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NT$
265.0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NT$
2387.0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NT$
1010.0
《
耕读史
》
售價:NT$
500.0
《
地理计算与R语言
》
售價:NT$
551.0
《
沈括的知识世界:一种闻见主义的实践(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要求,以及当前山地灾害防治现实需求为主要依据编写。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绪论介绍山地灾害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分类,山地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危害,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2~5章分别介绍崩塌、滑坡、山洪、泥石流的分类、防治技术、监测、预报和预警;第6章介绍山地灾害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第7章介绍山地灾害防治的规划方法和内容;第8章介绍国内外山地灾害管理。
本书不仅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林业生态、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等工程实践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山地灾害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1.1 山地灾害的定义
1.1.2 山地灾害的种类
1.2 山地灾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危害
1.2.1 山地灾害的区域分布
1.2.2 山地灾害的特征
1.2.3 山地灾害的危害
1.2.4 山地灾害及防治现状
1.3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1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1.3.2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3.3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 前景展望
第2章 崩塌
2.1 崩塌的分类及形成机理
2.1.1 崩塌的作用方式
2.1.2 崩塌的分类
2.1.3 崩塌的形成机理
2.1.4 崩塌的形成条件
2.2 崩塌防治技术
2.2.1 崩塌防治原则
2.2.2 崩塌防治措施体系
2.2.3 崩塌防治工程设计
2.3 崩塌灾害主要监测内容、方法
2.3.1 崩塌监测的目的
2.3.2 监测内容
2.3.3 监测项目和方法
2.3.4 崩塌监测网点的布设
2.4 崩塌的预测和预报
2.4.1 崩塌的预测、预报
2.4.2 崩塌危险性分析与灾情评估
第3章 滑坡
3.1 滑坡的分类及形成机理
3.1.1 滑坡的分类和特征
3.1.2 滑坡的形成机理
3.2 滑坡防治技术
3.2.1 滑坡防治原则
3.2.2 滑坡防治措施体系
3.2.3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
3.3 滑坡灾害主要监测内容、方法
3.3.1 滑坡监测的目的
3.3.2 监测内容
3.3.3 监测技术方法
3.4 滑坡的预测和预报
3.4.1 滑坡的预测
3.4.2 滑坡预报
3.4.3 滑坡的临报和警报
第4章 山洪
4.1 山洪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4.1.1 山洪的分类和特征
4.1.2 山洪的影响因素
4.2 山洪防治技术
4.2.1 山洪防治原则
4.2.2 山洪防治措施体系
4.2.3 山洪防治工程设计
4.3 山洪灾害主要监测内容、方法
4.3.1 监测内容
4.3.2 监测方法
4.4 山洪的预警预报
4.4.1 山洪的预测
4.4.2 山洪的预报
4.4.3 山洪临报
4.4.4 山洪预警
4.4.5 山洪灾害通信系统
第5章 泥石流
5.1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和规律
5.1.1 地形地貌宏观格局
5.1.2 地质构造控制
5.1.3 地层、岩性控制
5.1.4 气候条件控制
5.1.5 非地带性规律
5.2 泥石流的分类、特征及形成机理
5.2.1 泥石流的分类和成因
5.2.2 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其灾害
5.2.3 泥石流形成机理
5.3 泥石流防治技术
5.3.1 泥石流防治原则
5.3.2 泥石流防治措施体系
5.3.3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
5.4 泥石流灾害主要监测内容、方法
5.4.1 形成条件监测
5.4.2 泥石流运动特征监测
5.5 泥石流预测预报
5.5.1 泥石流预测
5.5.2 泥石流预报
5.5.3 泥石流临报
5.5.4 泥石流警报
第6章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
6.1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6.1.1 山地灾害过程和灾情构成
6.1.2 山地灾害灾情基本要素
6.1.3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6.1.4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类型
6.1.5 山地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一
6.2 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估
6.2.1 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
6.2.2 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6.3 山地灾害易损性评价
6.3.1 易损性构成分析及评价内容
6.3.2 山地灾害承灾体类型划分
6.3.3 山地灾害承灾体价值分析
6.4 山地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6.4.1 山地灾害破坏损失构成
6.4.2 山地灾害破坏损失评价方法
6.4.3 历史灾害破坏损失评价
6.4.4 山地灾害期望损失评价
6.5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效益评价
6.5.1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基本目的与内容
6.5.2 山地灾害防治工程的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
第7章 山地灾害防治规划
7.1 规划的任务
7.1.1 规划原则
7.1.2 规划依据
7.1.3 规划任务
7.1.4 规划要求
7.2 规划的目标
7.3 规划的内容
7.3.1 山洪防治规划
7.3.2 滑坡防治规划
7.3.3 泥石流防治规划
7.4 典型区域防治规划
7.4.1 基本要求
7.4.2 典型区域山洪防治规划
7.4.3 典型区域滑坡防治规划
7.4.4 典型区域泥石流防治规划
第8章 山地灾害管理
8.1 国外山地灾害管理
8.1.1 关国
8.1.2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国家
8.1.3 日本
8.2 中国山地灾害管理
8.2.1 大陆地区
8.2.2 香港特别行政区
8.2.3 中国台湾地区
8.3 山地灾害管理展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