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自媒体红利时代,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不融入,只能OUT!你愿意做时代的弃子?
传统媒体正在受到新兴的自媒体的挑战,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新鲜事物,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
最实用的自媒体运营书籍!
青龙老贼、潘越飞、申音、李瀛寰、信海光、方雨007、三表龙门阵、葛甲、魏武挥、万能的大熊、鬼脚七、黑马良驹……知名自媒体人粉墨登场!
|
內容簡介: |
自媒体时代来了,一大批媒体人或者企业借助自媒体这股“东风”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变成了意见领袖,变成了媒体明星!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根据独立获得的资讯对事物做出判断。新兴的自媒体使得原来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成为很多有追求的人考虑的问题
这本书就是基于这种需求,从自媒体一线人士手中收搜集到自媒体运营的独门秘籍并将其汇总,观点独到,言之有物、案例丰富,兼具可读性与可操作性,一册在手,即可快速了解自媒体并且玩转自媒体。
|
關於作者: |
井婷婷,自媒体运营达人,多个微信公众号的实际运用者,身处微信运营最前线,了解微信圈的各种内幕。曾在腾讯财经频道、《华夏时报》新媒体中心任职。
|
目錄:
|
【目录】
鬼脚七:自媒体运营的六大要素
申音:自媒体运营者的五个教训
青龙老贼:像做产品一样做微信自媒体
金错刀:小米微信四个月拉粉100万秘笈
潘越飞:自媒体,该产品化了
欧阳长征:“阿尔法工场”运营之道
魏武挥:不进行运营的媒体内容没有价值
李瀛寰:我和我的酷客团
信海光:微信自媒体运营的十条干货
阳淼:一周订阅过万的自媒体实验
方雨:自媒体将是传统媒体的掘墓人
契约:“连接即入口”——微信第一移动互联网公众号养成记
葛甲:我的微信自媒体运营心得
管鹏:给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十个建议
道哥:我是如何运营微信公众号的
黑马良驹:微信内容装腔指南
猛小蛇:汪星崛起——“狗日报”十诫
吕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自媒体之路
邓维:像经营咖啡馆一样经营“商务范”
李晓晔:微信新媒体影响力打造
三表:虚妄的粉丝
NBC二当家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万能的大熊:如何利用微信月赚百万元
老纪:我的自媒体社群实验流产了
罗超:论自媒体的自我修养
快刀青衣:自媒体,千万别把自己当媒体
刘放: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韩大黑:经验之谈——“爱旅行”的微信运营成长路
郭静:运营自媒体案例分享
甘德霜: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自媒体
宝大头:自媒体人都是神经病
管理智慧: 压强原则做内容——“管理智慧”40万粉丝是这样炼成的
邓云锦:从传统媒体的困境看自媒体的未来
位宇祥: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为啥能有36万粉丝?因为认清了这四点
欧文:漫谈做好财经类微信订阅号的十大关键词
|
內容試閱:
|
前言
自媒体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陆新之
这两年,自媒体很火。有关自媒体的讨论很多。本书精选50多位自媒体名家的现身说法,提供他们的实际操作经验与运营思辨,非常接地气,也非常具有借鉴性。如果你对于自媒体是什么、未来往何处去还存在疑问的话,那么读完这本书,你就会与我一样,对于自媒体的未来有感性的认识,更有足够的信心。
开设自媒体的动机最初无外乎几种:记录个人工作生活、寻找看法与爱好相似的群体、媒体化运营。但随着使用者的增多,尤其是使用者热情回馈,许多人便“变了初心”,逐渐把它当做自己的一个平台认认真真进行运作,使之成为个人网络社交生活的一个载体。
