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
內容簡介: |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
目錄:
|
序聂勒1
小说
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董秀英3
背阴地董秀英48
九颗牛头董秀英57
阿妈的姻缘线伊蒙红木65
母鸡啼叫伊蒙红木72
丑女秀姑袁智中81
开花的谷种落地的荞袁智中94
鸡头恨李明富134
花牛梦李明富141
路向肖则贡154
汉人肖则贡166
铁匠尼劳奥王学兵179
牛屎公公王学兵184
猎人赛布勒克王学兵191
捷克外特叔叔爱星·西涅193
叫魂唤命岩改202
叶嘎·雅奥斯古尹桂美225
我也被拐卖了岩来刀232
散文
远古部落的访问袁智中251
最后的魔巴袁智中264
挂在崖壁上的文化袁智中277
山路聂勒287
我是牧人聂勒290
斑鸠鸟的啼声聂勒293
彩色的山雨聂勒296
飞翔的声音聂勒299
木鼓与神灵对话布饶依露302
寻找岩布勒布饶依露306
嘎多记忆伊蒙红木309
恋山赋王有明324
流淌在母亲心灵深处的那份情尹桂美326
被转嫁的爱情娜伟336
幸福田芳341
盛开在低处高宏慧344
单音梵唱高宏慧349
比翼高宏慧354
诗歌
爱与歌(组诗)聂勒359
感恩母土(组诗)布饶依露381
风吹过原野(组诗)张伟锋389
灵魂之歌(组诗)伊蒙红木396
云海之下(组诗)陈学玲407
老猎人爱星·西涅410
寂静(外一首)赵俊梅412
长篇小说存目414
编后记415
编后记427
|
內容試閱:
|
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
董秀英
序
记不得是哪年哪月哪日,但晓得,走出石洞的那天,月亮圆、月亮明。山草山花,树木野果分得清。
阿佤人的祖先,一个赤裸着全身、前腰吊块兽皮、脸上刻满皱纹、头发白花花的男人,双手捧着燃烧的柴皮,领着十来个同样赤裸的同族人,走上了小路。
小路铺满老野牛的脚印,细细长长的这是野牛的路。走了三天三夜,来到有条小溪、长满野果的山梁。他们把这个地方叫班老。
在三棵黄心楠树中间,大家拉着手,踩平野草、掰断树枝、咬下芭蕉叶,挨着大树,搭起了三个窝棚。
白天,男人们爬上高高的山梁,追赶麂子、围住野猪;女人们下到深深的箐沟,找野菜、摘野果;晚上,在三个窝棚正中,燃起通天大火。用绿竹筒煮野菜,用大火烤着野兽肉。大家填饱肚皮,抹抹嘴巴,一起围着火塘跳:
香香脆脆的兽肉,
清清凉凉的山泉,
酸酸甜甜的果子,
苦苦涩涩的野菜,
出在老林,
长在山箐,
养着走出石洞的阿佤人……
原来,只有三间窝棚的班老寨,现已经是有十间茅草竹楼的部落了。
这天,一大早,“嘣!嘣!”的铓锣声在大雾中敲响了。有的阿佤人扛着粗大的树干,有的背着成串的茅草排,有的抬着绿丝丝的凤尾竹,妇女们的竹篮里装着一筒一筒的小红米水酒,他们来到部落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帮一家要娶婆娘的阿佤人建盖新竹楼。
妇女们整齐地排成一行,挥动着锄头平整地基。小伙子们把一根根圆柱子栽上,架上大梁。老人们爬上房顶,把草排拴上……
太阳下山时,竹楼盖好了。
新房的主人,在竹楼四周烧起柴火,翻烤老鼠干巴、麂子干巴、野牛干巴。
人群围着,轮流喝着水酒,嚼着老鼠干巴。
