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NT$
352.0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NT$
367.0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NT$
500.0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65.0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內容簡介: |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形成环境。它们或从属于墓葬,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墓室装饰、地面的碑刻和动物造型等;或从属于宗教,主要为摩崖石窟造像、题记、石经等;或从属于建筑,主要有碑刻、建筑构件和室内外装饰石刻等。宋卫哲著的《青海民族民间石刻艺术研究》是对青海各民族民间石刻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刻、佛塔雕刻、民居雕刻等进行较全面的考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摩崖、石窟造像、石雕、玉雕、砖雕、刻岩画、碑刻、石刻等进行较为详细探究。同时,它们也从属于历史艺术遗产的领域,为“青海石刻艺术学”研究提供了雕刻与装饰的相关文献素材。
|
關於作者: |
宋卫哲,男,197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满族。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艺术文化史专业在读博士,师从韦宾教授。主要研究青藏高原艺术史、雪域山水画。出版专著《悬壁梵音——西宁北山石窟寺艺术考究》;合著出版《安多藏区甘、青、川古代美术遗迹考究》《宗教与艺术的互生——藏式家具艺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
目錄:
|
前言
第一章 导论——作为青海文化符号的石刻图像叙事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对象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地理与人文
第一节 青海的地理位置——特色鲜明的地域性
第二节 青海的人文环境——文化内涵的多元性
第三节 青海的民族民俗——包容性与互融性
第四节 青海的民间美术——创新性与延续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青海民族民问石刻历史演进
第一节 青海秦汉及以前的石刻
第二节 青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刻
第三节 青海隋唐时期的石刻
第四节 青海宋元时期的石刻
第五节 青海明清时期的石刻
第六节 青海民国时期的石刻
第七节 新中国成立及之后的青海石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艺术类型
第一节 岩画、岩刻类
第二节 石窟、造像、题记类
第三节 玺印、玉雕类
第四节 佛塔类
第五节 墓志铭、碑刻类
第六节 摩崖刻石类
第七节 玛尼石刻类
第八节 建筑附属类
第九节 石雕类
第十节 其他杂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民族形态
第一节 汉族石刻形态
第二节 藏族石刻形态
第三节 蒙古族石刻形态
第四节 土族石刻形态
第五节 穆斯林回、撒拉族石刻形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造型体系
第一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用材
第二节 青海民族民问石刻装饰纹样
第三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结构
第四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工艺技法
第五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制作者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艺术特质
第一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内涵
第二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特点
第三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创新
第四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鉴赏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石刻的民族文化价值
第二节 石刻的文献史料价值
第三节 石刻的书法艺术价值
第四节 石刻的雕饰工艺价值
第五节 石刻的旅游品牌价值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保护与利用
第二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传承与流变
第三节 青海民族民间石刻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十章 青海民族民问石刻个案研究
个案1青海虎符石匮石刻艺术考察
个案2青海古代岩画艺术初探
个案3青海石窟摩崖调查、保护与利用
个案4 青海摩崖石刻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结语
附表1 青海石刻田野考察点简介
附表2 青海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石窟寺及石刻
附表3 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石窟寺及石刻
附表4 青海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石窟寺及石刻
附表5 青海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附表6 青海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