自媒体也是媒体,媒体的价值核心在于“认可”而不是规模。本书的很多作者都提及一个经验,那就是要让用户认可一个媒体,需要根据记忆力模型施以持续、密集和集中的内容覆盖,只有反复出现才会强化读者对媒体品牌的认知,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品牌认知和认同。所以,无论是新创一个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第一步的工作都差不多,就是积累一部分能一炮打响的稿件;在媒体面世初期,持续、定时地释放这些稿件,尽快在用户群中树立起品牌认知,迅速而清晰地给自己“贴标签”,建立起认可度和区隔度。对这一批稿件认可的用户就是新媒体的种子用户,他们将成为影响媒体走向、决定传播路径的主要群体。
WeMeidia联盟的CEO青龙老贼归纳过,自媒体的核心是以下五点:①通过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改变媒体主体(就是去中心化,传播者变为个体大众而非专业传播机构);②新的传播途径(除了传统传播渠道,多了建立在六度关系理论上的人际传播);③更多的人参与生产内容(人人都在生产内容,信息呈现多元化、垂直化、细分化);④最重要的是让以前在传统媒体中的所谓的“沉默的大多数”有自己的话语权(积极地参与到信息互动上来,可以是评论,也可以是传播或者加工后重新发布);⑤自媒体的核心是个人。这个判断很准确。
自媒体如何才能赢得关注、赢得读者?信海光的看法有代表性,那就是自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这个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原创内容要体现你的平均线以上的水平;第二,分享内容要体现你的最高水平。你的阅历、才华、知识、行业背景都是你的价值,这些都可以融入自媒体的每一句话,读者能够感受到。
考虑微信公众号所覆盖的人群的喜好,针对微信公众号所覆盖的人群提供增值服务,推送让用户尖叫并乐于分享的内容,就不用担心没有让你惊喜的空间了!这又是大多数本书自媒体名家的共同心得。这样坚持下去,你经营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自媒体,甚至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公众号所覆盖的人群津津乐道的提供免费内容服务、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服务机构!跳出媒体的视角去做自媒体,自媒体的价值空间会很不一样。
自媒体实战高手方雨就有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例如,一个人,他有丰富的酒店行业从业经验,对酒店行业的发展、经营有独特的见解,也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具有相当的话语张力,那这个人去开个公众号自然可以做到让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喜欢看,初入行业者可以从这里学习迅速成长,从业者可以从这里看到行业动态,看到别的大众媒体无法提供的行业精华内容,这个公众号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内容本身,而是这个公众号所覆盖的人群,这些人群才是它的核心价值所在。假设要召开一个酒店行业的峰会,那在它上面发一个会议信息所能带来的影响绝对比盲人摸象般去报纸电视打广告要好得多。同样,有酒店开张想招人,用自媒体远比去招聘网站上发招聘广告要有效。这个自媒体可以做成酒店行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垂直媒体,它的变现途径应该很多,看看那些活得很滋润还上市的垂直媒体就知道了。”
事实上,根据本书的50多位的作者共同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系列充满诱惑的未来:
基于行业来区分,可以有IT行业、酒店管理行业、担保行业、证券业、快递行业、航空业、铁路运输行业、工程基建行业、地产行业、医疗行业、快消业、广告业、服装业……这些行业的意见领袖们都应该有自己的自媒体。
基于人群来区分,可以有空姐、程序员、设计人员、电商从业人员、餐饮从业人员、装修从业人员、护士、公交车司机、保安、公务员,等等,围绕人群的职业属性,又可以玩出很多精彩的自媒体了!
