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編輯推薦: |
1.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2.包含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指导环节。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三相电路、二端口网络、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分析、电路基础实验指导等。
本书在编写中着重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突出工程应用。力图做到基本概念准确,条理清晰,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2
1.1.1 电路2
1.1.2 理想电路元件3
1.1.3 电路模型4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4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4
1.2.2 电压、电位、电动势及其参考
方向5
1.2.3 电功率与电能8
1.3 电阻元件及欧姆定律9
1.3.1 电阻元件9
1.3.2 线性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10
1.3.3 线性电阻元件的功率11
1.3.4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12
1.4 电压源与电流源12
1.4.1 理想电压源13
1.4.2 理想电流源13
1.5 基尔霍夫定律15
1.5.1 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15
1.5.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5
1.5.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
1.6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21
本章小结23
习题 24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28
2.1 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29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
变换30
2.2.1 电阻的串联30
2.2.2 电阻的并联31
2.2.3 电阻的混联33
2.3 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的等效变换37
2.4 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9
2.4.1 实际电源的电压源模型39
2.4.2 实际电源的电流源模型40
2.4.3 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
变换40
2.4.4 电源支路的串、并联42
2.5 支路电流法44
2.5.1 支路电流法45
2.5.2 支路电流法的计算步骤46
2.6 网孔分析法48
2.6.1 网孔方程48
2.6.2 网孔分析法的计算步骤49
2.6.3 含电流源支路时的求解
方法50
2.7 节点分析法51
2.7.1 节点方程51
2.7.2 节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52
2.7.3 含理想电压源支路时的求解
方法55
2.8 叠加定理57
2.8.1 叠加定理57
2.8.2 齐(次)性定理60
2.9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62
2.9.1 二端网络及其等效电路62
2.9.2 戴维南定理62
2.9.3 诺顿定理66
2.10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8
2.11 受控源70
2.12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分析
计算73
2.12.1 含受控源不含独立源的二端
网络的等效电阻73
2.12.2 含受控源与独立源的二端
网络的等效电路73
2.12.3 受控源的等效变换74
2.12.4 含受控源的简单电路的
计算75
本章小结77
习 题80
第3章 正弦电流电路87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88
3.1.1 正弦交流电量的三要素89
3.1.2 相位差90
3.1.3 有效值92
3.2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93
3.2.1 电容元件93
3.2.2 电感元件97
3.3 复数100
3.3.1 复数的表示形式100
3.3.2 复数的四则运算101
3.4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104
3.4.1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104
3.4.2 用相量求正弦量的和与差106
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
电容108
3.5.1 电阻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
形式108
3.5.2 电感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
形式110
3.5.3 电容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
形式113
3.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116
3.7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及
阻抗117
3.7.1 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
关系、阻抗117
3.7.2 电路的性质119
3.7.3 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119
3.8 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及
导纳122
3.8.1 RLC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
关系、导纳122
3.8.2 电路的性质124
3.8.3 RLC并联电路的相量图124
3.9 负载及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127
3.9.1 负载的等效阻抗与等效导纳、
阻抗和导纳的等效变换127
3.9.2 实际元件的电路模型128
3.10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130
3.11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功率134
3.11.1 瞬时功率134
3.11.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136
3.11.3 无功功率136
3.11.4 视在功率137
3.11.5 复功率137
3.12 功率因数的提高140
3.12.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40
3.12.2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141
3.13 复杂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142
本章小结149
习题 152
第4章 耦合电感与谐振电路157
4.1 耦合电感158
4.1.1 互感158
4.1.2 互感电压160
4.1.3 耦合电感线圈的电压、电流
关系160
4.1.4 同名端及其测定161
4.2 含有耦合电感的正弦电流电路
的分析163
4.2.1 互感电压的相量形式163
4.2.2 耦合电感的串联164
4.2.3 耦合电感的并联165
4.2.4 耦合电感的T形等效166
4.3 空心变压器168
4.4 串联谐振170
4.5 并联谐振175
本章小结178
习题 179
第5章 三相电路182
5.1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183
5.1.1 对称三相电源183
5.1.2 三相电源的连接185
5.1.3 三相负载的连接187
5.2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92
5.2.1 负载星形接法的三相电路192
5.2.2 负载三角形接法的三相
电路194
5.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及
分析196
5.4 三相电路的功率198
5.4.1 对称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198
5.4.2 三相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
功率)199
5.4.3 三相电路的无功功率200
5.4.4 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200
本章小结202
习题 204
第6章 二端口网络206
6.1 二端口网络的概念207
6.2 二端口网络的导纳参数和阻抗
参数208
6.2.1 导纳参数方程、导纳参数208
6.2.2 阻抗参数方程、阻抗参数211
6.3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和混合
参数214
6.3.1 传输参数方程、传输参数214
6.3.2 混合参数方程、混合参数216
*6.4 互易二端口网络的等效
电路219
6.5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221
6.6 理想变压器223
6.6.1 理想变压器的性质及伏安关系
(VCR)223
6.6.2 理想变压器的传输参数方程和
受控源模型224
本章小结226
习题 227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229
7.1 非正弦周期电流230
7.2 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231
7.2.1 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231
7.2.2 波形对称性与傅里叶级数系数
的关系233
7.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236
7.4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
和平均功率240
7.4.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240
7.4.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值242
7.4.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平均
功率242
本章小结244
习题 246
第8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时域分析248
8.1 过渡过程的基本概念249
8.2 换路定律和初始值计算251
8.2.1 换路定律251
8.2.2 初始值的计算252
8.3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54
8.3.1 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54
8.3.2 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58
8.4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62
8.4.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62
8.4.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265
8.5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270
8.5.1 全响应及其分解270
8.5.2 分析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
素法273
8.6 阶跃函数和一阶电路的阶跃
响应279
8.6.1 阶跃函数279
8.6.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281
8.7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83
8.7.1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的
方程和特征根283
8.7.2 RLC串联电路零输入响应
方程的解284
本章小结292
习题 294
*第9章 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复频域
分析299
9.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
性质300
9.1.1 拉普拉斯变换300
9.1.2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301
9.2 部分分式法进行拉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