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
》
售價:NT$
225.0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向您展示了一套全新的盈利模式,既简单又实用。这套盈利模式,不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只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您可以从“零起点”开始学习,依照书中的法则,循序渐进地掌握有关超短线交易的必要知识、交易技巧,以及心理策略。
种基本交易手法、交易的四种风格。第三部分:为读者揭示了实盘交易之所以艰辛的核心所在。在各种心理的作用之下,操盘手掌握的技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扭曲。为此,操盘手要有足够的认识,并且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加以改变,才有望重新走上正轨。
|
內容簡介: |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对期货交易进行详细阐述。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期货市场创立的背景,并介绍了期货市场的功能,以及世界主要市场的现状。第二部分:讲解了超短线交易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以及两种基本交易手法、交易的四种风格。第三部分:为读者揭示了实盘交易之所以艰辛的核心所在。在各种心理的作用之下,操盘手掌握的技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扭曲。为此,操盘手要有足够的认识,并且需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加以改变,才有望重新走上正轨。
|
關於作者: |
宋志强 坚信“专注”的力量,多年致力于期货超短线这样一种交易风格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操盘手心理状态的疏导,并且彻底抛弃了传统交易方式,必须依赖技术分析的做法。这样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培训的效率、降低了淘汰率,操盘手的获利能力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升。所培养的操盘手,其中的佼佼者,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已经取得了上百倍的收益率。著有《期货超短线交易培训手记》一书。
|
目錄:
|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期货交易基础知识
一、期货交易的诞生
二、期货交易的特征
三、期货与现货、远期、证券的区别
四、期货市场的功能
五、套利交易简介
六、期货市场的发展
七、期权交易简介
八、世界主要交易所简介
第二章 期货交易实务
一、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
二、到期货公司开户
三、如何看行情图表
四、期货合约解析
五、如何下单交易
六、交易软件简介
七、竞价成交与回报
八、期货交易结算、交割
第二部分 技能掌握篇
第三章 交易的理想与现实
一、期货市场的魅力
二、期货市场的残酷
三、什么人适合做交易
四、做交易需要什么素质
五、心态与技术
六、成功与失败
第四章 超短线交易原理
一、行情预测面临的困境
二、简单有效的交易
三、超短线交易的形态
四、概率事件与随机事件
五、正确率与盈亏比
六、超短线交易的特点
第五章 培训理念与实施
一、培训理念与阶段划分
二、相信自己的直觉
三、先要做够一定的量
四、交易动作分解
五、审视内在质量
第六章 交易手法与技巧
一、挑选适合交易的品种
二、抢价的原则与技巧
三、下单方式的选择
四、逆势而为的做单手法
五、顺势而为的做单手法
六、四种交易风格
第七章 止损的重要性
一、提高盈亏比的有效手段
二、防止亏损过大
三、使机会大于风险
四、业绩稳定的保障
五、大资金同样要止损
第八章 如何及时止损
一、行情误导的侥幸
二、心态导致的延迟
三、改变交易观念
四、止损的规划
五、广义的止损更重要
第九章 传统分析手段的批判
一、基本分析批判
二、技术分析的本质
三、技术分析并不好用
四、技术分析的负作用
五、技术与心理
第三部分 实盘过渡篇
第十章 实盘过渡的定位
一、实盘过渡的时机
二、操盘手的困惑
三、信心重建的过程
四、关键点的选择
五、量力而行的智慧
第十一章 如何做好监控
一、交易量的控制
二、紧抓止损不松懈
三、坚持既定的策略
四、注意心态的变化
五、调整交易节奏
第十二章 心态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心态更重要?
