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本书以《诗经》这一儒家“元经典”为诠释对象,用当代文艺理论研究话语和研究方法,对蕴藏于《诗经》中的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学成就进行了“现代视角”的发掘与梳理。全书站在超越“诗经汉学”、“诗经宋学”和近现代“民歌”论三个研究流派的高度,对“诗三百”的整体性质进行了再鉴别、再确认;对《诗经》中蕴藏的影响和规约中国文学发展方向的文章学成就、文体学成就、修辞学成就、基本创作原则和创作方法以及主要思维方式,进行了新颖、深刻、提纲挈领式的分析、综合提炼和概括;对《诗经》中若干难解的文化现象、难释的诗篇真意,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当代诠释,从不同侧面昭示了《诗经》这一古典文学标本的当代价值。
|
關於作者: |
郑志强,男,1958年生,汉族。1982年1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目前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州学刊》杂志社副社长。已出版《蓝色的宇宙》、《阳刚的韵律》、《中国历代县乡政府治政述要》等专著。并先后在《中国文化研究》、《江海学刊》、《学术研究》、《浙江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学习与探索》等国内十多家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共发表专题论文和文章100多万字。在国内核心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及《中国学术年鉴》(2005)、《中国古典文学年鉴》(2006)等名刊全文转载、缩写转载及转摘。先后被“中国诗经学会”任命为第十一届会员、被“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任命为第一、第二届理事,被“中国楚辞学会”任命为第十四、第十五届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