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

書城自編碼: 252762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余善云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273932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1/195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日本百鬼画谱
《 日本百鬼画谱 》

售價:NT$ 322.0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售價:NT$ 302.0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售價:NT$ 2590.0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售價:NT$ 458.0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NT$ 458.0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NT$ 354.0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NT$ 354.0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NT$ 562.0

編輯推薦:
本书对终身学习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能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社会各界参与学习型社会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对各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有所启发和帮助。
內容簡介:
本书从国际和国内两个维度,对终身学习的起源进行探索,审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解读终身学习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法制环境,展望终身学习发展走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对促进终身学习、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社会的理念、政策、条件、技术、资源、途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终身学习的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对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持续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促进终身学习在我国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
關於作者:
余善云,教授,男,1952年4月出生,重庆垫江人。1986年毕业于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曾任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系统建设办公室主任、科研处联合党支部书记等职,为中国管理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成员、重庆市人文社科专家库首批入库教育学专家、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咨询专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怡然诗集》、《走向开放的未来》、《峥嵘岁月稠》、《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等专著,参编《开放大学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文集——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研究与实践》、《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校史(1979——2011)》等著作。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终身学习的基础理论 9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 9
二、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10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发展 11
(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11
(三)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 13
(四)国际组织倡导与推动 14
三、终身学习提出的背景 15
四、终身学习定义的内涵 17
五、终身学习关联的概念 18
(一)内涵表达的共同之处 19
(二)内涵表达的不同之处 19
六、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 21
(一)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孕育 21
(二)终身学习的国家政策引导 22
七、需要明确的相关问题 24
(一)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 25
(二)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一种新的取向 25
(三)与终身学习相关的要素都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26
第二章 终身学习的法制环境 28
一、西方国家法制建设的成就 28
(一)美国制定终身学习法 28
(二)英国发表学习成功白皮书 29
(三)欧盟确定欧洲终身学习年 29
(四)韩国实施终身教育法 30
二、国际社会相关政策的解读 32
(一)终身学习政策的主要特点 32
(二)终身学习政策的发展趋势 35
三、我国终身学习的立法现状 37
(一)政府相关政策性文件有涉及 38
(二)国家相关法律条文有所涵涉 38
(三)地方的终身学习立法活动 39
(四)酝酿中的国家和地方立法 39
四、终身学习立法存在的问题 40
(一)政策文件多法律法规少 40
(二)相关法律多直接法规少 40
(三)地方立法先行国家立法滞后 41
(四)现有终身学习的立法不完善 41
五、我国终身学习的立法趋势 41
(一)终身学习的立法势在必行 41
(二)政策文件向法律法规过渡 42
(三)相关立法与直接立法并行 42
(四)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行 43
(五)终身学习立法将调整完善 43
第三章 终身学习的体系建构 45
一、从国情出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45
(一)坚持国情和不同区域的特点 45
(二)坚持层次类型结构的多样化 46
(三)推动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 47
二、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目标 48
(一)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 48
(二)建立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 48
(三)建立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 49
三、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49
(一)改进学校教育,发挥终身学习的基础性作用 49
(二)发展教育培训,满足从业人员终身学习需要 52
(三)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培育终身学习的环境 53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形成覆盖全社会培训网络 54
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 54
(一)建立完善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公共管理机构 54
(二)建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投入与资助体制 55
(三)制定终身学习法加快终身学习法制化进程 55
(四)构建终身学习的质量保障和成果评价体系 55
(五)建立终身学习咨询与信息服务系统 56
(六)整合与开放社会各种教育资源 56
第四章 终身学习的学习组织 58
一、学习型社会的学习特征 58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 60
三、我国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63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 63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 64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 64
(四)创建学习型社区 65
四、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66
(一)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66
(二)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发展 66
(三)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 68
(四)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 68
五、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72
(一)培育学习型组织新的观念 72
(二)夯实学习型组织发展基础 73
(三)落实学习型组织建设任务 76
第五章 终身学习的主要载体 79
一、成人高等教育 79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 79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81
二、远程高等教育 84
(一)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 84
(二)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 85
(三)开放大学体制改革试点 87
三、非学历继续教育 88
(一)我国非学历教育的发展 88
(二)制约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因素 90
(三)促进非学历教育大发展 91
四、城乡社区教育 94
(一)社区教育的根本目标 94
(二)社区教育与社会建设 95
(三)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 95
第六章 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撑 101
一、网络学习平台的环境建构 101
(一)管理系统 101
(二)学习工具模块 101
(三)智能协作学习模块 102
(四)网上答疑模块 102
(五)智能评价子系统 102
(六)超媒体资源库系统 103
(七)人性化支持维护模块 104
