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认真听一听,孩子在说什么(卡耐基沟通艺术的精髓!心理学博士,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专家告诉父母倾听孩子的艺术)

書城自編碼: 24971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親子/家教心理疏导
作者: 赵捷
國際書號(ISBN): 9787564099176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2-05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8/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如果你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认真听听孩子的心里话,问题有可能就迎刃而解!
內容簡介:
你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你知道孩子想表达什么吗?很多父母总是居高临下地跟孩子沟通,他们一直在跟孩子讲要孩子怎么做,却从来没有认真倾听过孩子的话。在本书里,心理咨询师讲述了父母倾听的艺术。
關於作者:
赵捷,心理学博士。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专家。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问题的研究,能“透视”十几岁的孩子们的心灵。最喜欢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在游戏和聊天中发现孩子们的短板,然后用生动简洁的小故事启发孩子们。参与过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孩子们震后心灵的重建。是孩子们最信赖的“大伙伴”。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揭开孩子拒绝交流的真相
价值观的冲突,使父母和孩子交流受阻 001
人生经历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不同 004
为什么父母总是说为了孩子好,孩子却不认同 007
家长错了拒不认错,觉得自己是权威 010
分清是孩子拒绝交流,还是孩子和父母无话可说 013
孩子已经长大了,父母有没有还把他们当小孩 016
父母总是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 019
对于孩子的生活,父母不必事事关心 022
父母总是对孩子提出各种建议 024
第二章 要倾听就要让孩子想开口说:家长这样做,让孩子有开口的欲望
父母多一些真诚,孩子会少一些被窥探的感觉 027
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再找解决办法 030
沟通时父母不要戴着有色眼镜,要就事论事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033
双方观点不统一,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能用家长的权威压孩子 035
孩子的问题再幼稚,爸妈也要认真回答 038
事情发生以后,少些埋怨多些理解 042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而要营造一种和平沟通的环境 044
不要挖苦孩子,要以爱的名义激励他 047
如果孩子的观点错了,要先帮他分析再告诉他错在哪里 050
多和有正能量的家长接触,学习他们的教子经 053
第三章 家长的责任:带着问题倾听,引导孩子把话说完
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沟通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057
进行不下去时,不妨换一个话题让局面活跃 060
有分歧很正常,不要试着消除不同意见 063
倾听完之后,把自己理解的和孩子交流,看看是不是一致 065
给孩子提出切实的帮助,而不是去约束他们的行为 068
父母的建议最好是开放性的,不要束缚孩子 071
家长把真诚传递给孩子,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073
使用一些能缓和气氛的身体语言 075
如果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建议,不妨让他们去吃点小亏 078
父母常犯的错:不信任和不耐烦 081
第四章 找到孩子真实表达的内容
要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就多观察孩子表达时的身体语言 085
孩子话说到一半,爸妈怎样做能搞清楚他的真实想法 088
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少关心孩子的行动 090
把孩子的不同意见当成他成长的结果,
这样接受起来比较简单 093
如果父母听不懂孩子的话,不妨找孩子同学了解情况 095
只要孩子说了真话,交流就是成功的,
不要妄图一次沟通能改变什么 098
如果孩子不说,父母不要强迫他 100
即使孩子不优秀,也要听他说出心里话 103
第五章 交流的目的是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提法
不要误解孩子的意思 108
沟通的时候要努力建立正向的交谈 111
不要把紧张焦虑传递给孩子 114
自己遇到了难题,不妨说给孩子听,让他来帮忙 118
让孩子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把真实的自我表达出来 120
鼓励孩子与父母合作,父母要真诚地和孩子沟通 123
倾听孩子,用行动帮助孩子改善他们的情绪 126
允许孩子平等的争辩 129
使用能增加亲子间亲密度的小动作 131
第六章批评孩子前,先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批评孩子前先评估孩子的状态 137
禁止孩子做事不如帮他们树立好的世界观 140
如果引导能完成,就不要硬碰硬 142
避免这些容易伤害孩子的行为 145
有益批评的几种方式 148
无益批评的几种方式 152
批评要讲场合,要给孩子留面子 155
听到别人对孩子批评的话,要核实情况,再想办法解决 157
父母犯了错,要允许孩子批评自己 160
第七章 小心错误的赞扬让孩子不愿开口
在人前多说孩子的优点 164
赞扬要针对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人品 167
不要随意去和别的孩子比较优缺点 170
赞扬要及时,不能过一段时间再赞扬 173
赞扬前要明确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有目的地赞扬 176
关心孩子要找到对方能接受的方式 179
当着其他人的面应该怎样评价孩子 181
第八章 孩子提出要求,该拒绝的要坚决说不
承诺以后不履行诺言,好好跟孩子解释 185
坚持自己的原则,对无理的要求坚决说不 188
别人有的孩子也要求有,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贫富差距 191
给孩子定一些规矩,规定好的事不能随意更改 194
孩子屡教不改,父母应该怎么办 198
孩子要求并不过分,父母不要端着架子不同意 201
孩子的要求有时候可以换一种方式满足 204
回应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带上对其人格的评判 207
