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了我国审计制度及其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国审计制度创新路径及优化运行环境问题。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国有企业运行与管控中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协同研究(GZ20131003)”项目资助。
|
關於作者: |
赵保卿,教授,博士,就职于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研究审计理论结构与实务问题,主讲“审计学”和“审计学概论”本科课程,以及“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生课程。兼任中国审计学会理事、北京审计学会理事、全国高级审计9币评审委员会委员、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7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著作12部,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等8项省部级或专业学会奖励。曾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9币称号。负责的“审计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主编的《审计案例研究》第3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的《审计学》第3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
目錄:
|
第一章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其他国家的审计制度主要模式及启示
一、其他国家的审计制度简介
二、其他国家审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审计制度的特征
一、审计制度形成特征
二、审计组织特征
三、审计规范特征
四、审计功能特征
五、审计目标特征
六、审计文化特征
第四章 我国审计制度的运行
一、审计制度的形成
二、审计法制的建设
三、审计对象的确定
四、审计方式的探索
五、审计管理的完善
六、审计职业道德的形成
七、审计法律责任的界定
八、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协调
九、审计公告及其效应的形成
第五章 我国审计制度的创新
一、我国审计制度体系与运行的局限性
二、我国审计制度的创新路径
三、我国审计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