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古代粟作史研究》以我国考古资料和历史记录为依据,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粟作的驯化、野生粟作植物品种、野生粟作植物的演变、黄河流域粟作的发展、粟作植物加工的演变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何红中,男,(1979-),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
惠富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至1989年先后在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宁夏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学习和工作。1992年10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业史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2000年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贸学院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1月至2003年4月在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站后留校工作。2003年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近5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现主要从事农业史和生态环境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
目錄:
|
第一章 粟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粟的遗存分布与起源
第二节 粟起源可能机制及模型
第三节 粟的传播及世界意义
第二章 粟作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原始粟作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春秋至南北朝传统粟作的发展与繁盛
第三节 隋唐以后传统粟作的衰退
第三章 粟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粟与稷、黍的关系
第二节 粟的名称演变
第三节 古代粟的品种选育
第四节 古文献所载粟的品种
第四章 粟的栽培与管理
第一节 土宜和耕作制
第二节 整地播种
第三节 田间管理
第四节 收获
第五章 粟的贮藏、加工与利用
第一节 粟的贮藏技术
第二节 粟的加工技术
第三节 粟的食用与其方法
第四节 粟的药用、饲用及其方法
第六章 粟作经济与粟作文化
第一节 粟在古代经济社会中的地位
第二节 粟的储备和耗用
第三节 粟的交换和贸易
第四节 粟与传统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