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NT$
398.0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NT$
762.0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NT$
352.0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NT$
454.0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NT$
454.0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NT$
286.0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NT$
908.0
|
編輯推薦: |
★ 写给清楚迷茫中,到不到方向的你。
★ 青春很美很残忍。你辜负它,命运就会辜负你。
★ 你所虚度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 过往不恋,当下不怨,未来不迎,这也许就是一种最平静、淡然的生活姿态了,如果能用如此心态面对生活,相信再大的风浪,也会成为你人生的风景。本书是一场心灵回归的盛宴,一剂治愈浮躁的醒脑药,带你领悟珍视当下的美好。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一篇篇散文、一个个故事,记叙了关于爱情、亲情、友情,青春、成长、奋斗的种种感动与感悟,为读者呈现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在最好的年华,别辜负最美的自己。文字格调清新舒缓,温暖向阳,充满真诚与智慧的力量。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做一个向日葵族,面对阳光,不悲过去,不忧将来,每天活出最灿烂的自己,以美好的心态面对人生各种风景。
|
關於作者: |
吴茗筠,美文作家,专栏作家,作品风格清淡,文笔优美。作者相信,在人生的旅途上,只有懂得在最好时光里珍惜最美年华的人,才能活出一个无悔的多彩人生。
|
目錄:
|
第一辑 过往不恋——最美的青春
第一章 总有那么一点痛,让人念念不忘003
记忆中,那一抹凄凉的白色003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美丽009
同桌的你015
最难忘,那时的你我020
再见,青春期025
第二章 你可曾希望一觉醒来回到高中?031
电台情书,致高中的你031
你我都是亲人037
若有寒意,伸手向阳043
有缘再见,最好不见049
第三章 在大学里,你把汗水洒在哪儿了?055
闺密,我心里最美的诗055
一切自有天意063
毕业旅行,最难忘的感动070
叶落未闻,怀念那些人儿076
第二辑 当下不杂——做一棵向上的树
第四章 婚姻来了,花便变成了树083
平凡如你,却是最疼爱我的人083
那个年代,爱情更美089
我愿为你飞蛾扑火095
我的家明101
缘分天注定106
距离爱,不如相濡以沫112
第五章 不想被削成牙签,那就长茁壮点118
飞翔,给自己更坚硬的翅膀118
护工124
不骄不奢,做最真的自己130
随你流浪远方136
放开手里的风筝线141
寻找一片净土,安放自己的心灵147
第六章 不拖不避,珍惜当下的最美年华153
秋舞,最美的烟火153
请原谅我无法沉溺于你的温柔159
为爱坚守165
一场欢喜一场空172
梦里的秘密178
第三辑 未来不迎——如果明天30岁
第七章 30岁前,你该去看些最美的风景187
爱上旅行187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91
第八章 30岁前,你该找准最真的自己195
海之歌195
一只叫S的猫200
母亲205
一个人的路209
减肥的故事213
第九章 30岁前,别把辜负留成未来的遗憾217
那个叫小白的姑娘217
最奇葩的——豆222
奶奶226
踏歌行230
我的爷爷235
子非鱼239
|
內容試閱:
|
大学毕业后,我便顺势留在了南京,整日与高楼大厦为伴。这里闷热的天气让我窒息,忙碌的工作更让我如带枷锁,举步维艰。下班后回到自己租住的廉价房,心里不禁戚戚然,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真想放弃一切飞奔到母亲的怀抱,就像从没长大似的,可以厚颜无耻地尽情享受母亲的爱。但这远比让我爬上珠穆朗玛峰还需要勇气,我叹着气锁好办公室的门,照着每天都要经过的路回家。看着路上急匆匆来往的人群,不禁又一阵迷茫,他们这么努力又是为了什么。爬上七层,终于回到家中,我把自己摔在软软的沙发上。屁股还没坐热,便接到母亲电话。
“你怎能一连三日不给我电话?是不是已经把我遗忘?”上来就是劈头盖脸地责备,我看看时间,确实是有三日没有拨电话回家了。最近工作太过辛苦,每日下班回来已经是焦头烂额,以前热衷于烹饪,现在有多少天没碰锅铲了,都是随便吃点什么对付一下即可。衣物也堆积起来,急需清洗。
“对不起,妈妈,最近实在太忙。”我一边解释一边把衣服统统塞进洗衣机,已经没有心情去分类了。母亲在另一边叹气,以前我可是每日一个电话,想来也有点惯着她了。
