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世界的故事Ⅳ 近现代史:从维多利亚时代到苏联解体

書城自編碼: 24834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美]苏珊怀斯鲍尔
國際書號(ISBN): 9787203086772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 2014-1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16/220千字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浪潮将至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女性史:古代卷(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大历史) 》

售價:NT$ 56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9281
《 世界文明史(全11卷)(威尔·杜兰特旷世巨著,荣获美国普利策奖的传世经典,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 》
+

NT$ 342
《 世界的故事I 古代史:从最早的游牧民族到最后一位罗马皇帝 》
+

NT$ 414
《 世界的故事II 中世纪: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 》
+

NT$ 378
《 世界的故事Ⅲ 近代史:从伊丽莎白三世到淘金者 》
+

NT$ 358
《 鱼羊野史:第2卷 》
編輯推薦:
了解人类文明进展,培养世界性眼光

美国持续畅销十余年

最经典的青少年世界历史普及读物

首次引进中文版权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审定并推荐


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世界史的发展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第四卷是现代史,基本涵盖了从1850年到2000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中东、东南亚到非洲、美洲发生的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一战、二战的爆发,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苏联的瓦解,还有因这些重大转折而引发的连锁事件,比如一战后英美国家的妇女有了投票权,二战后的德国、朝鲜、越南被一分为二等等。

这本书适合高年级的学生阅读,也是亲子阅读的绝佳历史读物。
內容簡介:
水晶宫在哪里?

“欧洲的病人”是谁?

牛油是如何引发革命的?

美国的五十个州是怎么形成的?

印度与巴基斯坦是如何分成两个国家的?

为什么中东地区一有问题美国就能派兵干预?

……

作者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世界史的发展像讲故事那样娓娓道来。第四卷是近现代史,基本涵盖了从1850年到2000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中东、东南亚到非洲、美洲发生的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一战、二战的爆发,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苏联的瓦解,还有因这些重大转折而引发的连锁事件,比如一战后英美国家的妇女有了投票权,二战后的德国、朝鲜、越南被一分为二等等。


名人推荐: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了解和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已经成为对国人最基本的要求。世界历史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世界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历史故事,讲述了自古至今、遍及全球的历史,文明的兴衰、王朝的更替、战争与革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与危机、人类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尽在其中。全书不仅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历史进程娓娓道来,而且将各民族、各地区历史的发展互动阐释得清楚明晰。作者以生动、优美的笔触,讲述了几千年人类历史的变迁,看似枯燥的历史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活泼,读来轻松愉快,耳目一新。本书是写给美国的中小学生看的,但对于我国的成年人来说,也是极为难得的世界历史普及读本。

——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董经胜



或许因阅读对象的特别,这套写给孩子的历史书有着当下史学类著作所欠缺的几个特点。其一,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在想象的飞毯旅行的时刻,在真实的手指划过地图的瞬间,读者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其二,它将历史还原成故事。不同于当下史学的分析流表达,本书的历史以一个个的故事来呈现。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时间长河中流淌的传说,本书作者塑造的大小历史人物的活动。此三类故事建构起本书非分析为主导的历史叙事方式。其三,有趣还在有用之上。趣味的历史而非功用的历史,是本书讲给孩子的世界的故事。习惯于读史明智以史为鉴的成人们,不妨以孩子的童真和童趣来翻翻它。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春高
關於作者:
苏珊怀斯鲍尔(Susan Wise Bauer)

在弗吉尼亚州威廉与玛丽学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教授文学与写作。曾著《受过良好教育的心灵:你从未接受过的经典教育》(The Well-Educated Mind: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You Never Had)、《受过良好教育的心灵:如何进行家庭教育》(The Well-Trained Mind: A Guide to Classical Education at Home)——这本书很快成为一种教育标准,获得了广泛且持久的赞誉。
目錄
第一章 不列颠帝国