二、恶劣心态的真面目
三、非理性的干扰
四、交易本质的认识
五、如何解决心态问题
后记
附录一 偏重正确率的炒单样本片段
附录二 偏重盈亏比的炒单样本
|
內容試閱:
|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篇
第一章 期货交易基础知识
期货交易的诞生,是在商品贸易过程中,不断追求效率、降低成本与风险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市场选择。这一章简要介绍有关期货的起源与发展,期货交易的主要特点、主要功能,以及与其他金融产品的相同与差异。
一、 期货交易的诞生
据说,期货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曾经出现过带有期货交易性质的商业活动。不过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产生于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芝加哥。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期货交易经历了从现货交易到远期交易,最后才确定成形的复杂演变。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中西部开发。芝加哥由于毗邻中西部平原和密歇根湖的缘故,很快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粮食集散地。中西部的谷物要先汇集到这里,然后再转运到东部地区。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粮食的价格也必然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变化。每逢收获季节,由于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会导致粮食价格的回落;到了第二年春季,适逢青黄不接,这时又会因为粮食短缺,致使价格飞涨。此外,有限的仓储能力、不便的交通条件,也更加剧了价格波动的不确定。
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粮食经销商、加工商都深受其苦,这给他们正常的商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稳定获利的能力,使得利润起伏不定,而且还有亏本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价格波动的反复冲击之后,经销商们率先行动起来,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价格来回波动的周期性循环。于是他们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港口设立了许多仓库。到了收获季节,他们从农场主那里购得粮食,并不急于出手,而是先贮存下来,待到来年再发往东部。这种囤货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但是粮食经销商们也因此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为了防范风险,他们往往在购进粮食之后,马上就赶往芝加哥,与那里的加工商签订来年春天的供货合同。这种以事先约定好的销售价格,锁住利润的交易,其实质就是一种远期交易的方式。
1848年,82位商人发起成立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CBOT),并于1851年正式引进了“远期合同”。远期合同的引进,对于期货交易的最终诞生具有重大的意义。英文期货“Futures”一词的单数形式,原意就有“未来、将来、远期”的含义。
远期合同的出现,使得农场主、经销商、加工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价格剧烈波动给自身造成的损失,对于保护自身的利益有一定的帮助。不过,这种远期交易还很不完善,在实际运作当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诸如:商品的品质、等级、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等细节问题,依然还不确定,依然还需要买卖双方协商而定。这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谈判成本与精力。
这些问题还在其次,主要问题在于,远期合约从签订到最终完成实物交割还有相当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市场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各种违约行为也时有发生,诸如:买方资金不足,不能够如期付款;卖方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够保证足额供应;市场价格看涨,卖方不愿意再按照原先约定好的低价成交;或者市场价格看跌,买方不愿意再按照原先约定好的高价付款,等等不一而足。这就使得最终能否履约,主要还是依赖买卖双方的信誉。违约事件的时有发生,使得远期合约的签订,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难以达到规避风险的设立初衷。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了两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就是“标准化合约”的推出,以及“保证金制度”的确立。“标准化合约”极大地简化了交易的中间环节,“保证金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违约事件的发生。这两项制度的创新,直接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不过这个时候的期货交易,还难以吸引大量的投机者参与。由于只有需要规避价格风险的买卖双方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并不大。直到188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允许以“对冲”的形式免除履约责任,才吸引了大批投机者的参与,从而使得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极大地增强了。
二、期货交易的特征
与其他交易方式相比,期货交易具有更加完善、更加严谨的制度保障。概括起来,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合约标准化
期货与现货最大的不同在于,现货交易的是实物,期货交易的是标准化合约。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包括交易单位、报价单位、最小变动单位、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合约交割月份、具体交易时间、最后交易日、最后交割日、交割品级、交割地点、最低保证金、交易手续费、交割方式、交易所等等项目,都一概由期货交易所事先规定好了,唯一可变的项目就只剩下了“价格”。
这样的制度安排,给期货交易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买卖双方都不必针对交易的具体条款再进行谈判、协商了。这样以来就节约了交易时间,减少了交易纠纷,极大提高了市场效率。
