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权力现象。权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就权力的主体形态而言,有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国家权力,而忽视了社会权力的研究。作者认为社会权力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对国家权力起到有效监督与制约作用,防止国家权力的肆意与专横,而且还有利于为政府拾遗补缺,成为国家权力管理社会的重要补充力量,是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者,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者,人民意志的协同形成者。王宝治编著的《当代中国社会权力问题研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国权力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王宝治,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河北海兴县人,中共党员,教授,法学博土,硕士生导师。1991年河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法学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承担《行政法学》、《外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国家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当代中国宪政与行政制度》、《立法法学》、《行政程序法》等课程的讲授。
|
目錄:
|
导言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介评
二国内有关社会权力问题理论研究的综述
三 研究的路径、方法和论文基本框架
一研究的路径、方法
二论文框架
四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会权力的理论界定与类型划分
一 社会权力概念的学术回溯
一西方学术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权力的论述
三中国学界对社会权力的理解
二 社会权力概念的重新界定
一理论前提: 国家一社会一个人三元架构的生成
二两个基本要素的界定:社会与权力
三社会权力属性的辨析
三 社会权力的学理划分
一社会权力的主体性划分
二社会权力的价值性划分
三社会权力的结构性划分
第二章 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
一 社会权力的形成与演变
一权力存在的正当基础:基于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思考.
二社会权力的形成:诸多个人权力的联合
三社会权力的演变: 国家权力
二 西方的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关系的理论
一国家干预主义的视角
二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
三社会民主理论的视角
三 中国语境下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关系的历史考证
一古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
二近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
三现代中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个人权力的关系
第三章 社会权力运行的学理分析
一 社会权力运行的社会条件:市场经济、民主法治、文化多元
一市场经济与社会权力
二民主法治与社会权力
三多元文化与社会权力
二 社会权力运行的原则:正当性、合法性、公益性
一 正当性原则
二合法性原则
三公益性原则
三 社会权力运行的规则
一独立与自治: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
二竞争与合作:社会权力之间.
三交涉与互动: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力之间
第四章 社会权力的培育:基于中国现实的考量
一 社会权力功能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二社会权力对社会治理的促进
三社会权力对个人权利的保障
二 社会权力现状与作用的现实考量
一社会权力发展现状
二社会权力作用的现实考量
三社会权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 社会权力培育的建设性意见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引领作用
二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主导地位
三健全法律制度,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
第五章 社会权力的规制: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性
一 规制依据与基本立场
一理论依据:权力属性与人性辩证思考
二现实依据: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特殊性
三基本立场:对社会权力进行规制
二 对社会权力的国家法规制
一立法是国家法规制的前提
二行政是国家法规制的关键
三司法是国家法规制的保障
三 对社会权力的社会法规制
一法与法律多元化
二社会法的属性与社会法规制的特殊性
三社会法规制的中国脉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