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
關於作者: |
周雪光,1982年复旦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参加南开大学社会学班培训,199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博士毕业。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社会学系、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组织管理系任教。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和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学刊》、《社会力》、《行政科学季刊》、《组织科学》、《比较政治研究》等期刊上。
郝大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1995年、2001年先后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与流动,主要教学领域为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
|
目錄:
|
序言
对转载授权的致谢
第1章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1.1引言
1.2比较视角下的社会分层
1.3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1.4改革时期的制度转型与分层过程
1.5本书的内容简介
第2章概述:历史背景和研究设计
2.1中国城市历史背景的变迁
2.2再分配体制和生活机遇的演变
2.3来自"国家和生活机遇"项目的生活史资料
2.4研究设计的思路
2.5统计分析:模型与方法
2.6本章总结
第一部分再分配和分层动态过程:经验证据
第3章教育分层
3.1教育和社会分层:研究问题
3.2教育机会的历史演变
3.3国家政策、社会出身与教育获得:进一步分析
3.4本章总结
第4章劳动就业:首个工作的获得模式
4.1比较视角下的"工作"概念
4.2对劳动就业模式的描述
4.3对进入首个工作的解释:总体模式
4.4不同时期工作获得的模式
4.5本章总结
第5章"文化大革命"的孩子们:"上山下乡"经历
5.1研究问题
5.2"上山下乡"经历的历史背景
5.3"上山下乡"事件的历史模式
5.4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的不同影响
5.5"上山下乡"经历的后果
5.6本章总结
第6章攀爬政治阶梯:官僚的职业模式
6.1引言:中国官僚机构的人事制度
6.2中国城市中官僚职业模式的解释:两种模型
6.3不同历史时期的描述模式
6.4进入行政和专业职业
6.5入党
6.6中国官僚体系的晋升模式
6.7本章总结
第二部分对后毛泽东时代制度变迁的评估
第7章经济转型与收入不平等模式的变化
7.1再分配和市场化:对收入不平等的意义
7.2收入决定因素的截面分析
7.3两个时期变化的比较:追踪数据的混合模型
7.4对地区差异的考察
7.5与OLS结果及其他研究的比较
7.6本章总结
第8章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8.1再分配与隐性经济收益
8.2隐性经济收益的分配:历史回顾
8.3案例分析:住房分配的决定因素
8.4本章总结
第9章制度变迁与工作转换模式
9.1作为研究重点的工作转换模式
9.2工作转换模式的历史趋势
9.3解释各历史时期的工作转换模式
9.4本章总结
第10章经济转型与生活机遇:一个生命历程的视角
10.1制度变迁与生命历程的意义
10.2实证意义
10.3历史背景、同期群属性和演变中的机会结构
10.4对机会和风险变化的反应:工作转换模式中的同期群差异
10.5经济回报的同期群差异
10.6本章总结
第三部分总结与结论
第11章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分层:总结与评估
11.1官僚阶级命题的再思考
11.2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
11.3社会分层中的再分配制度
11.4国家社会主义分层动态过程:理论意义
11.5进一步的问题
第12章分层动态过程与制度转型
12.1对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反思
12.2中国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
12.3从社会分层到制度转型
12.4中国经验的比较意义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1章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
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革命与20世纪前半期的俄国革命一样意义非凡。中国革命通过变革中国社会造就了一个强国,它宣称自身是世界贫穷国家革命和发展的典范。
——舒尔曼(Schurmann,Franz1968,p.xxxvi)
在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不平等主要是由再分配机制产生和构造的。
——泽林尼(Szelényi,Ivan1978,p.1)
1.1引言
1985年的一个晚上,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阿尔托(PaloAlto),我与从事中国研究的著名人类学家沃尔夫(ArthurWolf)及他的几个学生围坐在餐桌旁。交谈中,沃尔夫教授提了一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自有人口数据记载以来,中国人口就在持续增长。但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它却有一个急剧的下降,我们应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当我随着沃尔夫教授舞动的手臂,注视着那条长长的上升轨线陡然大幅下跌时,我的心情也跌入低谷。许多景象和故事涌入我的脑海——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从我的父母、祖父母、我朋友的父母以及我曾下乡劳动过的那个村庄的农民那里,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听到他们对所谓“大跃进”事件以及随后饥荒时期的回忆。
确实,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许多的王朝、帝王、战争、饥荒和其他灾难,可是为什么1959—1961年的饥荒对中国民众的打击是如此无情,以致短短几年内估计有三千万人死亡?(Banister1987;Yang1996)正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样,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自然灾害”,而是高层领导者政策失误造成的“人祸”!而且这也绝非一个偶然的、孤立的事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去50年的历史中,这不过是国家政策以冲突、极端的方式干预个人生活机遇的众多事件中的一例。在沃尔夫这一问题背后更大的议题是:“人为失误”为何会有如此重大的影响?
