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现代刑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法治进步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矫正工作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不仅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而且也是我国在运用刑罚方法控制犯罪策略上的方向性转变,这一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将对我国传统刑罚理念带来一场革命,使刑罚适用模式以监禁为主导向非监禁为主导的过渡和转变;惩罚犯罪将由保卫社会为主导转向保卫社会与保卫犯罪人和受害人权利同时兼顾。为我国最终确立以刑事一体化思维模式、刑事一体化行刑体系和刑事一体化运作机制为标志的刑事一体化理念奠定坚实基础。
|
關於作者: |
连春亮,男,汉族,生于1965年,河南省禹州市人。先后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授、司法行政管理系副主任。1987年在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任教至今,主要从事法制心理学、监狱学、社区矫正和刑事法学研究。先后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社会科学》、《中国监狱学刊》等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90多篇,出版专著8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2本,参编教材5本;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8个,获得厅级以上奖励15项。现为河南省犯罪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主要有《剖析罪犯心理的艺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罪犯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方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合著)、《罪犯心理矫治策论》(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独著)、《犯罪心理学教程》(中原农民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社区矫正概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主编)、《人文关怀下的罪犯心理矫治》(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合著)、《行刑与罪犯矫治社会化研究》(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基层法律服务教程》(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主编)、《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犯罪心理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副主编)、《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实务》(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合著)、《社区矫正工作规范》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社区矫正学教程》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社区矫正个案点评》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罪犯矫正形态论》(群众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罪犯矫正模式论》(群众出版社2014年版,合著)等。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区矫正的基本问题
一、社区的概念
二、社区矫正的概念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定位
四、社区矫正研究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社区矫正的功能、目的和意义
一、社区矫正的功能
二、社区矫正的目的
三、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
第四节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及立法进程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优势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
三、我国社区矫正的立法进程
四、《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基本内容
第二章社区矫正的对象
第一节我国法律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
一、被判处管制的罪犯
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
三、被裁定假释的罪犯
四、被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第二节适宜社区矫正的对象
一、被判处主刑适宜社区服刑的对象
二、被判处附加刑的罪犯
三、其他条件下适宜社区矫正的对象
四、学界相关研究及试点地区的实践
第三章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关于社区矫正理论依据的研究
一、社区矫正思想的演变过程
二、国外有关学说
三、我国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
一、社会互动理论
二、标签理论
三、亚文化理论
四、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章社区矫正的原则、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社区矫正应遵循的理论观点
三、社区矫正的原则
第二节社区矫正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一、“两院两部”规定的任务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
三、社区矫正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社区矫正的价值
第一节社区矫正价值的多维分析
一、刑罚意义上的价值
二、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
三、文化学意义上的价值
四、社区矫正符合经济性原则
第二节社区矫正的价值体现
一、人道
二、民主
三、效益
四、自由
五、科学
六、公正
第三节社区矫正的实质属性
一、社区矫正的宽容性
二、社区矫正实施的善意性
三、社区矫正调控目标的现实性
四、社区矫正调控范围的谦抑性
第六章社区矫正机制
第一节社区矫正机制概述
一、我国司法行政机关的设置和体制
二、社区矫正机制的概念
三、建立社区矫正机制的意义
第二节我国社区矫正机制的构建
一、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
二、社区矫正的运行模式
三、社区矫正的监督机制
四、社区矫正的保障机制
五、社区矫正的协作机制
第三节社区矫正模式
一、社区矫正模式概述
二、上海模式
三、北京模式
第七章社区矫正队伍
第一节社区矫正工作者及其职责
一、司法部及部分地区规定的名称和内涵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构成
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职责
第二节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践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素质
四、社区矫正工作者的选拔
五、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培训
第八章社区矫正基本制度
第一节矫正前调查制度
一、矫正前调查制度的概念
二、矫正前调查的内容
三、矫正前调查的原则
四、医学和心理学检查
五、人格调查
第二节社区矫正管理制度
一、累进处遇制度
二、分管分矫制度
三、亲属担保制度
四、参加学习和劳动制度