维多利亚时期/001

印度土兵叛变/005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日本重新对外开放/010

克里米亚战争/014

第三章 英国的侵略

大博弈/019

徘徊在非洲/023

第四章 复兴与革命

意大利的复兴/028

太平天国运动/033

第五章 美国南北战争

南方与北方/037

南北战争之后/041

第六章 自由的尝试

巴拉圭与三国同盟/045

加拿大的主权/049

第七章 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一个王国

两个帝国和三个共和国/055

德意志第二帝国/060

第八章 走向现代

铁路、时区和灯泡/065

日本明治维新/069

第九章 两个帝国,两场革命

荷属东印度群岛/073

欧洲的病人/077

第十章 通往东方的运河,一个干旱的沙漠

南美太平洋战争/082

苏伊士运河/086

第十一章 远方的世界

铁血逃犯/091

瓜分非洲/095

第十二章 不愉快的联合

爱尔兰的困境/100

布尔人与英国人/105

第十三章 古老的帝国与红色苏丹

巴西共和国/111

铁血阿卜杜勒哈米德/116

第十四章 两个沙皇,两个皇帝

倒数第二个沙皇/121

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124

第十五章 小国的抵抗

朝鲜战场/130

美西战争/134

第十六章 美国的扩张

向西部进军/139

股票、慈善家与歹徒/143

第十七章 中国的困境

义和团/148

俄国沙皇与日本海军总司令/152

第十八章 欧洲与东方国家

波斯的敌人与朋友/158

混乱的巴尔干半岛/163

第十九章 中国,越南和法国

末代皇帝/169

越南的革新/172

第二十章 美洲的革命,世界的战争

墨西哥革命/175

第一次世界大战/180

第二十一章 革命开始,大战结束

俄国十月革命/186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

第二十二章 民族起义

复活节起义/196

印度的民族主义/201

第二十三章 “和平”与一个人的战争

凡尔赛和约/205

第二十四章 国王与元首

埃及的第一位国王/211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215

第二十五章 中国的战争

日本、中国和一位伪皇帝/222

长 征/226

第二十六章 “大萧条”及其后果

黑色星期二与罗斯福新政/232

希特勒的崛起/237

第二十七章 内战与侵略

红色西班牙,黑色西班牙,一个国王与一个将军/241

重建祖国/246

第二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次大战/252

大屠杀/256

第二十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

席卷全球的战争/260

原子弹/266

第三十章 分崩离析的国家

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271

巴勒斯坦的分裂/275

第三十一章 西方的威胁和美国的金融

苏伊士运河危机/280

马歇尔计划/285

第三十二章 二战后的非洲和中国

一个国家,两个世界/292

中 国/296

第三十三章 亚洲的社会主义

胡志明与越南/300

朝鲜战争/305

第三十四章 南美和非洲的独裁统治

阿根廷的总统与夫人/309

比利时属刚果的独立/315

第三十五章 冷 战

空间竞赛/320

10月的十三天/324

第三十六章 冲突与暗杀

肯尼迪的死亡/331

公民权利/336

第三十七章 两次短期战争,一次长期战争

越南战争/343

中东的问题/347

第三十八章 斗争的两种方式

恐怖主义/353

第三十九章 东方与中东的80年代

分裂后的印度/358

伊朗和伊拉克/363

第四十章 苏联的80年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369

冷战的结束/374

第四十一章 20世纪,再见

第一次海湾战争/378

非洲独立/382

后 记

附 录 近现代史编年表
內容試閱
第一章 不列颠帝国



维多利亚时期

英国进入了夏季。太阳烘烤着满是煤灰的屋顶以及乱糟糟的街道。泰晤士河在晨光中闪闪发光。在市中心的一块绿地上,有一个巨大的玻璃盒子,看上去就像是在草地上放了一个闪光的玩具。

在这个盒子的玻璃屋顶下,一支军队正在练兵,他们的脚步有节奏地踩在草地上。最年轻的士兵紧张地抬头望着玻璃屋顶。

“它随时都可能碎掉!”他偷偷地对前面的士兵说。

“肃静!”长官命令道:“向左转!向右转!向左,向右,向左转!跺脚!一直走,直到头顶上的玻璃掉下来!”

年轻的士兵耸着肩膀,走得更卖力了。屋顶摇动了,但是玻璃墙依然牢固地挺立着。最终,长官命令他们立定。他们已经训练了一个小时,但没能把这个玻璃房子给震垮。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一定会高兴的。

维多利亚是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女王,她的国家分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这四个部分。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计划在一年之内邀请全世界人民都来英国首都伦敦看一场盛会:万国工业博览会。世界各国代表将带上他们的发明、机器和商品来参加此次盛会。但是要举办这么大一个展览,首先得建造一个巨大的场馆。

阿尔伯特亲王已经了解了245种不同的建造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全被他否定了。最后,他发现了最完美的展览馆:一个建造在一百万平方英寸草地上的玻璃房子,用几千根铁柱和横梁来支撑。这座玻璃房子是由一个名叫约瑟夫·帕克斯顿的人设计的,他以前是一名园丁,在建造温室方面经验丰富。这座房子比英国任何一座房子都大,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块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但是当伦敦人民听说要建造这么大一座玻璃房子的时候,他们表示反对。如果众人在玻璃屋顶下走动,他们的脚步所引起的震动可能会震碎这座玻璃房子。一旦惨剧发生,没有人能够从中逃生。

于是帕克斯顿建造了一个缩小版的玻璃房子,让一群军人在里面走跳。这个玻璃房子岿然不动。于是建造大型温室的计划被推进了。

时间不等人。还有九个月的时间,万国博览会就要召开了。英国的每个玻璃工人都被叫去帮忙。几千片玻璃,几百片铁条和铁柱被运到了伦敦中心的海德公园绿地。这些铁和玻璃被组装成了一个巨大的温室,占地十九英亩,相当于十七个足球场那么大。温室上面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圆顶,大到公园里高大的榆树刚好卡到这座建筑。众人拾柴火焰高,水晶宫终于建好了。

