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編輯推薦: |
这是一本怎样的建筑书?
它是基于东西方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而形成的全新学术成果;是契合信息化时代与后现代文化特性而构拟的多元意识审美;是经由前瞻性视点和颠覆性思维而梳理的当代前卫思想;是透过系统而又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而还原的复杂现实。
它能够让人们在细微之间,观察事件,体验空间和感知运动中的潜在秩序;它在打破传统建筑学观念对青年学生和建筑师思维束缚的同时,也将实实在在地推动一场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变革。
本书读者主要为建筑院校师生,建筑设计相关人员,建筑与城市文化研究者。
|
內容簡介: |
人们对于建筑和城市空间的认知和表达,经历了“分化”、“解放”和“扩张”三个阶段,在对这些阶段深度发问和剖析的过程中,发现多学科的交叉,及其对建筑中潜伏的空间运动现象的发掘,推动了一场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本书从空间链、时间性、四维空间、空间意象、空间图式、空间组织、空间结构、关系场、空间约束力和模糊界面等10个层面出发,强调生命对空间秩序的多向度体验。本书主要供建筑院校的学生、从事相关内容教学的教师、从事建筑、规划及景观等相关行业的工程人员、城市经营与管理者,以及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徐守珩
空白格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师、先锋建筑思想研究学者、客座讲师。从2010年开始在北京创建了带有实验性的事务所,忠实地将多年来不间断思考所形成的理解付诸于建筑实践,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研究中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方向。主要的著作有《道·设计:建筑中的线索与秩序》,该书在行文中借助多重交织的线索,去体认和感知建筑中“存在的秩序”,从而实现内心世界与外部现象的对话。
|
目錄:
|
目 录|CONTENTS
前 言
导 论
第一章|空间概念的扩展与空间运动/013
第一节 西方传统建筑内向空间的分化/014
古埃及与古希腊时期的静态化空间/014古罗马建筑空间中的支配性秩序/017拜占庭及罗马风建筑空间的纵向延伸/018哥特建筑由内而外的空间界定和路径/021文艺复兴时期的匀质空间/024巴洛克时期空间的动态倾向/026
第二节 从启蒙运动到解构的空间跨越/028
启蒙运动时期对自由空间的设想/028包豪斯精神与现代理性空间/031多米诺体系与机械秩序/033后现代主义的空间隐喻与象征性/035发生在“间隙的边缘”的对峙/037空间、运动和事件/039
第三节 虚拟空间的真实扩张/041
信息化“病毒”对物理空间的侵占/041“超文本”叙事下的建筑与空间/043虚拟空间与浸入式体验/045真实与虚拟的界限/046建筑概念的分离和弱化/048建筑的“非物质性”/049
第四节 空间失语与伦理相悖/052
反观暴力的“几何决定论”/052理性崇拜与情感悬置/055离奇的“空难”与人性的错位/056空间解构与不在场的焦虑/058虚拟空间反照现实病态/061前所未有的“快节奏”与“空间压缩”/062
第二章|空间运动的理论基础/065
第一节 西方相关学科的交叉/066
格式塔心理学的心物场与同型论/066拓扑心理学与心理生活空间/068行为建筑学与交互空间/070认知地图概念与城市意象/072建筑现象学中的脉络与“存在空间”/075
第二节 东方传统哲学思想的会合——儒道篇/078
理性的焦虑与东方传统思想的回归/078“天人合一”与空间势态的取象比类/080“道法自然”与空间的适性/082
“有无”与“虚静”中的空间意蕴/084“反者道之动”——朴素的有机运动观念/085
第三节 东方传统哲学思想的会合——禅宗篇/088
内在心性与生命自觉/088简朴的信奉与非二元对立/090
“物我一如”与境界论/091禅定、禅修与空间体认/093
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超越/094
第三章|空间运动有机理论的系统假设/097
第一节 空间是有机容器/098
从“居住的机器”到有机空间的过渡/098新陈代谢与共生思想/100空间运动有机体系及有机特性/103强烈的向心性对情感的孕育/105用身体的语言陈述空间/109
第二节 知觉下的空间运动/111
知觉感知的动力与空间体验/111空间暗示与潜意识导向/114意识等级与空间层次/116“空间运动”的定义/118“空间运动”的构成要素及特性/120
第三节 引导性概念——“空间链”/123
“空间链”的基本定义与特性/123“空间链”的超链接概念及样式/126与生态系统的类比/128广义空间链对比有机疏散理论/130狭义空间链与“锚固”学说/133
第四节 时间性与四维空间/136
时间对身前空间的穿越/136模糊的起源与开放历史的冒险/139空间运动的共时性/141四维空间的分解与连续生成/143在过程中感受/145
第五节 空间意象和图式/148
空间意象的回归与并置/148非线性语境与空间情节/152多场景构图与空间投射/154空间图式与类型学/156
局部与整体/158
第六节 空间运动的组织与结构/160
空间运动中的非惰性组织模式/160动态暗示的活跃机能/162
内在结构逻辑的一致性/165空间运动的泛秩序法则/167
冗余空间/169
第七节 关系场与空间约束力/171
空间事件的随机与自相关/171蕴含在矛盾之中的微妙自由/173介于沉着与诱惑之间的关系场/175原生性的空间约束力/176耗散理论与临界状态/179
第八节 空间失焦与模糊界面/182
空间异化、失焦与失真/182不确定性与大都会文化/184
空间渗透与原型消失/187模糊界面与暧昧空间的互动/188去重量感/190
第四章|空间运动的指向和意义/193
第一节 从单向排他到暧昧包容/194
非连续语境与单向秩序的悬置/194现象空间所面临的“网络化”趋势/196反“模式化”与非言语表达/198虚空包容万有/200
第二节 空间对环境的自在适应/204
空间行为对背景逻辑的契合/204自然中的暗示与类比/206自在,是一种境界/209宽泛与微妙的适应性法则/211
第三节 定向与认同/213
参照的弱化与定向危机/213在此的存在倾向与合乎逻辑的解释/216现象空间的扩展源自内在的认同/218内在物性与场所精神/220
第四节 空间运动与诗意地栖居/223
虚构的“理想国”遭遇现实危机/223现象空间的诗意表达/226栖居,神性尺度下的空间运动/227存在之思与还乡之路/230
第五节 迈向“生命的秩序”/233
生命的痕迹与空间原相/233短暂的生命召唤有机秩序/236回到空间本身/239释放空间、身体与意识的自由/240
图片来源/243
参考文献/244
后 记/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