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风景为何物?它既非自然本身的样态,反之,亦非单纯的人工产物。它的性质恰介于两者之间,可以说是动态的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干涉图式”。窗外的世界中,有被人类建设工程**覆盖的大型都市,也有杳无人迹的自然山河。前者的形态定然映现出自然与人的唱答,而后者亦于阅读者的议论品评中,与人类文脉互相干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景观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将此称为“辩证的风景”。即风景非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关系演变,它映照出作为风景观读者的我,时刻更新。
|
內容簡介: |
本书著成于20世纪80年代,为日本景观设计大师三谷彻在美国留学、工作之时,对其所探访的美国景观风物的感悟性随笔文集。该书成书时代适逢景观领域发起现代性思潮,激发了诸如景观与艺术结合的产物——郊野的大地艺术的萌发,并且一系列城市现代景观设计作品中也强烈地折射出极简主义色彩,为世界景观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
全书主干共分四章,前两章主要倾向品读“艺术风景”,而后两章将视野拓展到农业与科技领域,在更大尺度上探寻风景创造的可能性。本书的亮点有三:其一,作者对艺术化的经典景观作品的品读全部基于实地探索,加入了个性化的思考与探险意趣,带入感极强,使读者更深层次理解作品;其二,作者将农耕风景和科技风景这类“没有设计师”的“设计”纳入品评范畴,为景观设计与鉴赏开启一方新视角;其三,全书以“风景为人与自然之间碰撞产物”为主线思想,各节文章篇幅短小却富含景观设计师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性思考。
|
關於作者: |
三谷彻: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日本千叶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on-site景观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
主要作品
风之丘墓园(1997)、品川中央公园(2003)、岛根县立古代出云历史博物馆(2007)、奥多摩森林疗法之路(2010)、北京2013年园博园三谷彻园(2012)
获奖经历
1998年日本造园学会奖,2003年日本优秀设计金奖
著作
「風景を読む旅」(《风景阅读之旅》)(丸善)、「場のデザイン」(《场所设计》)(彰国社)、「ランドスケープの近代」(《近现代景观》)(鹿岛出版会)
译作
「モダンランドスケープアーキテクチュア」(《现代景观设计》)(彰国社)、「アースワークの地平」(《地平线上的大地艺术》)(鹿岛出版会)
杨 希
1985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
2005.09—2009.07 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9.05—2009.08 于新加坡CPG公司完成建筑师业务实践
2009.09—2012.07 接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硕士生联合培养,获得两校工学(风景园林学)硕士学位(导师:朱育帆,三谷彻)
2012.09至今 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攻读风景园林学博士学位(导师:朱育帆)
留日期间设计竞赛获奖经历
2011年度东京GSDy景观即日设计会 第二名
2011年度日本造园学会学生景观设计竞赛 佳作奖
|
目錄:
|
生长于大地的形态
石之广场哈特福德
雾中石剑桥
落叶的光影韦尔斯利大学
玄壁的记忆华盛顿
筒中的风景盐湖平原
印刻于大地的形态
走向场地大盐湖
孤高的空洞内华达州
看不见的迷园纽波特
风景再现西雅图
现代的崇高
覆盖大地的几何学
农耕几何学之旅
平行线形风景科罗拉多州
引划在雪原上的直线怀俄明州
圆形农耕几何学
多灭点的风景犹他州
埋覆山谷的织物纳帕
挺立于大地的意志
破解自然之门——技术
风之牧场棕榈泉
风之岭阿尔塔蒙特山口
逐日的万花筒巴斯图市
同时代创始的风景
捕捉宇宙之光圣奥古斯丁平原
跋始于“风景阅读”走向“风景创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