世界各国送来了一万三千件不同的展品。俄罗斯人带来了花瓶和帽子,奥地利人带来了家具,美国人带来了农具,普鲁士人带来了华丽的衣服和刺绣品,法国人带来了精美的布料和武器,瑞士人带来了表。除此以外,还有雕塑、绘画、与原物一样大小的铅矿、第一个巨型恐龙模型,刚刚在亚述古国发现的楔形文字碑,还有一个几百英尺高的喷泉。

1851年5月1日,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坐着马车来到了万国博览会的开幕式。水晶宫在太阳下闪着光,屋顶上彩旗飘扬。女王走进中央大厅的时候,阳光穿过玻璃墙面照亮了她的面容。此时,一支大型合唱团开始演唱《哈利路亚》。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走进水晶宫,一路欣赏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美丽服装、家具和发明创造。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当我们看到灿烂辉煌的印度披巾和薄纱,迷人的土耳其丝绸,装饰精美的美国博伊刀,我们都舍不得移开自己的脚步了。”

但是使阿尔伯特和维多利亚最高兴的还是看到来自英国各地的展品。这时英国在全世界都拥有殖民地。澳大利亚殖民地送来了用棕榈树叶子制成的帽子;新西兰殖民地送来了木雕;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的工厂送来了美丽的丝绸与棉花;加拿大殖民地送来了新式的消防车。水晶宫里还展出了许多英国机器:大型的蒸汽机,潜水钟,蒸汽船模型,起重机,水泵,犁,收割机,还有大厦和桥梁的建筑模型。这些都使人赞叹不已。

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真正目的是向全世界展示英国的整体实力。英国只不过是欧洲一个小小的岛国,但是英国人却统治着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非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维多利亚女王的帝国如此之庞大,以至于英国人都说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不管太阳照到哪里,英国人所管辖的土地总是有阳光的。

英国的殖民地为英国提供煤炭、丝绸、皮草等其他货物。但是英国人并不是为了金钱才扩展国土的。他们觉得如果他们能够控制一个地方,就能够帮助这个地方发展。英国人塞西尔·罗德斯写道:“我们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我们控制的地方越多,对整个人类发展的帮助就越大。”

万国博览会把这一意图表现得很明显。整个水晶宫只有一半是给其他国家展览的。另外一半则全都是英国的东西。这次展览想要让来水晶宫参观的六百万名游客们感受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全加起来,才能和英国匹敌。英国的历史学家、作家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说:“万国博览会太了不起了,就连凯撒大帝也从未办过如此辉煌的展览。”英国的国王和女王们就像凯撒大帝一样,把他们的法律、文化和语言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然而古罗马帝国并不是长盛不衰的,英国人马上就要开始捍卫他们的土地了。



印度土兵叛变

万国博览会闭幕后没多久,英国人就被卷入了印度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八十二岁的皇帝巴哈杜尔·沙将被迫躲进一个墓穴中。

早在巴哈杜尔·沙出生前,想要从印度购买珍稀丝绸、棉花和茶叶的英国商人就请求当时的印度皇帝贾汉吉允许他们在印度沿海建立通商口岸。这样英国的船只就可以安全地停靠在这里了。

贾汉吉同意了。于是英国商人们联合起来,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开始建造通商口岸。一百年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造了许多通商口岸。越来越多的英国男女来这里定居。英国卫兵荷枪实弹,保卫着他们的子民,因此这里看上去就像英国的城市。

印度东北海岸上的加尔各答是这些“英国城市”中较大的一个,属于孟加拉省。孟加拉省的省长对这些持枪的英国人感到担心,他觉得到了让英国人离开的时候了。于是他集结了一支军队,去加尔各答袭击英国人。

但是东印度公司的商人们并不想离开加尔各答。他们雇了一支英国军队进行反抗。他们打败了印度军队,因此东印度公司占领了整个孟加拉省。

商人们摇身一变,成为了管理者。

巴哈杜尔·沙出生的时候,东印度公司已经控制了印度许多的地方。有些地方,英国人已经取代印度官员,掌握了管理权。有些地方,表面上还是印度人在管理,其实是英国人在幕后策划,印度人只不过是傀儡。印度人所缴纳的税金也是交到英国人口袋里去的。

许多印度人都对此心怀不满。英国的士兵和官员对印度人总是态度轻慢;英国人毁掉了印度的庙宇修建铁路;有时他们还强迫印度的穆斯林剃掉胡须。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担心英国人会强迫他们改信基督教。

老国王去世了,巴哈杜尔·沙当上了印度皇帝。他已经六十岁了。尽管他是皇帝,他还是得对东印度公司言听计从。东印度公司甚至还给他支付薪水!

