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医学是门需用功才能参透的学问,诵读记忆是学好中医的根底。而背诵的关键在于知其要、一言终之;得其法,事半功倍,大抵只有对精要烂熟于胸,用时方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本套丛书本着简便实用的原则,选取中医知识中之精要,化繁为简,纲举目彰,点睛释义,自成一体,使学习者对中医知识框架了然于胸,渐悟中医之精妙。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医助学助背助考掌中宝丛书》之《伤寒论选读》分册。《伤寒论》,被历代医家奉为临床之宗,对于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对于指导临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以卡片的形式呈现知识要点:正面为节选的百余条《伤寒论》条文,背面将类证鉴别、证候辨析、方证分析等重点内容以表格形式(标注了主要相关条文的条号)进行归纳整理,力求简洁明了,便于理解、记忆。后附“备考原文”,收录所有教材未入选条文,方便读者学习、查找。
|
關於作者: |
曲夷 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伤寒论》诊疗方法研究。山东省精品课程——“伤寒论”主讲教师。主编、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6部全国统编教材。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
目錄:
|
《伤寒杂病论集》序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来复病脉证并治
备考原文
|
內容試閱: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痸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