二、网络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 104
(一)网络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的现状 104
(二)制约网络资源开放共享的因素 105
(三)网络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的促进 106
三、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要求 110
(一)培养学习者信息素养 110
(二)学习者信息素养构成 111
四、全民终身化学习的新载体 112
(一)国家开放大学云平台 112
(二)首都市民终身学习平台 113
(三)上海终身学习网 113
(四)重庆终身学习网 113
(五)湖湘学习广场 114
第七章 终身学习的资源开发 116
一、文本学习资源 116
(一)文本资源的结构 116
(二)文本资源开发设计 117
(三)脚本的撰写和修改 118
二、音像学习资源 118
(一)音频资源编制 119
(二)视频资源编制 119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 120
(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 120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 121
四、移动学习资源 124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技术 124
(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 126
五、开放在线课程 129
(一)MOOCs的历史和关键特征 129
(二)cMOOCs和xMOOCs 130
第八章 终身学习的学习模式 132
一、学习支持理论 132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32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34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36
二、 课堂教学模式 138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发展 138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 139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 140
三、在线学习模式 142
(一)在线学习的特点 142
(二)自主式在线学习 143
(三)引领式在线学习 143
四、混合学习模式 145
(一)混合学习的本质内涵 145
(二)混合学习的应用领域 146
(三)混合学习的评价机制 146
第九章 终身学习的实现途径 149
一、终身学习取得的主要成就 149
(一)各类教育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149
(二)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开展的学历补偿教育 149
(三)从业人员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 150
(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151
(五)城乡社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151
二、终身学习发展面临的挑战 151
(一)社会对发展终身学习认识不足 151
(二)终身教育全民学习氛围不浓厚 152
(三)政府统筹缺失供需矛盾普遍存在 152
三、优化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 153
(一)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史上的惊人事件 153
(二)确立终身学习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153
(三)改革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55
(四)形成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共识 156
四、促进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 157
(一)健全终身学习的管理体制 158
(二)优化终身学习的法制环境 158
(三)强化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 159
(四)深化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 160
(五)提升教育投入与经费保障水平 160
(六)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性作用 160
(七)构建覆盖城乡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161
(八)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 161
(九)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终身学习 162
(十)建立不同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 162
第十章 终身学习的创新发展 164
一、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 164
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66
(一)国际社会的探索实践 166
(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167
(三)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68
三、构建学分银行制度 169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 169
(二)我国学分银行的定位
(三)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建设 172
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 172
(一)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 174
(二)全民阅读取得的成效 175
(三)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 176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终身学习的基础理论
21世纪是人类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世纪,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终身学习作为教育和学习的一种新观念,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响应, 并迅速演变成影响个人终身发展的国际潮流。在终身学习理念影响下,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已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在影响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学习型社会发展。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
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吾十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这句名言,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等警句,就包涵着终身学习的深厚意蕴。在西方社会, 终身学习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对学习的论述。柏拉图认为,一个人要学得一些知识,就要做到使心灵真正转向“善”的理念,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若不经过漫长而艰巨的训练、不以严格科学的方式刻苦地学习,是绝对不能收效的。尽管当时人们所论及的“学习”, 无论是讲“学习”的类型,讲构成“学习”的哲学基础,还是讲“学习”的结构等,都与当代的“学习”概念大相径庭,但柏拉图认为“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非此而不能取得成效的见解,无疑闪烁着终身学习的思想火花。到了20 世纪初期,西方的一些学者,如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 年 ,埃德华?林德曼 Edard Lindeman,1885—1953和耶克斯利A. B.Yeaxlee,1883—1967等人的著作中,就渗透着浓厚的终身学习思想。
约翰?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即生活的‘必需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观点。杜威的思想和观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他对人类教育本质认识的科学洞察和清晰表述,而更让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的是,生命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正常的儿童与成年人一样,都在不断地发展, 他们之间不存在生长或不生长的区别,而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生长方式而已。杜威还认为,“既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生长,没有别的东西是和生长相关的,那么除了更多的教育,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是教育所从属的。”换言之,当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是不应该停止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来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以确保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创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人都能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而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既然生长是生活的一个特征,那么教育即生长,在生命中教育就不会结束。于是杜威得出了教育的概念——教育就是提供确保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能得以生长或是维持足够生命条件的事业。在杜威看来,教育或学习的历程,应该与个人的生命始终相随,而学校教育则是提供、延续教育或学习的基础。