1856年,巴哈杜尔·沙已经八十一岁了,他“统治”了印度二十一年。在这一年,东印度公司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东印度公司有三支大军,控制着印度的三千万人口。军队的军官都是英国人,但是很多士兵却是印度人(这些士兵被称为“土兵”),他们有的信仰印度教,有的信仰伊斯兰教,但他们都是东印度公司的员工。这些人被称作“赛普益”(英国军队中的印度兵)。

1856年,英国颁布了一项法律,其中规定:在印度,任何属于英国军队的土兵都可以被送上战舰,与其他国家作战。印度教土兵对此十分震惊。虔诚的印度教徒必须自己做饭,自己烧水洗澡,才能保证其宗教纯洁性。但是这在战舰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过海的印度教土兵回到家乡后,他的亲戚和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吃饭。

还有更麻烦的事情。东印度公司购入了一种新式的现代步枪,名叫埃菲尔德式步枪,并且要求整个军队都使用这种枪。赛普益土兵中很快就流传起了这样的话:“千万不要用这种枪!他们是想让我们变成基督徒!”

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呢?在那时,土兵要给步枪上子弹的话,他得先装上火药,再装上子弹。这很浪费时间。但是埃菲尔德式步枪却不一样,子弹和火药是用油脂粘在一起,装在一个弹药筒里的。士兵得先咬开弹药筒的末端,把火药倒进步枪中,再把子弹装进去。

但是有传言说这种弹药筒中使用的油脂是用动物脂肪制作的,这一传言在赛普益土兵中甚嚣尘上。虔诚的印度教徒非常担心在咬开弹药筒的时候,这种牛油会碰到自己的嘴唇。在印度教中,牛是神圣的动物。

赛普益土兵在印度西北部开始叛乱。他们宣布,只有八十二岁的巴哈杜尔·沙才是他们的首领。虽然巴哈杜尔·沙已经老得打不动仗了,但是他看着起义军攻占了德里,把英国人赶出了坎普尔,又包围了勒克瑙。

但是英国人并不想放弃印度。东印度公司从英国运来了一批装备精良的英国士兵,他们包围了德里。起义军们誓死抵抗。围攻德里的英国士兵被消灭了三分之一。但是最后英国兵还是攻破了城墙。巴哈杜尔·沙藏在祖先呼马延的陵墓中,但还是被英国人发现了。英国士兵把他拖了出来,给他定了叛国罪。巴哈杜尔·沙被英国卫兵送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五年后,也就是在他八十七岁的那一年,巴哈杜尔·沙死在了那儿。

英国政府宣布,印度再也没有皇帝了,但是东印度公司也不会再统治印度了。东印度公司在管理上的混乱让英国政府深受其苦。要不是东印度公司虐待赛普益土兵,印度土兵叛变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生。

于是维多利亚女王把印度从东印度公司手里收了回来。她宣布:印度如今是英国的殖民地了。英国女王和英国议会将直接统治印度,由印度总督协助管理。维多利亚女王承诺,英国将使印度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

但是印度已经不再属于印度人了,印度变成了英国人的。所有的印度人都希望有一天他们能重新夺回自己的国家。



第二章 东方与西方



日本重新对外开放

在地球的另一面有一个岛国。但是这个国家当时并不想对外扩张,它只想与世隔绝。

日本四岛由一位幕府将军所统治,幕府已经统治日本很长时间了。在过去的两百年间,一直是由德川家族在统治着幕府。德川幕府担心西方传教士会把日本人都变成基督教徒,破

坏原有的佛教信仰。他们更担心的是外国的军队会跟随着传教士的脚印来到日本,从而夺取日本的统治权。

德川幕府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禁止基督教传入日本。事实上,更为保险的方法是禁止任何西方人来到日本。日本人什么都有,他们不需要西方的思想,也不需要西方的传教士和商品。

于是幕府颁布了法律,禁止日本人去外国旅行。如果日本渔民被风刮到了别的国家,那他就永远不能回家了。西方的商人也不能来日本经商。只有几只荷兰商船可以停靠在日本港口的人工港上,但一年只能停靠一次。

在两百年间,日本人遵守他们自己的文化,在自己的海岸线上捕鱼,和西方毫无交集。尽管西方人不能去日本,但是依然有西方的书籍被翻译成日语,传播到了日本。将军、武士和其他知识阶级的日本人了解到了西方的民主观念(人民通过政府来管理人民,而不是由国王或女王来统治人民)。他们也听说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制造机器的科学发现和其他发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感到闭关锁国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日本还没准备好对外开放,美国人就决定要用武力打开日本的大门了。

在1853年8月的一个炎热的下午,住在江户湾附近的日本人站在海边,望着大海。他们听到传闻说:有四艘巨大的美国战舰,运载着武器,正在向他们驶来。看到过这些船只的日本渔民称之为“黑船”。

很快,四个小黑点出现在了海湾上。它们越来越近,也变得越来越大。有两艘是全新的蒸汽船。日本人从未见过蒸汽船。他们窃窃私语说:“有两艘船烧起来了!”