小雀睡觉的时候,阿佤男人拉着阿佤女人,跳着唱着送主人进新房。
这间新房还没有见到太阳,汉兵军阀就进山,一把火把窝棚点燃了。
一根根柱子,像一炷炷快烧尽的香火,冒着小股的白烟。被砍去头的、割去耳朵的、挖掉眼珠的、划开肚皮的阿佤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姑娘们被赤裸地捆在大树上,长长的黑发遮住了她们不瞑的眼睛。猎狗望着主人淌着眼泪。班老部落的草房屋顶变成了白灰,被山风抬得老高老高。
侥幸剩下来的阿佤人,带着婆娘儿女,逃进了深深的老林。
马桑部落的诞生
大雾懒洋洋地爬上了山顶。一个壮实的阿佤汉子背着大竹篮,低着头在山路上走着。他的婆娘抱着三岁的小叶嘎,脚跟脚地挨着他,他们钻进了绿茵茵的翁嘎山。
阿佤汉子站到了山包上。按着手中闪亮的长刀,圆鼓鼓的眼睛,充满了血丝。他望着山下,祖先踩下的地基、生养子孙后代的班老,愤怒得用嚼槟榔染红的牙齿咬破了厚厚的嘴皮。他的婆娘哭酥酥的脸上,又充满了泪珠。
“哇啦”一声,小叶嘎哭了。阿佤汉子拍拍她的屁股,推着婆娘,走进了黑压压的森林。
老林里有棵车树王。
这是十丈高的撑天伞。枝杈伸得很开,遮得下两个部落的人躲雨歇凉。十个阿佤汉子分开手,还拢不了树身。树叶绿茵茵、密密层层,树叶间看不见空隙,漏不进阳光雨水。
一阵大风从山头下来。
风翻动树叶,哗哗啦啦。熟悉的车树果,滚动满树下。树上的贪嘴鸟飞了,小野兔、小马鹿拼命逃向林子深处。
一只过山虎随着果子的香味走来。
阿佤汉子拉着婆娘,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老虎低着头吃果子。吃饱了,抬着圆鼓鼓的肚子,懒洋洋地走了。
豹子仰着头走来。
用前爪扒去老虎吃过的果皮,一个接一个地吃着熟透的果子。
逃难的这家三口人,悄悄地躲在一边看着。
叶嘎的阿妈扯了一下汉子的后衣襟:“叶嘎她爹,我们回部落去。”
“汉兵比野兽狠毒,再回部落住,阿佤人会绝种。”
“野兽这样多,我们在哪里落脚?”
“人伤心才掉泪,老虎伤心才吃人。”
他们小声地嘀咕着。
豹子拖着大大的肚子离开了大车树。
小马鹿、小麂子、白鹇、麻鸡小跑着来到树下。
它们扒开落叶、翻弄着果子,挤在一起争果子吃。小马鹿、小麂子吃够了,躺在落叶上,抬着头,看白鹇、麻鸡跳舞。
阿佤汉子摸摸瘪瘪的肚子,拉着婆娘朝车树果树走去。
太阳下去了。夜色不歇气地来到了林子。
阿佤人在车树果树下架起了一人高的柴筒,燃着熊熊大火,照着车树果四周,明晃晃的。
阿佤人背靠大车树果树烤着火,他的婆娘,怀里抱着叶嘎,身子靠着他。他们的眼皮向下耷拉着。
老虎、豹子来了,不敢接近火塘,远远地蹲着看。
小动物冷一个热一个地钻出林子,围向火塘,它们老老实实蹲着,看着火苗发呆。
调皮的猴子,屁股尖坐不住,它慢腾腾地把屁股挪近火塘边,抓起一根柴棍,朝阿佤汉子扔过来。
阿佤汉子伸手抓住红火炭,丢过去。
猴子“叽里”叫了一声,退到猴群中。
老虎吓跑了。豹子、大大小小的动物都一起逃走了。猴王拖着被烧伤的猴子,匆匆地离开了火塘。
阿佤汉子一家人,甜甜地睡着了。
天明时,又有一家逃难的人来到车树果树下,他们围着大树,搭棚住下……
十多年以后,班老部落逃难出来的阿佤人,都陆陆续续来到大车树果树下,他们扒掉窝棚,盖起了十来幢稀稀落落的茅草竹楼。就是现在的马桑部落。
部落四周是野牛活动的地方。
每年,一到野牛发情季节,公牛追母牛,发疯似的在林子里乱窜。它们常常闯进部落,掀翻竹楼,踏死娃娃。