基于爱好来区分,养狗、阅读、拳击、游泳、蹦极、野战、集邮、旅游、看电影、听音乐、逛街、高尔夫、羽毛球、篮球、足球、泡酒吧、唱K、淘美食、喜欢帅哥男模的等,爱好也至少有几百种吧,又可以切分出很多自媒体来。
基于疾病的,感冒、艾滋病、性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儿童疾病;基于医疗的,男科、妇科、口腔科、神经科,这些既是自媒体,又是实实在在的商业。
基于共同经历的,我们都是华为人、腾讯人、联想人、当过兵的、西班牙留过学的、加拿大生活的华人等,这个人群的自媒体就有足够的商业空间了。
我是在2013年12月底才亲自实践了自媒体,注册了微信公众号“陆新之选书与品书”(ID:luxinzhifunny),在微信公众号之中算是比较晚的运营者。但是即使这样,我也能够发掘到前所未有的快意。在博客与微博年代,我都有数十万的关注者。但是,我发现运营这个公众号给我带来的乐趣超乎以前。我能前所未有地、自由地与真实的微信使用者交流与转发,我的感受能够第一时间传递给他们,他们也能快捷地给我回馈。所以,为了回馈关注者,我这个公众号几乎是每日更新,分享一些主流媒体里面没有的信息与感受,而且力图有趣好玩。
本书的作者们还有一点可以与公众分享:读者并非一概讨厌商业推广,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对得住良心、对得住读者,分享的得是真正好的东西。读者其实更需要真实的商业推广,需要你把真正好的东西分享给他。读者—好的公众号—好商品—好商家—好体验,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内容类公众号商业链条,尤其是好体验。
实际上,自媒体的价值的确不仅仅局限于内容本身,透过内容吸引住的人群才是其价值所在。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商业变现也应该从这个人群入手,围绕着如何为这个人群提供服务、嫁接服务入手,而不是盯着这个账号本身那些点击率、浏览量、转发量进行简单的流量变现和注意力变现。认为自媒体只有广告、发软文这些变现途径的人只能说已落后于时代。
作为本书的策划者,我强烈建议各位都关注新媒体、实践自媒体。这将是改变你的生活与工作的一扇新窗口。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书摘
潘越飞:自媒体,该产品化了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前段时间,我身患感冒,微信自媒体账号停止更新数日。我从每日指点江山的亢奋状态中抽离了出来,卧床在家无聊之余,脑中反思,自媒体是不是到了该产品化的时候。
自媒体,半年内必进入淘汰期
说实话,我最早跑到微信上开公众号时,压根没有“自媒体”这个概念,只图一乐罢了。
如今,自媒体风气大盛,连张朝阳都发微博看好自媒体,“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支撑,中国的媒体可以摆脱混沌的状态”。我一不小心成了抓住潮流的人,纯狗屎运。3个月过去,微信公众号上积累了不少朋友,发了不少文章,但我总觉得缺了什么。
让我去翻以前做记者时的文章,我一篇都看不下去,因为内容太浅、太虚、太无力。
让我去翻做自媒体的内容,我翻了几篇后也看不下去了,因为内容太散。
自媒体的第一波热潮差不多了,从前朝元老到毛头小伙,从科技领域到吃喝玩乐,都在玩自媒体。
看到太多自媒体朋友,写了几篇文章,微信一群发,就草草了事。虽然自由随性潇洒得不行,但总觉得,这是自媒体第一波浪潮,迎着风的猪都能飞。
不少朋友说,订阅了一堆的自媒体账号,已经积累600条未读。
我估摸着,自媒体已经完成了普及的历史任务,该进入第二波了。第二波的主题是淘汰,淘汰掉浑水摸鱼、一夜暴发的家伙,我认为半年之内必应验。
万里长跑,进入了第一个弯道。这时候,离商业化的终点线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大家要做的是,如何把自媒体产品化,毕竟,剩者为王。
三个好的自媒体产品形态
如何产品化?概念性的东西就不说了,我就聊聊已经看到的好形态吧。
Ztalk@青龙老贼(Z_TALK)
我看到别人对他的最新推荐词是“微信自媒体四大天王”,囧,按他的大块头,还是四大金刚比较合适。
初期,老贼的成名迎合了微信的快速发展。我硬拉着他做了一场微信沙龙,他第一次做了演示稿软件(PowerPoint,以下简称PPT),谈了微信与大数据的概念,事后他把演讲文章发到网上,转发率很高。这让做惯了码农(埋头写代码的人)的老贼第一次感到,有干货的文章可以更爽,于是从码英文状态切换到码中文状态了。