这四艘船上都架着大炮。水手们扔下了锚,把船停靠在了海边,架好了枪支。美国水手们在甲板上站成一排,手持步枪和短刀,准备好了动手。

这些外国人想要干什么呢?有些日本船只下了海,小心翼翼地、缓慢地接近这些船只。但是美国人不允许任何人上船。几个勇敢的日本人想要上船,但是美国人挥了挥手中的短刀,示意他们离开。

与此同时,美国的海军准将(也是这次行动的领导)马修·佩里正在船舱里等待着。

佩里承担着一项艰巨的任务。美国商人想要购买上好的日本丝绸与瓷器,更想购买日本的煤炭。蒸汽机的驱动需要大量的煤炭,而日本煤矿资源十分丰富。于是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交给佩里一封信,请求日本允许美国船只进入日本港口。

美国人曾经请求过一次。但是上次来递交请求的美国船长过于友善,让日本人觉得他十分软弱,因此就没把他当回事。他们拒绝了他的请求,把他送了回去。

佩里可不想犯同样的错误。他对手下人说,不要让日本人接近,除非他们派一名重要的军官前来与自己面谈。于是美国人对试图接近的日本人说:“美国总统有一封信要给日本天皇。但是我们只能把这封信交给你们的高官。”

日本人回到了岸上,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发现,美国人并不了解日本的政治。日本的确有天皇,但是尽管日本人觉得天皇是神圣的,可他并没有实际统治权。所有的权力都在将军手里。

最后,日本人决定给佩里写一封信,告诉他,附近的镇长托达就是天皇的高官。他们在信的后面签上了天皇的名字,并把它交给了美国人。美国人看见这封伪造的文件之后,同意上岸,把总统的信交给托达。

于是佩里带着军官和军乐队上岸了。日本人陪同他来到了一个悬挂着紫布和纱帘的房间里,托达坐在那里,看起来很严肃。佩里把总统的信(装在一个金制搭扣的红木盒子里)交给他。美国人离开的时候,军乐团奏响了《扬基之歌》。

托达觉得这一切非常滑稽。但是他和其他日本人都明白,美国总统的信可不是闹着玩的。佩里离开之前,他警告日本人说,一年之内,他会回来拿回信——而且回答最好是肯定的。

日本人知道,他们是打不过佩里的舰队的。日本的海边只

有几架大炮,而且有些都已经坏掉了。日本的武士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英勇善战了。有个武士学校每逢下雨天竟然让学生在室内的木马上练习骑马,就为了不让他们淋湿!

1854年,佩里再次来到日本的时候,日本人同意签订贸易合约。没过多久,法国、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各自与日本签订了合约。日本再也无法向西方关上大门了。



克里米亚战争

就在佩里从西方来到东方的那一年,东方和西方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两个国家为了一个教堂的钥匙问题发生了争论。当然,钥匙并没有直接引发战争。它就像一根被点燃的火柴,小小的火柴对自身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如果你把它扔到一堆干柴下面,就会燃起熊熊大火。1853年的这场战争之所以会打起来,就是因为相关国家之间早有矛盾,“干柴”已经积累得够多了。

第一根“干柴”是土耳其人扔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着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和伯利恒这两个重要的城市就在这片土地上)和君士坦丁堡(后来土耳其人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这三座城市都是基督徒的圣城,而土耳其人并不想把基督徒从他们的圣城中赶走(因为这样会惹怒欧洲的基督教国家)。于是土耳其的统治者允许英国、法国等国管理巴勒斯坦的一些圣地。

第二根“干柴”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扔的。尼古拉一世想要夺取伊斯坦布尔(俄国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俄国没有进入地中海的通道,但是如果占领了伊斯坦布尔,俄国船只就可以从俄国南部出发,通过黑海,经过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这些船只不但可以运送俄国的商品,还可以运送俄国士兵!尼古拉一世在积极地寻找袭击土耳其,夺取君士坦丁堡的理由。

第三根“干柴”是英国对俄罗斯的恐惧。尼古拉一世想让英国人帮他一起打土耳其,然后和英国人瓜分胜利果实。但是英国人觉得俄罗斯人十分野蛮。尼古拉一世去伦敦访问了维多利亚女王,希望能用自己的智慧感动她。(他甚至在女王面前赞美阿尔伯特亲王的头发很高贵,因为他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喜欢听到赞美她丈夫的话)。但是他走了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却关上门说:“他的思想未经开化!”她手下的一个官员甚至警告女王说:“我认为,一旦这个野蛮的国家——人类进步的敌人——成功地在欧洲中心插足,这会是人类最大的灾难。”

