮尔热内这些人精益求精的工作过程。
让·皮尔热内信奉一句话:“追求完美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财富与荣誉。”
让·皮尔热内在生产纽扣时,按照操作要求,对贝壳进行细腻的抛光、打磨,
使之成为一枚枚纽扣,成为艺术品、奢侈品,成为名流社会中趋之若鹜的奢侈品。让·皮
尔热内工作35 年,细致完美的工作也打动了公司的老板,后来老板奖励给他一枚奖章,
以此表达公司对让·皮尔热内的尊敬。虽然追求完美的过程是枯燥乏味的,却是考
验一个人是否“忠诚”,是否“有毅力”,是否“有热情”的最重要的环节。
世界上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马马虎虎、做事草率的人。在老板的眼里,做事认
真踏实、精益求精的员工才会得到他们的青睐。因为“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对自己
的要求就很严格,工作中注重细节变化。他们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所
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也是他们能拥有美好未来
的最便捷途径。
小张经人介绍终于进了一家合资企业做企划,这家公司一直是他所向往的。不
过做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热情越来越少。他常对朋友发牢骚说:“没有双休日,节
假日也不能正常休息,薪水不高,工作压力大,枯燥,上司总是板着脸。”总之在
小张眼里,这家公司不再光鲜,他的工作热情急剧下降。
一次公司对企划部下达工作任务,要求企划部针对某课题每人出一份企划书。
小张是工商管理专业出身,撰写企划书自然不成问题。拿到要求,小张并没有因此
而兴奋,而是心想:企划书这东西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且“决策”往往都是老板
亲自拍板,哪里能轮到自己出主意!于是小张并没有把这次的任务当回事,只是从
网络上随便找了点文字资料,拼凑、应付出了一份企划书。
与小张不同,小刘工作一直非常努力认真,他把每一次工作任务都当作“技术
难关”进行攻克,这次同样如此。在小刘看来:企划书实际代表着自己的思想,一
份详尽的企划书相当于一份完美的个人简历。小刘不仅查询了大量资料,而且结合
公司实际,认认真真做了一份企划书。几天后,小刘被企划部部长叫进了办公室。
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公司老板在审核“企划书”水平的同时也是在考查培养一个
企划部副部长的人选,小刘凭借自己完美的企划方案通过了老板的秘密考核而当上
了小张的领导。
那些坚持不懈、积极进取、高效执行、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青
睐。那些做事总是适可而止、半途而废、甚至懒惰的人应该注意了,因为幸运女神
不会眷顾那些总是“混”和“耗”的人,只会眷顾那些追求卓越、实现抱负、有理想、
积极上进的人。而一个卓越执行者最高的境界就是“善始善终”、“尽善尽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