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作者细心求证,以细腻的情感体验、客观的历史眼光对特定历史进行当代解读,去伪存真,从史到论,论从史出。
★作者对动人的传奇,洗去宣传的铅华,剔除岁月久远的误记,排除偏颇的夸饰,作出了自认趋近客观的研判,透析红军长征本质。
★以信史为本事,用艺术的笔调,诗的情怀,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构建成一条长征亭廊,让铁血的历史在美的审视中穿越时空隧道。
★这些红色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并不仅仅是特定年代的特定记忆,我们更应发挥它在现代社会中的精神引领价值。
|
內容簡介: |
《长征百赋》分上下册,共百篇,30万字,以革命精神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艺术载体为切入点,记录了作者重走长征路上的点滴感悟,再现 历史经典,带领读者重温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上册五十篇,包括《别瑞金》《宁都起义》等;下册五十篇,包括《再渡乌江》《大渡河赋》 等。《别瑞金》讲述了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在瑞金成立的情况,《挺进遵义》叙说了遵义会议的过程及政治意义,《贺子珍》赞颂了毛泽东夫妇的 革命深情,《陈济棠》《李汉魂》《白崇禧》《王家烈》等篇章缅怀了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
《长征百赋》对增强人们对革命精神的记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风尚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当下的社会更加需要弘扬这种红 色文化的时代精神与历史意义,历史从未走远。
|
關於作者: |
邓碧泉,1955年12月生,笔名若水。广东雷州人。现任湛江市政协主席、湛江书画院院长。
文学创作以诗、词、赋见长,著有《若水斋诗书赋》(四册)、《若水斋诗钞》、《若水诗词系列》(五册)、《若水斋赋》;编著有《陈瑸诗 文集》;理论专著有《探索与创新》、《人本文化》、《文化内生论》、《以德治国四字歌》、《领导干部学思行》、《社区建设与税源经济》。 曾在《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瞭望》、《中国文化报》、《南方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
|
內容試閱:
|
瑞金赋
贡水东湄,武夷西麓。崇山峻岭连绵,青松浓蔽;清溪明湖错落,修竹密覆。青山着意,四时山花烂漫;红土含情,三秋桂子馨馥。飘香百果, 丰登五谷。中原文明交融,客家文化独树。宗祠坐落村村,古樟分布处处。此乃革命之摇篮,苏区之首都也!
回首当年,割据七载,云卷彪狂;建政三岁,天翻地覆。红色政权以确立,革命核心以巩固。然而,风云骤变,围扼西北强兵;兴业张皇,失守 东南门户。惨烈松毛岭,猖狂『黑寡妇』 。危如累卵,见天地之愈小;险以牵丝,之敌我之悬殊。君不见,公路之纵横分割,堡垒之密集坚固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