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鉴古知今的教育史研究:第六届“两岸四地”教育史论坛文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明代书院教育制度四记、清代书院“课试”的现代启示、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综论、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台湾教育史上私校技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之探究等。
|
目錄:
|
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的古为今用
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
论中国古代书院与现代大学精神
明代书院教育制度四记
清代书院“课试”的现代启示
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综论
拓展与提升大学社会教育效能——我国近代大学兼办社会教育的本土经验
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
台湾教育史上私校技职大学教师角色转变之探究
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洋为中用
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历史的考察
试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奥秘——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四所大学为例
住宿学院的理念与功能:历史与发展
欧克斯教育史学之探究
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视域中的教师角色分析
近代莱顿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特点与启示
19世纪美国公共学校教改的本土化与普鲁士化之辩证
英国地方院校是如何走向世界的——英国城市学院初创时期的办学经验及启示
科举考试史研究中的鉴古知今
科举兴起的价值反思
科举评价中的社会归因偏差与矫正
科举制:客家传统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
明清科举考生数与录取人数失衡问题的因应对策之分析
科场人生:《儒林外史》之周进
《汉阳会馆题名匾录》的社会史价值
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寄籍应试政策——关于流动人口“就地考试”规定的一种历史考察
清代殿试军事类策问探析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另一类解读——《朱峙三日记1893-1919》阅读札记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
195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
台湾的大学入学制度论述之发展:
公平性、机会选择、卓越性之探讨
其他教育史专题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