第九章 爆发冲突,孩子叛逆、不想表达的真相
孩子抱怨的时候,父母不能跟着抱怨 211
避免冷战,冷战比争吵的杀伤力更大 214
亲子冲突没有输赢,要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217
孩子的生活出现了问题,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220
孩子受伤以后,要想办法弥补伤痕 223
不要恐吓孩子,用没有破坏性的方式表达愤怒 226
避免孩子有一点问题,就简单粗暴地处理 230
亲子间的冲突解决不了,不妨请别人来帮助解决 233
爸爸要避免对孩子和自己使用两个标准 235
內容試閱
【文摘】
第一章 揭开孩子拒绝交流的真相
价值观的冲突,使父母和孩子交流受阻
[家教现场]
王小志今年升入初一,开学后不久,他的妈妈就已经受不了了。也不知道是儿子接触的人群变了,还是学校的整体大环境变了,原来乖乖的孩子,现在老是惹麻烦。王小志喜欢打游戏,经常逃学去打游戏,有时候会逃课参加他喜欢的明星的见面会。最过分的是,他觉得自己这样没错,觉得自己这样是素质全面发展,而父母的那一套是老生常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的话早已过时。王小志还喜欢看一些无厘头的电影,他觉得电影里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
放寒假了,王小志并不在乎非常糟糕的期末成绩,依然每天晚上玩游戏到很晚,第二天中午才起床,起床以后就是看看电影或者出门找同学唱歌。一点都没有学习的打算。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天,王小志又到中午才起床,起床以后不洗漱吃东西就开始下载电影。妈妈觉得自己快要爆发了。
[家有坏父母]
妈妈一把拉过王小志,用近乎吼的声音对他说:“小志,你天天这样有意思吗?你已经上中学了,应该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这样整天只知道玩,不务正业。你看看隔壁的李小林,人家天天在家里学习,主动报了各种辅导班,每次考试都能考前三名。你再看看自己,整天就是玩游戏,放假以后碰过书本吗?我和你爸爸忍你很久了,你要再这样下去,就别在这个家了,趁早搬到网吧住,那个地方没人管你。”
妈妈怒吼完,小志并没有乖乖地听话,他冲妈妈吼道:“我都上初中了,我能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们就知道管我,你们天天上下班那样的生活我才不想过呢,我要过我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你看李小林好,那你去找他做儿子好了,我是不会在乎的,你不是不想让我在这个家里待着吗?那我走好了。”小志生气地穿上衣服走了。妈妈坐在那里默默地掉眼泪,最后爸爸在网吧找到小志,把他带回了家,家里的气氛更不好了。
[家有好父母]
妈妈强压住自己的怒火,心平气和地对小志说道:“儿子,你天天看电影,现在让你写作文,一定能比原来写得更好。每个电影都是编剧精心编排过的,哪怕是无厘头的电影,肯定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如果看英文电影,那你的外语成绩肯定会有所提高,对不对?”孩子听妈妈这么说,不好意思地笑了。“妈妈,我还真没想过写作文的事,不过你好像说得很有道理,我每看一部电影都应该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样既能留下记忆也能锻炼我的文笔,以后就不用再发愁写作文了。这个主意很好啊。而且我的英语成绩确实提高不少,我每次看英文电影都尽量不去看下面翻译好的字幕。我的目标就是能看懂原声电影。现在有些翻译太烂了,翻译过来都没有味道了。”妈妈看到今天的交流有了效果,就不往下说了。母子俩约定,以后小志写的作文由妈妈把关,让妈妈先来看看。妈妈又开始琢磨怎样让小志不走偏,走上正确的方向。
[心理学家这样说]
小志的妈妈如果用硬碰硬的方法来和孩子交流,一定不会知道孩子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如果妈妈通过愤怒来恐吓孩子,孩子一定不会听妈妈的话,也不会理解妈妈的苦心,就像“坏父母”版块中,妈妈的表达只会让孩子对父母更加排斥,更加不信任父母,这样的引导还有什么意义呢?非但起不了好作用,还会让彼此的关系更糟糕。
在“好父母”版块中,妈妈换了一种方式,用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口吻,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他,孩子觉得妈妈是在跟自己商量。这样一来,妈妈想要传达的想法孩子能够耐心听,也会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妈妈听。这样的沟通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更融洽。
[这样做会更好]
价值观往往与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我们的孩子就像一张张白纸,父母的经验比孩子的多,他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从而让他们少摔跟头、少走弯路。如果孩子们能够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就能轻松很多。但是很多孩子并不这么认为。
孩子们生活的时代、所接触到的环境和父母那一代人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孩子们更能对自己的生活拥有话语权,父母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经验就剥夺了孩子的人生体验,不管对与错,他们体验过以后才能真正领悟,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要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给孩子恰当的引导。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他适当的引导,最好不要事无巨细地插手他的生活。小志妈妈的问题,大多数父母都遇到过。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不要妄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不要想着一次谈话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父母们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亲子间的沟通就会更平和,也更容易进行。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尝试。一个没有尝试过其他可能性就接受父母建议的孩子,很难有创造性,他们不会想到经验之外也许还有一条更好的路,那样他们只会模仿,不会超越。
另外,人们不会简单地从他人那里吸取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一直被大家所认可,必须自己去体验它们,然后才能从中学到东西。而且,没有经验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而“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经验可能是错误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