随后,微信热什么,他就聊什么。由于本身是码农,对微信的理解的确超过装腔作势的媒体人。但那一波,他是乱拳打出的大片江山。
进入守江山的时期,老贼的转型方式是,不做“砖家”,做老师。
从开始写《微信公众平台入门到精通》,至今已有18期(包括一个番外篇),从被我们嘲讽“太降格了”的微信公众号注册开始,一步步写到我们“完全看不懂了”的今后如何用云计算平台(Sina App Engine,以下简称SAE)玩分布式存储。
果然是码农出身,天生有做产品的潜质,这一系列文章,应该是目前微信自媒体中最成熟的产品形态,用户会追,出版社会抢,视频网站会请。一炮打红是狗屎运,一直大红就靠头脑了。
玩转微信(studywechat)
“玩转微信”是涅槃重生的一个典型案例。
2014年3月28是分水岭。3月28日前,这只是一个占了好名字的资讯集合公众号,3月28日后,这是一个微信轻应用(Light App,简称LApp)圈的头号媒体。
微信应用推荐,其实这是很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碍于微信的规则,做一个App,内置一键关注功能的玩法被认定是失败的,金山微信公众号推荐应用的下架就是一个最好例子,这踩了微信的尾巴。
但推荐的需求肯定存在,毕竟有近亿的微信公众号,水越来越混,急需筛选。既然官方不做,那就民间做;既然技术不能做,那就媒体来做。
从推荐第一款微信应用开始,“玩转微信”的模式就是清晰简约的:两段图文,上半部分做功能性介绍+个人点评,下半部分由操盘人自诉运营心得。有功能,有故事,有评论,全齐活了。
教唱歌、呼呼收音机、掌上快递、今夜酒店特价微信版、我要投诉、订酒店、经典打折门票、人人猎头、机情华强北、练口语……凡是被“玩转微信”推荐的账号,都能迅速从圈内自娱自乐,进入到大众视野,这就是它的影响力。
运营者曾航有个很棒的说法:“做自媒体,必须明确是面向B(Business,企业)端还是面向C(Customer,消费者)端。”“玩转微信”就是面向C端的自媒体产品。
微杂志(weixinzazhi)
出生第一天,“微杂志”就含着金汤匙。
知道微信小说的概念吗?知道首部微信小说是在哪里连载吗?知道30个科技自媒体账号都没他粉丝多吗?它就是“微杂志”。
独占首部微信小说的名头,“微杂志”的崛起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快。“微杂志”的运作者NBC二当家既是微信小说的作者,又是微信小说里的主角,偶尔还客串下公众号背后的冷血老板。
随后的日子里,除了微信小说,“微杂志”定期推送那些文艺得一塌糊涂的文章,“每一天微信,都深深触及你的体温”,绝不左右摇摆,绝不瞎扯科技时事那些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只关注“青春”“旅行”“爱情”“情书”“疼痛”这些关键词。
如果我们把媒体的概念泛化,认可小说也是媒体的一种。那么微信上的小说,至少在收费阅读这件事情上,靠谱程度超过资讯点评类十条街。
我的产品化实验
媒体出身的习惯让我有种冲动,要做个实验:设栏目。
我现在的构思是这样的:
接地气:非发烧友、非内幕达人、非知道分子,以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普通用户身份,去讲述我觉得一流的产品。
例如,之前推荐的打车应用线上到线下(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推广模式,很接地气。我还特想夸一夸“多看阅读”,赞一赞“MIUI”。
不和气:这是我的口号之一。既然我不靠写作为生,我当然可以不谄媚、不虚伪、不客气地说说那些互联网破事。
例如,说微信不适合传统媒体,聊新浪微博的暗黑过去,讲传统媒体的自大,都是我之前写过的。接下来,准备说说社交电视的泡沫。
聚焦力: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给自己出题目,集中关注某个领域,至少持续一个月。
例如,我接下来准备写移动互联网的“杭州帮”,把杭州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都挖一圈,粗粗一算,至少有30家。
侃话题:这是微信的特色。如果一天到晚只是推送文章,那是傻媒体对微信的理解,互动起来才是微信的核心。我准备每周末的时候,花两小时“坐台”,每次抛一个话题,和大家在线讨论交流,领域包括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不沾风月。
我不看好的自媒体形态
好的产品总有各自的特色,坏的产品总是惊人的相似。
我最不看好的自媒体产品形态是:一文而红后,后继无力;无法用三个词描述目标人群的形象;无法用三个词描述自己的媒体形象;不花时间互动,高高在上;啥都能扯,走上人生导师的歧途。
