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补天裂》以小说的手法真实地反映了英占香港的“三部曲”,揭示了香港之所以成为今日香港的最关键的原因。
作者霍达为创作此书,远赴香港深入生活,搜集素材,查阅历史资料数千万字,采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反复实地踏勘历史遗迹,在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地基础上,潜心结构,历时三载,完成了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是理解今日香港不可不读的书。
|
內容簡介: |
《补天裂》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大清国甲午战败,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成,公元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乘机胁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是继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之后,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签订的第三个不平等条约,从而完成了英占香港、九龙、“新界”的“三部曲”,中国在香港地区完全丧失主权,中华民族蒙受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奇耻大辱。
《补天裂》正面展现了“香港拓界”那一页惨痛的历史。通过京师举人易君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与“新界”爱国志士联合十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血腥镇压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慷慨悲歌。
作家霍达以浓烈的爱国激情,真实、生动、形象的笔墨,着力塑造了易君恕、邓伯雄、邓菁士等爱国志士的英雄群像,对英国牧师林若翰、清朝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两广总督谭钟麟、港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各色人物的刻画亦各有独到之处。全书充盈着苍凉悲壮的史诗感,谋篇恢宏,剪裁缜密,结构紧凑巧妙,情节起伏跌宕,文笔凝重典雅,是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佼佼者。
|
關於作者: |
霍达,女,回族。国家一级作家。
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六百万字。
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
《补天裂》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
|
目錄:
|
目录
序血泪心声刘白羽1
第一章落花时节1
第二章报国无门39
第三章书生论政69
第四章无力回天103
第五章天涯孤旅139
第六章烟雨楼台170
第七章灵肉鬼神207
第八章海隅落日240
第九章月照无眠284
第十章潮涨潮落318
第十一章圣土遗民363
第十二章山雨欲来404
第十三章寸土必争442
第十四章剑拔弩张480
第十五章天若有情518
第十六章谁家天下561
第十七章血染国门595
第十八章世纪婴啼642
后记看试手,补天裂6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