五、监督评估制度
六、归监制度
第三节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一、工作例会制度
二、档案管理制度
三、请示报告制度
四、业务培训制度
五、责任追究制度
六、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
七、监督检查制度
第九章监督管理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第一节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
一、矫正对象的交接
二、文书的送达和接收
三、不同类型的矫正对象的接收程序和内容
四、矫正小组的设立
第二节日常监督管理的程序和内容
一、社区矫正宣告
二、制定矫正方案
三、危险性控制
四、建立矫正档案
五、社区矫正对象的报告与审批
六、日常检查与定期走访
七、考核奖惩
第三节社区矫正的解除
一、社区矫正解除的情形
二、社区矫正起止期限的计算
三、社区矫正解除的程序
四、解矫教育
第十章矫正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形势政策、法律与道德教育
一、形势政策教育
二、法律教育
三、道德教育
四、教育方式
第二节行为矫正
一、行为矫正的概念及特点
二、行为矫正的理论假设
三、行为矫正的内容
四、行为矫正的措施
第三节社会适应性训练与指导
一、社会态度教育
二、职业培训
三、就业指导
四、社会生活指导
第十一章社区服务
第一节国外的社区服务
一、国外社区服务的特点
二、国外社区服务的立法模式
三、国外社区服务的功能
四、主要国家的社区服务介绍
第二节我国社区服务的相关问题
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社区服务
二、我国社区服务的特性
三、我国社区服务的操作模式
四、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
五、我国社区服务的刑事司法化
第十二章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
第一节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制度
一、未成年犯的概念
二、未成年犯处遇的国际原则
三、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四、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方针
五、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原则
六、我国对未成年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的特别措施
第二节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一、树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价值理念
二、构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律体系
三、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制度
四、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制
第十三章个案矫正技术
第一节个案矫正概述
一、个案矫正的概念和特点
二、个案矫正的性质
三、个案矫正的内容
四、个案矫正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矫正对象分类技术
一、分类
二、人身危险性分类
三、活力分类
第三节沟通与分析技术
一、个案矫正中的沟通
二、沟通的过程
三、个案矫正中的沟通技术
第十四章心理矫正技术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四、心理问题的调适方式
第二节心理矫治技术
一、心理矫治的概念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要素
五、参与性技术
六、影响性技术
七、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第十五章社区矫正评估技术
第一节社区矫正评估概述
一、社区矫正评估的含义
二、社区矫正评估的类型
三、社区矫正评估的特征
四、社区矫正评估的原则、功能、目的和作用
第二节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一、社区矫正评估的内容
二、社区矫正评估的形式
三、社区矫正评估的方法
|
內容試閱:
|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现代刑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法治进步的体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区矫正工作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不仅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而且也是我国在运用刑罚方法控制犯罪策略上的方向性转变,这一工作的深入与发展,将对我国传统刑罚理念带来一场革命,使刑罚适用模式以监禁为主导向非监禁为主导的过渡和转变;惩罚犯罪将由保卫社会为主导转向保卫社会与保卫犯罪人和受害人权利同时兼顾。为我国最终确立以刑事一体化思维模式、刑事一体化行刑体系和刑事一体化运作机制为标志的刑事一体化理念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2010年中央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牵头,由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安徽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院校共同参与,完成了《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的写作与出版工作,作为全国司法警官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在全国多所院校作为教材或辅助教材使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但是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以及“两院两部”2012年1月10日联合发布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实施,进一步促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这就使得《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已不能适应社区矫正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对本书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同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作为2015年修订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由连春亮任主编,芦麦芳、张传伟、姚峰任副主编。全书在编写过程中,由连春亮拟定编写大纲、审查初稿内容、修订协调结构体系,对部分作者的撰写内容进行了技术调整。以撰写章节先后为序,各章撰稿人为:
连春亮(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一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三章
芦麦芳(山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二章
安宁(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三章
闫洪涛(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四章
张传伟(山东政法学院):第六章(第一、二节)、第七章
姚峰(安徽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八章
张峰(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六章(第三节)、第十章
周世军(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十二章
和丽梅(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十四章
常伟谊(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第十五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