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
內容簡介: |
作品收录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大丈夫之词》《八大山人论》《庄子论道:齐一、无差别、混沌》等共十四篇文章。本书记录了作者对经籍史学和人物道论的感悟,如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老子之道、庄子之辨,并发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文稿对中国哲学、诗词以及小说等都略有谈及。本书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赏阅东方美学艺术的精美,领会老子、庄子的顿悟,聆听先贤的德音,感受文学的独特韵律。
|
關於作者: |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唯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是当代中国集诗书画、文史哲、儒释道于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
目錄:
|
目 录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谈战争与诗
大丈夫之词——论辛稼轩
八大山人论
鱼藻波寒——王国维和他的审美裁判
大哉,老子之道
庄子的自然社会观
庄子的无待之境
庄子论道:齐一、无差别、混沌
干支与生肖的迷雾
再拨迷雾
深闳变易之学——谈《易经》
学“行”字——在岳麓书院的讲话
《尔雅》说略
中国画法研究
|
內容試閱:
|
大丈夫之词
——论辛稼轩
由周成王时青铜器【即1963年于陕西宝鸡发现之何尊。】之“宅兹中或”(唐兰《何尊铭文解释》)铭文,知“中国”一词最晚在公元前11世纪已然出现,未是国家之名称,居于中而别于四夷而已。彼时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周朝,对周边的民族一般取鄙夷不屑的视角,往往取名不恭,若猃狁、鬼方等等。那时,周已是名副其实的国家,而周围大体是部落,没有疆界的概念。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在他们心目中,哪儿有水草,他们的牛羊便可以去。殊不知,骑在马背上的部落首领,却更看重农耕社会的财富。因此,当他们势力坐大、兵强马壮的节候来临时,那会走的马匹牛羊,便不再是他们的生产品,而是他们以作辎重军需的活动的粮仓。他们永不餍足的贪欲,使他们的战争行为化为流动的劫掠,所到之处烧杀抢夺殆尽,带给农耕社会的是一片狼烟野火。
概言之,古代中国与四周民族的战争,基本上是荷锄的民族与马背上的民族之间的战争。荷锄的民族本想在礼、乐的社会秩序之下过着戴月荷锄归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清静田园生活。他们恋土重迁,热爱和平。马背上的民族的凶狠,来自他们草原上的邻居——狼的楷模,甚至天才的群体战伐,也仿效着狼对巨兽的攻击。那种迅猛的战术、协调的步骤,对蛮貊的人类群族而言,在在有所启发。农业社会的国家对此是有些招架不住了。包括古代的罗马帝国,对匈奴人也是望风丧胆的。游牧民族对中国丝绸的迷恋,那是由于他们自小只看到兽皮的灰褐色,一旦绚烂的花纹呈于目前,他们内心的怦然而动可以想见了。那么,唯一迅捷的办法是:抢。
于是,游牧的民族崇尚火,那是他们行抢的光照、暴虐的徽号【火崇拜在各民族中极其普遍,如通古斯各族萨满教之火崇拜、氐羌族之火崇拜等。历史上如“安史之乱”之首领安禄山、史思明皆信仰拜火教之昭武九姓胡。】;而中国自古以来则崇尚水,因为它是农作物的饮料,润物无声,圣洁而宁静。
我们要注意的是,辛稼轩是一个爱水的民族的后人,他深深知道马背上的民族虽然善于野战却不善于攻城,善于速决而不耐久战,有一时之骁勇而无长治久安的方略。这在后面剖析辛稼轩的《美芹十论》和《九议》时会详为论述。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柔克刚的不二战略便是持久战,是辛稼轩万字平戎策的核心。
辛稼轩生不逢时,当他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诞生于历城(今济南)时,宋高宗已渡江苟活于临安(今杭州)十四年。他诞生的那年,本应是南宋起死回生之年,南宋名将刘锜顺昌大捷,岳飞郾城大捷,此时,正宜猛追穷寇,“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然而怯懦的帝王高宗赵构和阴诈的秦桧,坐失时机,以媾和而结束了垂成的匡复大业。至此,南宋的猥琐卑怯至于极点。当岳飞及其子岳云、名将张宪于1142年1月27日(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廿九日)被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而抗金名将韩世忠兵权被收,主战的张浚、赵鼎诸将被贬逐之时,南宋庸帝和奸相将自己赤裸着奉上了金人的刀俎之下。难怪无力的士子们痛哭于新亭【新亭之泣为晋典,南宋时则多为人道及,如辛稼轩词:“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对破碎的山河和无望的朝廷,他们能做什么呢?