“别拿忙当借口,你若有心还怕抽不出几分钟的时间?我不是奢望什么,我真是唯恐你忘了我这老太婆。”母亲语气软下来,有点凄凉。我忽然记起,家里只有母亲一人,父亲虽已50多岁,却一直不肯退休,常年在外奔波。也难怪母亲抱怨,若是我一个人待在家,就算有电视、电脑也会寂寞得心慌,更何况母亲平日这样爱热闹的人,恐怕更加受不了耳边那么清净。
“是我的过失,但我心里确实是时刻挂念着您的。”这是实话,每天最累的时候我便会想起父母,想到如今他们不愁吃穿,心里也有些许安慰,总觉得再累也是值得。
“你别说了,该忙就忙,我不打扰。”不等我的解释,母亲怒气冲冲地挂了电话。我赶紧再拨过去,竟然直接拒绝接听。母亲真是固执,别无他法,我赶紧给父亲打过去求救。
“你别理她,一把年纪哪有那么多脾气可发,真是越过越回去。”看来要父亲帮忙劝和的可能不大,我只好另想办法。父亲那句“越过越回去”犹在耳畔,母亲最近确实越来越孩子气,让人忍俊不禁。前阵子我给侄女买了几袋干脆面,母亲在一边觊觎好久,又不好意思与孙女争食,第二天她就扛回一箱方便面,说这是她最爱吃的零食谁也不许动。类似事件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我想想,决定这个周末回家一趟,母亲一个人在家是寂寞的,所以才一直像孩子一样希望得到关怀和呵护。
老家是江南一个小乡村,环境优美,蓝天碧水。家家户户门前有个院子,里面种满蔬菜和果树,春天一到,花木扶疏。院中会有成群的鸟儿落下叽叽喳喳,偶尔耳边会有伴随着风摇动的树叶声,夹杂在一起,不会觉得烦乱,反而给人一种静谧安逸之感,与城市的喧噪和烦闷形成鲜明对比。一下车,我便觉得神清气爽。回到家中,母亲正坐在门口的桃树下休息,微风吹过,桃花片片散落在她的身上,母亲微眯着眼不知是否睡着,我只能蹑手蹑脚走近。好似听到了动静,母亲睁开眼,先是惊讶几秒,嘴角伴着喜悦的弧度,但随后又换上生气的表情,闭上眼假装不看我。我知道母亲仍然有气,故意给我冷脸。
“妈,我回来了。”我试图与她说话。
“回来干吗?你不是很忙吗?”瞧瞧这语气,十足的孩子。
“再忙也没你重要。”我说着好话,母亲眉头稍稍舒展。“我说你什么好?总爱拿忙当借口,其实心里根本就不在乎我这个老太婆。”
“你哪里老了,50多岁都不能称作老年人。”
“行将就木!”母亲近几年身体不太好,大病小病轮番生,整个人憔悴很多。
“叫你与我一起去住你又不愿意。”我也有点抱怨,工作忙起来往往身不由己,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是奢侈,如果父母在身边,我想我会安心很多。
母亲却始终拒绝:“不去,不去,那里环境不好,空气烦闷,喝口水都要花钱还不知道是否健康,邻里彼此也不认识,连个能说上话的都没有。哪有我们老家这般自在?”母亲的话句句击中我心坎,城市虽然条件设施一应俱全,但空气浑浊。像这种天气,暖风中总有股粉尘味道,让人只好戴上口罩才敢出门。居民间也缺少了一点人情味儿,左邻右舍均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陌生人,连笑容都吝啬。周末闲在家,却没有几个可以邀约的朋友。其实我是一直憧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可惜乡下条件有限,工厂几乎只招工人,我们这种读了书的反而难找得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再来乡亲们的闲言碎语也让我承受不起。
“你不是喜欢文字吗?为何不回家安心创作?”母亲提议,显然她已忘却了正在与我赌气。但不得不说这个提议一直是我心所向往的,安静的环境确实适合创作,再加上现在这份工作忙碌至极,我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已经停笔好久,脑中好多思绪都来不及记录下来。
但……我就一心只创作吗?那就意味着我要留在这里吃父母的老本儿,且不说我有朝一日能不能成功,父母年事已高,我怎么可以?我把想法告诉母亲,母亲直摇头。
“我养了你20多年,还在乎多养你几年?何况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功成名就,我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我在家不仅会被别人诟病是啃老族,就连你们也会被嘲笑有个无能的女儿,我还没有那么自私。”我实在不能同意这个建议。
“你总是这样,活在别人的评价下,累不累?”母亲是个生性直率洒脱的人,直来直去,很不喜欢矫情这套。
“话是这么说,但谁又能做到完全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反正我是做不到,人活一世,自尊自傲太重要了,我实在无法忍受别人的轻视。
母亲无奈地叹气,“那我注定不能与你每天相处了,我经常会怀念你小时候,每天都在我身边寸步不离,绕着我缠着我。”
看着母亲失望的神情,我心里十分惭愧。世间多少父母将儿女抚养成人后,看着他们一步步远离自己,自己只能在远处期盼他们的一个回头。从小我就爱把“长大后我有本事了就孝敬你”的好话挂在嘴边,如今却连一丝一毫也没做到。父母亲将我培育成年,我只顾自己前行,而把他们留在远远的身后,他们自知已追不上我的步伐,只好选择眺望那渐行渐远的我。
“万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答应你,多多回来看你。”我握住母亲瘦骨嶙峋的手,又特地加了一句,“再忙也回!”
