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学者胡文辉的文化随笔。无论是谈史,还是怀人,集学理、趣味、观点于一体,其文言之有物,言之有趣。展现出一位书斋学人对于社会的人文关怀,是一本值得启人深思之佳作。
|
內容簡介: |
知识并不能机械地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自动地使人类导向文明和进步。知识也不足以让我们面对强势者的时候保持浩然之气,相反,却可能让我们面对弱势者的时候变得盛气凌人。知识本身是中性的,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可以成为权力的异端,也可以成为权力的同谋——这取决于掌握知识、守护知识的人。
如果威权是坚硬的石头,那么,思想不过是纤纤蔓草。思想是柔弱的,很容易就会屈服于石头的重压之下;但思想又是顽强的,无论石头有多么坚硬,多么沉重,思想的自由生机终不会被完全抹杀,它总能找到缝隙冒出头来——哪怕是以极端扭曲的方式。
——胡文辉
|
關於作者: |
胡文辉,曾用笔名胡一刀、顾思齐等,现供职羊城晚报社。以学术为本位,但也不放弃思辨,不轻视文笔。已刊的随笔集有不八卦的《最是文人》,也有八卦的《广风月谈》《拟管锥编》《书边恩仇录》,专著《陈寅恪诗笺释》最详尽地发掘了一代史家的心史,《现代学林点将录》以趣味性的方式总结了近百年中国学术史。此外还有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的学术文集《洛城论学集》《人物百一录》。
|
目錄:
|
目录
辑一
文化的边际效用递减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平等7
唐太宗的佛寺二题16
我们并不需要说出真理24
“恐怖很平静地开始了......”27
说胡30
疯37
当知识分子成为小丑41
名言的张冠李戴与移花接木46
神州五号与长城神话52
作为文化症候的红学事件57
“辱华”问题63
龙·猫67
苏联的新衣71
从监视到偷窥75
我们时代的罗马78
李文和案之再思89
辑 二
血的事实95
除恶勿尽100
为什么要“从严从重”还要“从快”105
——从强奸卖花女案看新闻与司法105
保护坏人的人权110
以权谋公是更坏的腐败115
高莺莺案的关键118
贫富差距与曲学阿世120
富裕中的贫困与贫困中的富裕124
我们都是河南人127
欲赏樱花不自由130
笑骂江湖五十年133
明星莫问出处,官员须讲来历136
那些忧伤的老年人139
从郑家栋事件看国学热143
假如孙东东是对的147
知识的傲慢与偏见149
与秋风先生论曹操问题152
学术嘉宾的跨国界交际155
辑 三
读《知识分子的背叛》眉批161
《1984》二题164
人文视野中的《技术史》170
读法迪曼《书趣》札记178
知识饥馑时代的秘密书架185
散文、自由与知识分子189
论全集不全195
2004年的五卷书200
读书钞二题207
书边吐槽录五题210
藏物之道与近身之学216
——从学术史论可居之学216
学问的人生229
——怀张晖229
《金庸识小录》序240
罗韬文稿序240
后记2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