第四根“干柴”是法国人扔的。法国人并不喜欢土耳其人——但是至少土耳其是一个弱小而混乱的国家。但俄罗斯却是一个幅员辽阔,令人害怕的国家,离法国也不太远。如果俄国侵略了土耳其,很可能下一步就会来打法国!于是法国人决定和英国人保持同样的立场。尼古拉一世访问英国的两个月后,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就去英国访问维多利亚女王。几百年来,法国和英国一直都是仇敌。路易·菲利普是自1356年以来第一位访问英国君主的法国国王(1356年,法国国王被当做战犯关到了英国监狱里)!但是路易·菲利普成功地取悦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为他举办了一场晚宴,还用上了黄金盘子(只有她最喜欢的客人才能用)。

现在这些“干柴”都已经摆好了。火柴马上就要发挥作用了。俄罗斯和法国的基督徒们开始互相争论谁有权保护伯利恒的主诞堂(他们认为耶稣是在这里降生的)。法国国王对土耳其统治者说,如果法国人得不到这个教堂的钥匙,法国就会攻打君士坦丁堡。当尼古拉一世听到这一消息,他也不甘示弱,告诉土耳其说:如果法国人拿到了教堂的钥匙,那么他就要派兵攻打土耳其!

尼古拉一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俄国的军队打到了土耳其北部。法国则担心俄罗斯变得愈加强大,因此派兵去抵抗俄军。英国人则加入了法国的阵营。

在第一年的战争中,英法联军成功地把俄军赶出了土耳其。但是他们还不满足,想要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力量。英法两国商议,要夺取俄罗斯的塞瓦斯托波尔港。

塞瓦斯托波尔港临近黑海,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俄罗斯在那里有许多战船。如果法英两国能夺取塞瓦斯托波尔港,那么俄罗斯就永远不能将战舰驶入地中海了。

于是英法联军向塞瓦斯托波尔港进军了,但是俄军的抵抗很勇猛。英法军人只能挖一条战壕,打一仗,把战线往前挪一点;再挖一条战壕,再打一仗,再把战线往前挪一点,就这样持续了几个月。这场战争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随着这场战争的进行,英国军队变得越来越混乱了。似乎没有人能给他们运送食物和衣服。运送到克里米亚半岛的补给物品堆积如山,并且遭到了损坏,距离这些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士兵只有几英里。克里米亚战争中最著名的是巴拉克拉瓦战役,英国军官命令骑兵向俄军(对方力量比他们大得多)发起冲锋,而没有等待增援。英军几乎全军覆没。这次冲锋被写成了一首诗,名为《轻骑兵冲锋》:

有人疏忽犯错:

无人回答,

无人发问,

有的只是去战、去死:

进入死亡之谷的是

六百名骑兵。

尽管英军管理混乱,俄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尼古拉二世的将军犯了一个又一个严重的错误。最终,尼古拉一世的儿子炒了他的鱿鱼,指派了另外一名将军。当尼古拉一世听说他儿子的所作所为之后,他气得中风了,没过多久就死了。

于是亚历山大即位为俄国沙皇,几个月后,英法联军终于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这场战争造成了十万多名俄军伤亡!亚历山大决定投降。1856年,他同意签订和约(《巴黎和约》)。和约规定:俄国可以拿回塞瓦斯托波尔港,但是必须先把土耳其的土地还回去;俄国战舰不得驶出黑海。

俄国人的幻想破灭了,他们的战舰无法驶出黑海,进入地中海了。俄国的野心也暂时被抑制住了。





第十三章 古老的帝国与红色苏丹



巴西共和国

当布尔人和英国人正在南非争夺地盘的时候,南美洲国家巴西正在为废除帝制而斗争。

在巴西短暂的历史上,只有过两位国王。一位是葡萄牙王子佩德罗一世。佩德罗小的时候,巴西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只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佩德罗在巴西长大。他二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父王让他管理巴西。一年以后,佩德罗领导巴西宣布独立。他成为了佩德罗一世,也是巴西第一位国王。

新成立的巴西到处都是有钱有势的奴隶主和种植园主、葡萄牙贵族、雄心勃勃的军官以及争权夺势的政客。不管佩德罗怎么做,总有人指责他。佩德罗一世才统治了九年,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就发生了暴乱。巴西民众指责佩德罗一世依然忠于葡萄牙,而且没有给巴西人民足够的自由。佩德罗收拾好所有的金银细软,带上家人坐上了一艘英国战船逃走了。巴西人说佩德罗一世留下的只有一把银勺子!

其实佩德罗一世留下的并不止一把银勺子。他留下了摄政,以及他五岁的儿子。这个小男孩的名字非常长,他叫: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庄索·卡洛斯·莱奥波尔多·萨

尔瓦多·比比亚诺·弗兰西斯科·泽维尔·德·波拉·里欧可·迪欧·米格尔·拉斐尔·加布里奥·冈萨加,以上帝和人民之名,宪法指定的皇帝与巴西永远的保护者,简称佩德罗二世。

由于佩德罗二世才只有五岁,他还没有准备好当宪法指定的皇帝和巴西永远的保护者。因此他父亲的三位摄政形成了一个委员会,来帮助他处理国事。在他们的努力下,小佩德罗受到了良好的照顾和教育。小佩德罗二世学习非常努力。他学习法语、阿拉伯语等其他语言。他热爱读写,此外,他尤其喜欢学习科学知识。