母亲欣慰地点点头,反握住我的手。这时,父亲的身影越来越清晰,直到他站在我和母亲面前,我们俩才从惊讶中反应过来。
“你怎么回来了?”母亲接过父亲肩上的行李,满脸幸福地抱怨着。
“爸爸,你不是说不要……”
“听你说了,我就不安心。反正工地离家不算远,我回来陪陪你妈。”父亲说着,站在一旁的母亲笑意更深了。“我还给你带了礼物,本来想下次回来送的,届时正好你生日,现在还是提前送的好。”父亲拿出一对银耳坠放到母亲手里,母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眼睛渐渐湿润。父母亲结婚30年,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从没有送过母亲什么礼物,这算是头一回,母亲真是又意外又惊喜。
“爸爸,没想到你还懂得浪漫。”我故意打趣,母亲羞红了脸。
“我去给你们做饭。”母亲像忽然想到什么,急急往厨房奔去。我钦佩地看着父亲,他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我方意识到父亲母亲的快乐对我如此重要,而他们的快乐往往很简单。我原以为,父母亲只要有安定的住所,有舒适的生活条件,有孝顺的儿女,衣食无忧就够了。我不知道他们就像 一棵扎根已久的树,不愿动迁,只能期盼偶尔有一丝清风吹过他们的心田,如若这个都做不到,父母还有什么快乐可言。
最终,我还是辞去工作回到老家,找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工资不高,但能给予自己更多的创作时间。更重要的是,此后母亲再也没有对我抱怨过,我知道她已不再孤单,我和父亲都想方设法多陪伴她。父母年事已高,生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失,且行且珍惜。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5月底,踏着暮春最后一点气息,我来到了成都,来到了锦里。
其实这次成都之行完全是一场意外:由于没有提前订票的缘故,等到我准备从拉萨返程的时候,就只剩下去成都的车票可买了。尽管没有做任何的提前准备,但好在哥哥嫂子都在成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而既然去了,便索性趁着机会打算在成都好好玩上一玩,也算是体验一把“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而知道锦里,则是因为杜甫的一句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中的锦官城,便是锦里,更是千百年来天府之国的代称。杜甫的这首诗本意是要描述诸葛亮的武侯祠的,不知怎的,却独独让我记住了“锦官城”三字,早在秦汉三国时期,这里便因为盛产蜀锦而闻名天下。如今它更成了成都著名的商业步行街,有“西蜀第一街”的美称,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成都的天灰蒙蒙的,却并不令人感到压抑,不知是不是因为古人云蜀地风流所带来的先入为主观念,或者成都特有的生活慢节奏,反倒透着几分淡淡的闲适旖旎。中午在哥哥嫂子的招待下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餐,由于哥哥要出差,而嫂子也要上班,简短地交代我几句之后,便放我坐车直奔此行的目的地。锦里紧挨着武侯祠,仅有一墙之隔但不收门票。虽说正值午后,却依旧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跨过古朴厚重的大门,我便踏入了这片秀美祥和的西蜀之地。
甫一进入,锦里便给了我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这是一片明清时期川西建筑的仿古街道,如同在杭州所见过的南宋御街一般,现代化的嘈杂与古朴的宁静相映成趣。绕过写有景区介绍及路线图标注的朱红铭牌,或许是慕锦里的大名,这里的人非常多,不仅有中外游客,还有不少成都本地人,操着特色的巴蜀方言来来回回,略窄的街道便更加显得摩肩接踵。我随着涌动的人流漫步在狭窄的青石板路上,千年时光,这里的石板路已经被来往人群的脚步摩擦得透亮了,街道两边店肆林立,茶楼、客栈、酒吧……应有尽有。树影参差,投下一片阴凉,雕梁画栋、青砖素瓦衬着各色招幌迎风招展,斑驳的大门敞开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色彩斑斓、别具特色,让人的目光应接不暇,商贩的吆喝声不时传来,便让人感受到那浓郁的巴蜀气息。偶然一抬头,只见高高低低的红绸灯笼一排排、一串串地悬挂其间,禁不住一时恍惚,仿佛梦回千年。