部落里的人,在竹楼周围修筑了高高的围墙竹扦围在上面,防备野兽进寨伤人。
围墙内的园圃地上,种着涮涮辣。地埂上种着凤尾竹和芭蕉树。
当年阿妈抱在怀里逃难的小叶嘎,长成了大姑娘,是部落里的一朵花。来串她的小伙子,像采花的蜜蜂,出出进进,没完没了。
女人叶嘎
天亮了。
远处,绿茵茵的山脚下,云海把阿佤山和蓝天裹上一道白边,把马桑部落抬得高高的。刚刚出山的太阳,照着云海、照着大地。大地一起红了。
叶嘎姑娘在寨子中间的那间竹晒台上,挎着比她身子还粗的竹篮,走进了园圃地里。她在阿爹阿妈的坟前,默默地跪了一阵后,朝着部落后山的林子走去。
山顶上有个龙潭,叫勐班龙潭。
龙潭边长着麻栗树、红毛树、小红果树、水葫芦,绿丝丝地贴着水边。
龙潭水绿蓝绿蓝的。见得着水底的小草。大头鱼、宽尾巴鱼相互追着玩。
高处来了一群雀,叽叽喳喳,飞过水门,水中留下了它们的影子。叶嘎背着大竹篮的影子也在水中,跟着她向前浮动。一棵带着紫色的老树,从龙潭边向里边伸去。一对小红雀蹲在树枝上,看着龙潭的水浪。
叶嘎还小的时候,部落里有一个叫魏岩坎的小伙子,和一个叫魏巴拉的姑娘在一座山上相爱。他们从一见面,就舍不得分开,在山里过了一夜。
事情发生后,被部落里的人发现了,按佤族的规矩,同一姓相爱,将茅草点燃,燎男女双方下身,以示烧去不洁之物。
他们俩被燎后,双双跑到山上,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跳进了深深的箐里。
几天后,龙潭边突然出现了一对雀,人家都说就是他们俩变来的。
秋风轻轻地吹来,树上的几片黄叶落到水面上,两只小红雀飞过去,含着黄叶放到龙潭边上。它们又回到树枝上,身擦身地蹲着。
叶嘎蹲在龙潭边,双手捧了一捧水,喝进肚里,抹抹嘴巴,又顺手抓了一把水芹菜,揉成小团,塞进嘴里,嚼着,把苦凉苦凉的生菜吞到肚里。
“每天来喝一口龙潭水、嚼一把水芹菜,人就不得病,不会短命了。”叶嘎小声说着,离开了龙潭,朝山沟走去。
沟边上,长着一棵挨一棵的大枇杷树。
每年秋天,树上的枇杷果成熟,长尾巴雀,整天守在枇杷树上,偷果子吃。
叶嘎来到大枇杷树下,望着树上。
树上的果子一团团、一对对地吊着。每个都有小木碗一样大。有的熟透了,成紫红色。屁股上有四道裂口,奶水一样的浓汁粘在上面。有的被雀啄了几个洞,要掉要掉的。
阿妈活着的时候,大枇杷成熟的季节,叶嘎总是背着小挎包,跟在阿妈的屁股后边,来到果树下。阿妈爬上树,把熟透的果子摘下来,丢给叶嘎。叶嘎掰开就吃。吃饱了,挎包里装上两个给阿爹,明天这个时候,又来摘。现在她得自己上树摘果子了。
山沟边上砍火山地的四个小伙子,在野竹篷下,围着一个竹鼠洞。他们把干草塞进洞里,拉下系在腰上的半截老虎皮,一个人点着洞里的干草,四个人赤条条的,睁大眼睛弯腰盯住洞口。
“出来啰。”四条汉子喊着,一起扑向一只毛茸茸的东西。
“放开,按出屎了。”
一个汉子把专吃竹笋的肥嘟嘟的竹鼠拎得高高的。
“烧吃。”
四个人叫着,来到地中间,放进火里,燎去竹鼠毛,用小尖刀划开肚皮,拉掉肠肚,在火炭上烧着。
“又香又脆,叶嘎姑娘,不害羞就过来吃。”
“给你一只大腿撕撕。”
“给你一个头嚼嚼。”
“老鼠尾巴脆,不要嫌少。”
“小麻雀也给你。”
“哈哈!快过来嘛。”
叶嘎向他们吐了一口吐沫。
她来到了阿妈从前喜欢的那棵枇杷树下。一个小伙子跑过来,拉着她的竹篮:“不能上树,女人爬过的果树,果子酸、长不大。”
叶嘎用眼睛瞪了他一眼,转身爬上了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