1841年,十五岁的佩德罗二世开始统治巴西。

和他的父亲一样,佩德罗二世发现巴西是一个很难管理的国家。巴西国内住着五种人。大部分的财富和土地都掌握在葡萄牙后裔的手里。南美土著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大部分土著都在为有钱的葡萄牙人做苦力。由于奴隶制度在巴西是合法的,因此最苦最累的活是非洲黑奴来做的。

除了这三种人外,还有一群来自欧洲的移民。许多年前就有贫穷的欧洲人来到这里定居了,他们希望能在这里过得好一点。很多人都去了北美,定居在了美国。还有许多人去了南美。德国人、意大利人和波兰移民来到巴西,住了下来。每年都会有许多人来到这里。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第五种人来到了巴西。他们是失去种植园的美国棉农。他们从美国来到巴西,希望来巴西种植棉花。如今,你依然能在巴西找到美国村。美国村是一个亚拉巴马州的棉农建造的,许多年前,他带着家人搬到了巴西,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在巴西的美国村,你依然能找到姓美国姓(诸如诺里斯和琼斯)的巴西人。每年六月,他们都会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名叫“朱妮诺”,在这一天,巴西的乐队会用南方的班卓琴演奏巴西的音乐,年轻的巴西男女会跳方块舞。

佩德罗二世相信,只有当这五种人都能拥有工作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的时候,巴西才能发展壮大。他鼓励巴西公司建造现代的工厂和铁路;他还建造了新的学校;他请求其他国家的技工来巴西工作;他还去其他欧洲国家学习科学发明,考察现代工厂;他甚至去美国考察学习。在费城,他看见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贝尔邀请他试用电话,于是佩德罗二世拿起话筒说:“生存,还是毁灭?”他也许是第一个使用电话的巴西人!他对这项新发明十分满意,因此回到家以后,他在自己的夏宫里也安了一个电话。

但是最重要的是,佩德罗二世开始着手取消奴隶制度。

佩德罗的父亲也十分厌恶奴隶制度,并称之为巴西的“癌症”。佩德罗二世是美国总统林肯的崇拜者,他认为应该取消奴隶制度。

但是在巴西,有很多种植园主使用奴隶,他们不愿意放弃这些免费的劳动力。因此,佩德罗二世的废奴计划开展得十分缓慢。九年之后(1850年),佩德罗二世终于使得巴西的奴隶贸易成为了非法贸易。这样黑奴就不能被运到巴西来了。二十一年以后,巴西政府宣布巴西的奴隶获得了自由。十七年以后,也就是在1888年,佩德罗二世的政府签署了一项法律,奴隶制度终于非法化了。

到了1888年,佩德罗二世已经当了四十七年的巴西国王了。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巴西人民的生活比他即位之前过得好多了。佩德罗二世建的那些学校也收效颇丰。巴西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比其他国家都要高了。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巴西人又在抱怨他们的国王了。种植园主对于废除奴隶制度耿耿于怀。巴西的军人觉得自己收入太低。而农民、商人等群体则认为现代国家不应该再有国王了。巴西应该成为共和国,建立自己的宪法。

1889年,也就是奴隶制度非法化的第二年,佩德罗二世发现国王的宝座再也坐不稳了。他已经六十二岁了。他终生致力于把巴西建设成一个富有、自由、智慧的现代国家——一个再也不想由一个老派的国王来统治的现代国家。

有一天晚上,佩德罗二世把议会议员都叫到了身边。他告诉他们说,他要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想要听到他们最后的决定:他是否应该继续留在巴西当国王?

佩德罗二世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议会已经做出了决定——巴西应该成为共和国了。国王和王室应该离开巴西,但是他们有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来收拾东西。

佩德罗二世说:“我要走了。我现在就走。”他马上把家人都集中了起来,坐船离开了巴西,去往巴黎。

两年以后,老国王得了流感。1891年圣诞节的前几天,他去世了。巴西刚刚制定好了他们新的宪法,而佩德罗二世则被埋葬在了葡萄牙。

1971年,佩德罗二世的尸体被运回了巴西,被厚葬在了一个充满荣耀的地方。巴西终于准备好了要表彰这位毕生为国家服务的国王。他成为了巴西的英雄——尽管国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铁血阿卜杜勒哈米德

我们上一次去奥斯曼土耳其的时候,是在1878年,那时的苏丹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这个帝国刚刚失去了超过一半的领土。本应治理国家的官员们却把精力都花在个人享乐上。奥斯曼土耳其曾经是东方最有势力的国家,现在却成为了“欧洲病夫”。

尽管“病”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土依然覆盖了部分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苏丹依然控制着红海的东部海岸。它依然是一个帝国,而且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想要复兴祖国。