离入口不远的路边,有一排摊位围满了游人,出于好奇我走过去一看,只见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有大有小的泥人、面人:不仅有孙悟空、猪八戒这类传统形象,还有各种现代明星、动漫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旁边还有散发着香甜气息的糖画,一个小朋友被母亲牵着,咬着手指眼巴巴地盯着糖画师傅动作娴熟地将糖浆倾倒在石板上做成各种生动形象,迟迟不愿离去,那副嘴馋的模样儿竟和童年时的我如出一辙。这里更有久闻大名却一直无缘得见的吹糖人儿,白白胖胖,童趣十足,忍不住驻足不前观看了好久。时光辗转,岁月如梭,多少年过去了,再看到这些曾经点缀了我童年的民间技艺,心中竟是一片绵长柔软。不得不说,怀旧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再往前走,面前是一方池塘。池边一处回廊,隐在繁花锦簇的石群之中蜿蜒向上。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层层叠叠的树荫中悬挂着两三串灯笼,浸透了岁月的底蕴,宁静而悠远。回廊上去是一家茶楼,二楼窗户敞开着,茶客一面品茶聊天,一面悠闲地看着下面来往的游人,看世情百态。水面架着一座石桥,桥上游人如织,微风刮过水面,吹皱春水,激起一池波光涟漪。水中有金红色的锦鲤游动,扭头摆尾间一派怡然自得。锦鲤,锦里,倒是让人不由会心一笑。
过了桥,正对着的是一座古戏台,据说每天都会上演经典的川剧剧目,甚至还有露天电影。但可能是我来的时间不太对,戏台上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人坐在戏台旁边,眯着眼睛一边摇着扇子,一边用带着川音的普通话闲聊。到了这里,面前就分出了两条岔路,我随意选了一条,径直向前便看到一处皮影戏的摊位,摊主并不在旁边,大概是临时有事去了,只有单薄的白色幕布留驻在那里。尽管如此,和其他民俗手工艺摊一样,这里也依旧围满了啧啧称奇的游客,不时响起相机快门的咔嚓声。继续向前,还有一家卖诸葛连弩的商店,大约数平方米的店面,类似于气枪打气球或者射箭的玩法,玩的人挺多。我驻足看了半晌,兴致盎然。
在来成都很久之前,我就知道成都的小吃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号称美食天堂。而锦里,就是这片天堂的缩影。放眼望去,各式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抄手、赖汤圆、叶儿耙、担担面、钵钵鸡……种类繁多,各具风味。张飞牛肉的店员画了个大黑脸站在门口吆喝;卖牛皮糖的小哥正在现场表演,将厚重黏实的糖拴在木桩上,一遍遍地拉展,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引得过路的游客都忍不住在此停下围观。作为吃货,自然不能空手而归,我在旁边的店铺里买了一杯成都老酸奶,雪白的酸奶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入口甘酸、回味悠长,和兰州、拉萨那边的酸奶相比,多了几分绵润细腻。流连在传统小吃的香味中还未回神,转个弯却看见一家星巴克,透过雕花木窗,看到里面有不少来小憩的外国游人,西式而现代化的咖啡厅在这充斥着历史气息的建筑群里却毫无突兀之处,东西方文化竟在这一方小巷中完美交融。
在锦里闲庭信步,徜徉在这片古色古香的街道,成都的安逸和小资气息便会在这里体会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抛开所有尘世的烦恼和压力,令人沉醉、令人留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