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现实要求一种明晰,而美总是漂移的,如同世界的本质。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是一本懂诗的人写的非常内行的书。作者对汉语诗歌作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抵达了一些问题的内核,有着真正的发现。本书一开篇即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为参照,优美表述了汉语诗歌的根本性特征,和遭遇的现代性困境;又上溯至古典诗歌的悠久传统、丰富性和成就,敏锐地指出古典诗歌整体退场之后,现代汉语还有太多的经验没有处理,命名没有完成,命运没有呈现,远没有达到更深的成熟,还不能称之为一门真正的文化帝国的语言。
本书探讨和呈现的是百年来不同时期汉语新诗言说或命名崇高性的基本状况,指向的却是今天这个时代诗歌和人类的共同命运,正如作者所说:诗歌……深刻地关乎着灵魂的梦想和精神的自由,关乎我们存在的改善和言说的幸福。
|
內容簡介: |
没有诗意进取,现实便不能独自成立。”
比西方现代诗歌晚了近一百年,当代诗歌也完全进入它的虚无主义时代,古典社会中那个浸染着汉语诗歌精神,指引世间万物的彼岸世界已然远去。汉语新诗甫一出生就遭遇双重困境:民族危机和现代化焦虑,象征性发明日益困难,诗歌如何写下不可企及、心向往之的崇高性?
《象征的漂移:汉语新诗的诗意变形记》一书探讨和呈现了百年来不同时期汉语新诗言说或命名崇高性的基本状况,描绘出一个世纪以来诗人不断寻找诗意发明依存的基础、迎向诗意“空白”的卓绝努力,读者从中不仅可得到诗歌的知识与阅读快感,亦可体会到诗歌之灵魂,体会到诗歌关乎我们存在的改善和言说的幸福。
|
關於作者: |
1980年生,祖籍云南丽江,生于大理,白族与普米族混血。文学学者,散文随笔作者。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另编选有《张枣的诗》,《张枣随笔选》等。现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目錄:
|
前 言
绪论:“不可企及”的诗学
“秋风”与“春雨”
美的绝境
另一条线索
化解对立面
失去形而上学基础的诗歌
第一章 风雨如晦
思念
从“兴”说起
“君子”的更替
“比”的延续
“兴”变
第二章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歌唱
诗歌之“写物”
西方诗歌之“写物”
汉语古典诗的“写物”
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
现代汉语新诗的“写物”
第三章 “祖国”的隐喻
现代诗与“祖国”
在女性与神性之间
“祖国”意象的蔓延
“远方”的祖国景观
“祖国”复活与诗的“复活”
第四章 天鹅,或合唱队
“天鹅”:打开的言路
邂逅天鹅
天鹅,那是你吗
“天鹅”的N种死法
仍有一种至高无上
第五章 公共生活的抒情变形
杜甫,或“正午的镜子”
“我”与“我们”
发明一对“亲爱的”
第六章 唯一的天堂
“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抒情的危机
创建新的言路
参考文献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