埃德华?林德曼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哲学家和进步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有人把他称为“成人教育的精神之父”。林德曼试图根据进步主义的哲学理念,廓清成人教育概念的内涵、规划成人教育的课程、探索成人学习的方法、阐述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以及设想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构建成人教育的体系。林德曼的思想,为美国乃至世界成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林德曼认为:“许多岗位发出对一种新教育的呼唤,它强调教育就是生命——而不仅仅是为一个未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所有那些把学习归入青少年时期的静态的教育概念应该统统废除掉。整个生命就是不断地学习,因此教育是没有止境的”。“教育作为生活的准备而使学习过程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根据成年人的思想教育年轻人,把学习作为一个当真实的生活一开始就结束的过程,由此而使得年轻人并不比那些规定这个系统的年长者更好地利用智力”。
与杜威和林德曼观点大致相同的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捏克思勒,在 1929 年以《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为名出版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终身教育的完整论著。该书对日常的和非正式的教育及学习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例如该书在“从生活中学习”一章中,即明确地表示赞同杜威“教育即生长”的观点。他亦认为教育应是一个贯穿终身的过程。强调应区分学校教育与教育之间的不同。他还认为:学校教育只是传授知识,而教育却包括知识、经验和伙伴关系。因此,教育永远不会结束,学习的概念则应该在人的终身过程中被鼓励和支持。
二、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
虽然杜威、林德曼和捏克思勒在其教育与哲学的思想中,都闪耀出终身学习的光芒,但真正引起世人对终身学习观念予以关注,并使终身学习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则是在最近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终身学习理念孕育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终身教育发展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推动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发展
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个报告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不仅提出了终身学习观,而且还强调终身学习应该是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这个报告明确提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同时还指出在“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发表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明确提出了新的学习观,其主要内容是:“学习应当越来越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学习应当是一个不断取得能力的过程”、“学会怎样学习,以便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包括开发批判地评估自己学习的能力”。这个报告的核心,是强调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会怎样学习,包括培养批判性的思维。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在为会议准备的报告中提出:“终身学习是 21世纪的生存概念”,会议把终身学习定义为:“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这个报告强调了学习者要有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1996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巴黎举行工作会议,在会议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又进一步指出:“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强调的是对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意识的培养。随后,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托夫勒把学会学习提到了中心位置,他的话不但脍炙人口,而且也为终身学习概念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还离不开这一时期各种重要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转型、人口结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生活变化等。正是由于人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才使终身学习的价值日益彰显出来。经济社会环境对终身学习概念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转型发展。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不但是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也是终身学习理念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社会已经来临。由于社会变迁的步伐越迈越大,以及变迁的结果越来越难以预测和不可捉摸,重视并推动终身学习,自然就成为众多国家为适应这一巨大变化而采取的一项共同策略。为了应对渗透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要求,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极力鼓励国民在人生的发展中不断地学习,以使个人能够适应剧烈变革的社会需要,同时为了使国家的教育制度能配合和促进社会的转型,建立一个以人的终身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学习型社会,已被世界各国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了使国家、社会组织乃至个人能够成功地适应社会变迁,并顺利地完成社会和自身的改革使命,终身学习就成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理念和正在制定或实施的政策及指导原则。
第二,人口结构变化。催生终身学习理念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是全球性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且非同寻常的影响。欧美的一些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到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出现了正规教育机构中适龄学生人数剧减,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学校教育萎缩等现象,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为了使因人口结构改变而出现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提高现有劳动者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扩大受教育者的视野,政府不得不去努力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如对失业者、妇女、身心障碍者、少数民族群体和中老年人进行教育和培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习和训练机会的提供,必然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推进终身学习就自然成为政府新的选择。
第三,经济成长与竞争。1995年,欧洲共同体发表了一份有关“学习社会”的白皮书。白皮书陈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调由于受到信息社会、经济国际化和科技知识的冲击,人们需要依赖终身学习才能得以成功地顺应社会的变迁,而终身学习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则是旨在为所有的学习者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培养其广泛的工作能力。所谓良好的知识基础是在于帮助人们寻找、解析并批判从各种资源中所获得的信息,并掌握其具有价值的意义;而广泛的工作能力则能帮助人们从不断的教育训练中,获得新的就业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瞬息万变的调整需要。
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人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新技术的发明、推广和普及,均使就业要求和生活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为了变被动为主动, 适应并驾驭这些转变能够选择的路径,就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投入到经常性的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个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换言之,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向人类提示了必须终身从事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它又向人们提示了终身学习活动必须予以具体实施的可能性。由于知识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新的知识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世界,但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更新的知识所取代。在知识和信息呈现出爆炸特征的时代中,培养批判与反思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首要的就是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欲望,以及注重终身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第五,文化生活变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使人们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而经济条件的提高亦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内涵。休闲时间的增多及希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又促使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学习和依赖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形态又往往与消费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精神教养和文化品味,因此终身学习成了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