我坚持我的想法:自媒体的淘汰期马上会出现,产品化的自媒体才能被剩下。
用许维同学前两天的标题来做结尾:小而美,小才美。
潘越飞:浙江杭州人,曾任《钱江晚报》媒体融合部记者,目前为搜狐IT主编,是成功的自媒体人——屌丝中的精英。微信公众号:潘越飞。
魏武挥:不进行运营的媒体内容没有价值
《纽约时报》:仅生产内容还远远不够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简称NYT)近日发布了一份极长的报告,取名虽为“创新报告”,但其实是一个反思报告。反思的大背景是这样的:过去一个财年第四季度中的净利指标有63%的大幅下降,只有6560万美元,而上一财年同期这个数字是1.781亿美元。
从《纽约时报》开始搞收费墙起,我一直的观点就是悲观的。倒不是说没人会付费,而是说这个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对于这样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资本市场的要求是持续增长,但收费墙模式做上两三年,就很难再形成多大的增长。除非《纽约时报》最后退市,走小而美的道路,但凡要待在公开市场上,收费墙是很难持久的。
《纽约时报》虽然进行了长达近百页的反思,但在红杉资本主席迈克尔·莫瑞兹(Michael Moritz)眼里,依然反思得不够到位。在其领英(Linked In)账号上,主席先生很不客气地这样写道:
《纽约时报》刊头的32人中(高层人士名单),没有一个人的头衔中含有“软件”“工程”“设计”或“技术”这样的词。而最能说明问题的则是,在这份97页的报告中,“软件”这个词没有在报告正文中出现过一次;而且一直到63页,才首次出现了“代码”这个词。此外,它给人一种很明显的感觉,该报告的撰写人无法鼓起勇气,把对受众的称呼从“读者”(reader)改为“用户”(users)——可能是报社一些学究担心那会被人误会为“成瘾药物用户”。
事实上,《纽约时报》是一个很以内容为本的媒体,这个想法粗粗一看的确没错,媒体怎么能不以内容为本呢?但其实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究竟是制造内容就是目的呢,还是制造内容只是一个手段?《纽约时报》很显然就是前者。它一门心思生产内容,然后就觉得,只要内容足够好,无论是直接收费阅读,还是间接广告收入,都会纷至沓来。殊不知,不进行运营的内容价值很低,那种做好内容坐等收钱的百年媒体模式,已经走到了崩溃的时刻。
《赫芬顿邮政报》:靠规模变现,算不上“内容经营”的优秀者
《纽约时报》是一条“专业生产内容”(Prof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简称PGC)的路线,走的是“精英范儿”,而一家原生的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简称HP),则是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的路线,走的是“众包范儿”。众包大幅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了内容供应量。这个网络媒体的流量很高,冲到了全球排名前100的位置,早在2011年,就以3.15亿美元的价格被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简称ADL)收购,成为新兴网络媒体的代表。
《赫芬顿邮报》不能说对内容不重视,但打磨钻研的劲头显然是不如《纽约时报》的。不过,在我看来,它其实还是“内容+广告”的传统媒体模式——只是生产上有了比较大的创新,进化得并不完全。根据Alexa(互联网公司)的统计,大概在2012年年底,《赫芬顿邮报》的流量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下滑态势,2013年年中甚至跌到了百名开外。这就说明,完全依赖UGC,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受众疲惫感。后来《赫芬顿邮报》对内容再次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专业干预,流量便开始回升。
《赫芬顿邮报》的财务数据大抵如此:在被AOL收购时,年收入在3000万美元的规模,考虑到这是一家2005年就开始运作的媒体,这个数字谈不上有多靓丽。AOL收购完成后,当年收入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4000万美元。不过,这可能是AOL这家老牌网络媒体的助力所致(AOL自身也有超过2亿美元的营收),而且,《赫芬顿邮报》的人员也开始迅速扩张,有理由相信成本抬高不少。