2. 交易集中化
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交易对象的限制。交易方式灵活方便,随机性、随意性很大,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对手进行买卖。期货交易则不然,必须在高度组织化的交易所内、在规定的时间,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
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的交易者都可以进入到期货交易所里面进行交易。一般的交易者是不具备这样资格的。交易所一般都实行会员制,只有取得了会员资格才能进场交易。那些没有进场资格的广大客户,若想参与交易,必须到经纪公司去开立账户,委托经纪公司代理他们进行交易。
3. 双向交易
双向交易是指,在开始交易的时候,既可以“买入”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也可以“卖出”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前者被称之为“买入建仓”,后者被称之为“卖出建仓”。
双向交易使得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双重获利的机会。当期货价格上涨之时,他们可以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获利;当期货价格下跌之际,他们又可以通过“高卖低买”的方式获利。
4. 对冲机制
对冲机制是指,交易者并不一定非要等到合约到期,进行实物交割来履行合约,还可以选择通过与建仓时方向相反的交易来解除履约责任。具体说就是,买入建仓者,可以通过卖出自己所持有的合约来解除履约责任;卖出建仓者,可以通过买进相应的合约来解除履约责任。
这项制度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打个比方就是交易者上了车之后,不一定非要坐到终点站,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途下车。一旦能够通过对冲,解除实物交割的麻烦,就为赚取价格波动的差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期货市场的交易者,绝大多数属于投机者,这种局面全有赖于这项制度的确立。投机者的参与,极大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为套期保值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5. 杠杆机制
为了保障交易顺利进行,防范违约事件的发生,交易的当下会向买卖双方收取少量的保证金,一般为成交合约价值的5-10%左右。保证金制度使得交易者,能够以少量的资金就可以进行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交易,极大地倍增了风险与收益。这种以小搏大的特性,被形象地称为“杠杆机制”。
举例说明,某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为10%,如果投资者买入该合约之后,该合约上涨了1%,手续费暂且忽略不计的话,那么对于保证金来说,就是10%的收益;如果该合约上涨了10%,那么对于保证金来说,就意味着100%的收益。当然,如果做反了方向,不是买入合约而是卖出合约,那么投资者的损失也将会是十分惨重的。显而易见,保证金的比率越低,杠杆作用就越大,期货交易高收益、高风险的特性也就表现得越发明显。
6. 每日无负债结算
由于杠杆作用,期货交易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为了防范这种风险,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这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甚至是在期货交易还在进行的当下,一旦发现交易者的亏损严重到了,低于维持合约所必需的最低额度的保证金之时,就会要求交易者及时地追加保证金,否则就会予以强行平仓。
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将期货交易过程当中的损失,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从而保障期货市场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对于交易者来说,切忌满仓操作,一定要在资金方面留有一定的缓冲余地。
三、期货与现货、远期、证券的区别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现货交易既有联系,又很不同;期货交易与证券交易,尽管在报价、分析体系上使用者大体相同的分析工具,本质上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的话,那么这种相似就如同猫咪和老虎的外表相似。
1. 期货与现货交易的区别
在现代贸易体系当中,期货与现货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期货交易必须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现货交易是期货交易的根基;另一方面期货交易的存在,也使得现货交易的定价更为合理,波动风险可以规避。期货与现货交易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割时间不同。
每一宗商品买卖,在现实当中都包含了两种属性的转移,一种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物品而发生的物理空间转移,这被称之为“物流”;另一种则是发生在买卖双方之间所有权利的转移,这被称之为“商流”。
现货交易的商流与物流,在时空方面基本是统一的。买卖双方一旦达成交易,商品实物一般会很快地从销售方手中转移到购买者手中。期货交易则不然,从成交到货物的交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比如:一位客户在四月份购买了一份九月份的商品期货合约,那么交易的时间是在四月,而交收的时间则要等到九月份。
(2)交易对象不同。
现货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并且涵盖的种类也没有什么限制,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进行相应的买卖。期货交易买卖的是标准化合约,也就是关于标的物的合同。不仅如此,适合作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商品,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通常期货交易所选择的商品,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质量和品质必须是容易划分的;其次是供求量较大,价格不易被操控的;还有就是价格波动频繁,确有规避风险需要的;最后还要考虑商品的储藏,以及是否容易变质等情况。
(3)交易目的不同。
现货交易的目的比较单纯,就是为了转让或者取得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是一种为了满足买卖双方各自需求的直接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