要探究这一问题和相关议题,我们必须考察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分层过程。社会分层——机会结构和社会位置结构以及将这些机会和位置分配给个人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和个人生活机遇间相互联系的重要视角。要理解社会分层模式,我们就会面对如下基本问题:社会位置的等级结构,以及社会分层基本制度是如何构造和维持的?个人占据这些位置和资源的分配机制是什么?不同社会的社会分层模式为何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意识到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它界定和构造了资源在社会群体和代际之间分配和传递的结构和过程。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工业化市场社会和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不同的社会分层模式。
本书旨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会和个人生活机遇结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尤其是国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追溯分析在1949—1994年这45年国家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中国城市中社会分层制度的历史演变。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选择教育获得、职业流动、官员升迁、经济利益分配等领域,考察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模式及其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全书的内容围绕着以下两个主要主题加以组织安排。
第一个主题讨论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社会分层的核心是再分配制度,它为国家及其公民提供了稳定的组织联系。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稳定的地位结构和资源分配模式;另一方面,正如我下面要详细阐述的,再分配的政治逻辑也时常导致了组织的失败,因此引发了国家政策、宏观政治进程的巨大变化。我据此提出了分层动态过程这一概念,意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个人生命历程中,个人生活机遇经常发生的非累积性的,甚至破坏性的扭曲和转变。再分配稳定的组织基础与分层动态过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理解国家和个人生活机遇间关系的线索。这一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展了关于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与生活机遇间联系的理论讨论和经验研究。
第二个主题探究国家社会主义转型中的制度变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国家社会主义的大转型。社会科学家对制度变迁的进展及其因果机制产生了极大兴趣和争论。中国场景下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主要理论工作已经展开。这些理论议题指向制度变迁的不同起因和方向。论述这些理论议题的一个有益视角是考察分层模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演变的。社会分层模式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设置,如果这些制度设置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应该首先从资源分配机制以及相应的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中捕捉到。我们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的资源分配模式,尤其是对比经济改革前后的分配模式,以及在工作转换模式和经济资源分配领域中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试图回答与这一主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希望对这两个主题的探讨能够阐明国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演变。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是20世纪的重大政治事件之一。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在俄国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国家社会主义政府出现在世界各地,提供了一种似乎强有力的、竞争性的社会模式,对资本主义市场社会发起挑战。但到了20世纪末,大多数社会都放弃了国家社会主义模式,其余的也陷入危机或经历着根本性的变革。
解释国家社会主义的演变和危机的答案线索,不仅存在于集权国家的政治结构或计划经济的经济失效中,而且也体现在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方式中。毕竟,正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数百万民众和各类社会群体卷入的抗争宣告了作为一种世界性政治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的终结。这一认识呼唤着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政治社会学,将其解释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结构中,而这种制度结构正是通过社会分层过程来维持和反映的。
而且,尽管国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政治体系正在衰落,但其遗产并未失去在当代社会的意义所在。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现代国家扩张以来,与亚非拉美新兴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一样,工业化国家也极大地提高了经由国家实施的社会福利的再分配。基于再分配的制度设置在前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延续,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社会转型路径。因此,我们分析解读国家社会主义的演变、再分配制度及其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并非仅仅出自历史好奇心。
本研究遵循社会分层比较研究的社会学传统。在全书各个研究中,我们对代际、社会群体之间的资源传递模式的分析蕴含了在市场与再分配制度、中国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直接的或隐性的比较。正是基于比较的视角,我们认为中国经验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社会分层过程有着重要贡献。
本章的以下部分有两项主要任务。第一,我们比较工业化市场社会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分层模式方面的主要特征。这一讨论发展出了一个比较性框架,同时突显了一套理解国家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分层的主要研究课题。第二,我们呈现了与本研究两个主题——国家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制度变迁下的再分配与分层动态过程——相关的理论观念与研究议题,用以指导本书的经验研究。在本章结尾,我们勾勒本书的主要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