我的看法是,《赫芬顿邮报》可能是把传统的“内容+广告”这个模式做到极致的媒体,它在内容上尽可能降低成本并同时加大供应量,商业套路上则并无多大的改进。这依然是一个靠规模(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眼球吸引)一步变现的手法,在“经营内容”这四个字上,《赫芬顿邮报》不能算是优秀者。
BI:媒体也可作“定制化生产”
2007年创立的Business Insider(BI)近年来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我的注意,相对于精英范儿的《纽约时报》和众包范儿的《赫芬顿邮报》,它似乎走在了中间的道路上。它也是一个以PGC为主要生产模式的媒体(140人的团队里有一半是专职的采编人员),但它并不像《纽约时报》那样只生产不运营。这家网站前后融资五轮,总共拿到了大概1860万美元,这在美国市场上不算多惊人的数字,但它的营业收入,在2013年已经接近2000万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80%。
BI也会像《赫芬顿邮报》那样做一些很夸张的标题、短小的文本内容,这是为了吸引相对比较粗浅的注意力。这些类似“黄色新闻”的内容采用后端收费模式,也就是广告来获取收入。
但BI对有深度的内容同样保持高度的专注,比如说,它每半年就要发布一个关于互联网的趋势报告,上百页PPT,影响很大,俨然和著名的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的趋势报告有分庭抗礼之势。在财经这个领域,BI的商业套路是,前端收费:直接由阅读者买单,包括定制咨询、行业报告以及投资前的风险尽职调查。
这个深度的内容,已经脱离了“大众媒体”的角色,利用流量的影响力(目前这个媒体在Alexa全球排行榜上大概是200名的位置)吸引到一些特定的访问者,并向这些受众进行定制化生产:你们需要什么,我生产什么,然后银货两讫。这种收费模式和《纽约时报》的收费墙完全是两码子事。
我目前并没有获得BI这两块收入占比的信息。但这种模式很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另外有一套生意模式。定制咨询行业报告这些生意,原来都是类似麦肯锡这类咨询公司做的,但借助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媒体同样可以做。
国内外都有传统媒体在践行这个套路,比如知名的《经济学人》,做了很大一块非大众媒体的生意。由于是上市公司,数字可以查阅。2013年,它的收入为3.46亿英镑,广告收入占比只有三成,它的其他业务,EIU(智库服务)、CQ Roll Call(政府咨询)、TVC(制作售卖一些视频)则比例巨大。你认为,这还是一家媒体吗?
据我所知,在国内先后有一些传统媒体在干这个,但老实讲,国内媒体过去的研究意识不强,数据意识更是淡薄,故而积累不够,做起来很艰难。倒是在杭州的一份杂志做成了这个事。由于它的重要股东之一是阿里巴巴,于是它做的面向政府(主要是县级市)的电商行业发展相关政策咨询就感觉比较靠谱:它拥有大量的数据,无论是买家的还是卖家的。这样的咨询,可能更有的放矢一些。这家媒体的老总有一次和我闲聊,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媒体了。
从NYT到HP再到BI,我意识到一个问题,PGC可能真的优于UGC,因为很少有媒体能做成网络巨头那样的“平台”(媒体现在连渠道都成不了,谈什么平台),回过头来专注内容的严肃性和专业性,是媒体可以做的。但是——这个“但是”很重要,简单的收费售卖和广告贴片,是再也不够用了。多看的前副总裁、现阿里巴巴数字阅读事业部总经理胡晓东的这句话十分精辟:不进行运营的内容,没有价值。
魏武挥:男,知名博客ItTalks的博主,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目前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授的课程有:互联网与新媒体实务、互联网与新媒体案例、社会化营销、网络传播研究(研究生课程)。学术方向为媒介环境学、新媒体经济及营销传播,发表有多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论文。微信公众号:ItTal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