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是新时期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持续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以我国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特色为背景,围绕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公民参与、社会服务、风险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旨在解析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
關於作者: |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四川大学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个,主持省市政府委托项目数十个,出版专著和教材七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政治学研究》等权威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
夏志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个、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二十多个,出版专著和教材四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李强彬,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决策分析、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錄:
|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姜晓萍
从“善政”到“善治”:成都市基层治理的现状与未来范逢春
乡村治理转型的微观基础与制度创新
——以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例郭金云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社会综合治理的改进
——以成都市为例郑妮
从服务对象到服务主体
——成都市公共服务中公众参与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田昭张宝华
我国依法行政中的公民参与:必要性、实践与路径
——以四川省依法行政中的公民参与为例沈霞
社会组织提供老年社会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陈彩霞
巨灾的风险管理为何失败
——以英国政府处理疯牛病疫情为例刘明德
四川省重大技术灾害致灾因素与风险评价体系研究江昀
基于模糊评价的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扩散预警机制研究雷磊刘樑彭小宝
公共治理框架下的灾害信息管理机制建设蔡娜刘彩云李弘彧
社会化媒体下的参与式治理:基本理念与问题反思袁莉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
——以四川高校为例赵岚
弱势群体信息获取的保障主体:确立依据、构成及职责赵媛薛小婕端文慧
农地流转中农民司法救济权益流失的社会风险与应对衡霞
自然灾害灾区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与治理
——基于汶川地震灾区的考察
杨峰
藏传佛教寺庙制度的现代转换及其社会效应唐小蓉
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的法律支撑及其实施
——以汶川和芦山地震为例兰旭凌
社会组织监管机制的完善
——以四川省为例陈丛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居自治建设:机遇与挑战姚伟
|
內容試閱:
|
前言
美国公共治理专家理查德·C·博克斯曾说:“如果说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改革家们倡导建立最大限度的中央控制和高效率的组织结构的话,那么21世纪的改革家们则将今天的创新视为一个创建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的复兴实验过程。”事实上,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管理领域创新的重心已由追求政府管理的高绩效转向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公共治理中的政府权力本位开始转向公民权利本位。我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此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热点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取得的突出成就,社会建设不足和发展相对滞后越来越影响我国国家发展战略进程的推进。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此作为对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的重大回应。从此,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开展地方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层社区协同管理等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好更快地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与管理,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我国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治理创新”。显然,对比二者,本质是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一字之变。这一变化将有力促进未来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不断走向价值理性化、主体多元化、行动协同化和手段法治化,由此带来的意义无疑是极为重大的。
当下,社会治理对我国而言,最紧要的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就迫切需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而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的那样,“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此,必须把握好社会治理创新的两条实现路径:一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二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此二者如同社会治理创新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探寻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既有理论界专家学者展开理论探讨的百花齐放,也有实务界的孜孜以求。与这众多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一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集中相关研究力量,整合相关研究资源,形成了《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4)》。本书围绕社会治理创新中的能力现代化、制度完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地方实践与经验、重点领域或重大问题的发展动态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力求发挥中心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与能力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决策和政策咨询作用。
本书的撰写和出版得到了四川省社科联、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社科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报告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