朝廷固然是可恶之至,然则宋代的确所遇的马背上的虎狼之师太多。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得了天下,到1126年他的八世孙赵佶(宋徽宗)、九世孙赵桓(宋钦宗)“北狩”,被金人掳到黑龙江五国城,前后一百六十六年,边陲无一日平静。然则北宋并非无人,寇准、范仲淹不都曾先后使辽(契丹)和西夏(党项)人望风披靡吗?可恨的是赵匡胤重文偃武以来,竟然有了不成文的自保之模式,打了胜仗反倒输银贡绢。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在寇准的力主下,真宗不得不到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不仅打了胜仗,射杀了辽军大将萧挞凛,宋军又于辽军背后壁垒森严。辽人在恐骇下提出与宋议和。此时正宜一不做,二不休,乘胜追击,了却北方边患。但宋真宗非其人也,赶快缩回汴梁,派降将、奸贼与求和的辽人谈判,于是订下了历史上十分滑稽的“澶渊之盟”(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四《澶渊之盟》)。辽失败了,但宋每年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这大概就是后来宋高宗赵构与奸相秦桧于岳飞朱仙镇大捷后,求和订约的祖上遗制。
水,当然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存在。“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那是不可替代的力量。水有着至善的本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水不只哺育万物,而且甘于居卑处微,与世无争。不争则不争矣,可是当其澎湃激荡、震惊万壑之时,我们看出了水的威风,那是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伟力。当它复归宁静之时,依旧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种状态,方之历史上的词人,只有辛稼轩差近,在他的性格中包含了这样的品质。此其所以为大丈夫的根本。所谓能屈能伸者,是因为辛稼轩进也豪、退也豪,屈、伸只是表象,而肺腑高致则不因屈、伸而略有改变。
“大丈夫”一词,于《孟子》一书中予以结论性的评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而东周也的确是一个需要大丈夫也能产生大丈夫的时代。列国的纷争,改变了对帝王从一而终的观念,产生了诸侯与士的双向选择模式,这就使人才不易湮埋。“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汉·贾谊《过秦论》)。朝秦暮楚的陈轸,似乎并不曾为人耻笑,选择是士的权利。然而与此同时,那十分遥远的起于夏商之世的古老传统,即在士的心目中,君王即社稷、忠君即爱国的龙逄、比干、伯夷、叔齐式的“忠君”潜流已渐渐强烈,其代表人物便是楚国的屈原。“橘受天命,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种于北地,则化而为枳也。屈原自比志节如橘,亦不可移徙。”(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辛稼轩当然是十分自负的。他有词云:“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稼轩长短句·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古往今来,能与他比列的英雄三五个而已。他当然有苏秦、徐尚之智,有乐毅、齐明之谋,有廉颇、赵奢之威。他身上集中了智略、识见和勇气,凛凛然大丈夫也。然而辛稼轩成不了大业的根本原因是,南宋是个无耻而偷生的偏安政权。辛稼轩的存在,不仅多余,而且扎眼。他能不像岳飞那样作为奉献给金人的鼎脔,已是万幸了。南宋从杀岳飞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国家的败亡。辛稼轩虽然没有被杀,比他年长的陆游,在1207年(宋宁宗开禧三年)辛稼轩死后,题诗当哭:“君看幼安气如虎,一病遽已归荒墟。”(《剑南诗稿·寄赵昌甫》)死后犹有小人倪思上疏弹劾辛稼轩,为的是佞臣韩侂胄为私欲北伐惨败事。辛与韩疏于交往,韩之败与辛何干?昏聩之极的宁宗,竟“追削爵秩,夺从官恤典”(《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八十五《倪思墓志铭》)。此大冤案一直等到七十年后,宋恭帝德祐元年,史馆校勘谢枋得请于朝,才得到彻底平反。然而这种帝王的表面文章,救不了宋的国运,辛稼轩的亡灵也不会因此而含笑九泉。
辛稼轩当然有过轰轰烈烈的青年时代。他出生于金。金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耿京啸聚山东。少年时代的辛稼轩目击亡国奴之悲哀,毅然加入耿京的部队并鼓动耿京南下归宋。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关键时刻出了叛徒。第一个是个慈眉善目的伪和尚义端,“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宋史》卷四百一《列传》第一百六十)。结果义端偷了耿京的印玺,奔赴金帅。耿京大怒,欲杀稼轩。稼轩于此时方显英雄本色,对耿京说:“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果然,辛稼轩手到擒来。叛徒义端讲:“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宋史》卷四百一《列传》第一百六十)稼轩斩其首归报,耿京以为壮士。辛稼轩不只腹笥阔大,通经读史,并且膂力过人,万夫不当,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奇才。第二个叛徒是张安国。辛稼轩奉耿京之命到建康见宋高宗,决定南归时,张安国杀耿京而降金。稼轩乃与王世隆、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弃疾时年二十三”(同上)。这是发生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事。此时辛稼轩二十三岁,而秦桧已死七年,昏聩的高宗如梦初醒,看到北方来的英雄,也不免“一见三叹息”,而久处惕息忐忑中的儒士们亦“为之兴起”。辛稼轩的豪气和壮举,使绝望的死水顿生涟漪。这是辛稼轩一生引以为荣的回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稼轩长短句·鹧鸪天》)这首词是辛稼轩第二次被罢官住在信州城北的带湖时写的,他自称这首词是“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辛稼轩一腔的热情,在怯懦的偏安朝廷中遇到的是冰冷的回应。自“锦襜突骑渡江初”到辛稼轩殁,在江南四十五年中,只任职二十五年,且位居下僚,不被重用。1162年至1181年用十九年,1181年被王蔺弹劾落职。四十二岁至五十二岁,十年间赋闲带湖。1191年辛亥(宋光宗绍熙二年)被起用为福建提点刑狱至1195年,遭何澹劾奏,免去秘阁修撰,时年五十六矣。五十六岁至六十四岁,八年间赋闲铅山瓢泉。1203年(宋宁宗嘉泰三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到1205年(宁宗开禧元年)改知隆兴府,未到任。此年又遭弹劾。综窥其宦海沉浮,可谓命途多舛,三起三落。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