但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还在纠结。在他的心中有两个小人在打架,有一个是支持那些关于人民自治的现代观点的;还有一个小人则认为苏丹应该是奥斯曼帝国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可以决定整个帝国的命运,而且不应有人反对。

之前我们讲到阿卜杜勒哈米德的时候,我们知道他是愿意为土耳其制定宪法,建立一个欧洲国家那样的议会的。但是土耳其的宪法持续的时间并不久,因为这部宪法有两个问题。首

先,阿卜杜勒哈米德坚持要求宪法中写上一段话(名为113条款)。这一条款规定苏丹可以驱逐任何他认为“对国家有害” 的人。这样就意味着阿卜杜勒哈米德可以驱逐任何反对自己的人,并且不允许他回国。其次,几个世纪以来,奥斯曼的苏丹一直都是被当成世界上最高的权力持有者来崇拜的。尽管许多土耳其人希望有一个西式的政府,但是当他们的苏丹制定一项法律的时候,他们依然很难对此视而不见!

但是这部奥斯曼的宪法只存在了一年。之后阿卜杜勒哈米德就废除了这一宪法。现在他将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做一个传统的苏丹,不受宪法和议会的限制。

刚开始的时候,阿卜杜勒哈米德使用其权力对帝国做了许多西式的改进。他下令修铁路,铺设电线,这样奥斯曼人就可以使用电报了。他还对伊斯坦布尔大学做了革新。他改变了帝国的一些法律,使其变得更为现代。

但是阿卜杜勒哈米德的统治手腕是十分强硬的。他雇了一大批侦探,来探听各种关于谋反的言论,任何批评苏丹的人都可能被秘密警察抓起来。他在每个地方(尤其是东部)都驻扎了军队,一发现叛乱,军人都可以马上发动袭击。

但是叛乱还是发生了,其中一次叛乱发生在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位于小亚细亚北部,位于里海和黑海中间,与俄罗斯的南部接壤。几百年前,亚美尼亚曾经被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所控制、瓜分。后来俄罗斯人把波斯所控制的区域夺走了。这就意味着那些自称为“亚美尼亚人”的居民一部分生活在俄罗斯人的统治下,一部分继续接受奥斯曼苏丹的管辖。但是奥斯曼的苏丹对亚美尼亚人并不好。亚美尼亚人是基督教徒,奥斯曼帝国的法律规定,他们必须交更多的税,而且他们并不能享受与其他居民同等的权利。管理亚美尼亚的奥斯曼官员总是对他们很坏,把他们赶出家园,还夺走他们的土地。亚美尼亚人怀恨在心。1894年,他们造反了。

俄罗斯希望阿卜杜勒哈米德能够改善对亚美尼亚人的态度,给他们更多的权利。但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不喜欢俄罗斯对他指手画脚。他觉得是俄罗斯(伙同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在背地里鼓动叛乱的。欧洲国家已经切断了奥斯曼帝国的“手脚”。现在,如果他们鼓动亚美尼亚叛变,自己就会被“挖出内脏”了。

阿卜杜勒哈米德是不会让这一切发生的。

于是阿卜杜勒哈米德派兵去亚美尼亚镇压叛乱。他让他们平息叛乱的方式就是杀掉全奥斯曼土耳其的亚美尼亚人。在他的心目中,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是叛徒。他认为亚美尼亚人对俄罗斯比对土耳其还要忠诚。他们的不忠就像一颗毒瘤,不除去,就会扩散到整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很多亚美尼亚人都被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士兵杀死了。其他人则不得不离开土耳其,在迁徙中因饥饿和疲劳而死去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场屠杀持续了三年。没有人知道亚美尼亚人死亡的具体数据,但是至少有十万人死去了。

显然,阿卜杜勒哈米德并没有从阿普杜尔·阿齐兹那儿吸取教训。他再一次地让欧洲国家感到土耳其人是野蛮人,拒绝文明的洗礼。几年以前,英国大使还曾赞扬过阿卜杜勒哈米德“处事的善良和远见”,现在英国没有人会对此感到认同了!

阿卜杜勒哈米德曾经认同过某些欧洲理念——但是这场亚美尼亚大屠杀表明他依然是一个守旧的君王。他还在用自己绝对的权威来控制自己的疆域。

尽管阿卜杜勒哈米德想要治愈这个“欧洲病夫”,但是他残暴的行径却几乎把帝国送上了死路。阿卜杜勒哈米德的铁腕和高压使得那些想要让祖国变得更加现代化的土耳其人(尤其是那些学习过西方思想的大学生)十分不满。阿卜杜勒哈米德下令进行亚美尼亚大屠杀之后,他的支持率更是直线下降。许多土耳其人称之为“红色的阿卜杜勒哈米德”,因为他的手上沾染了太多的鲜血。

1889年,医学院的学生开始密谋推翻阿卜杜勒哈米德的统治。他们想要改变奥斯曼土耳其的法律,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就不再是一个受到苏丹统治的国家,奥斯曼土耳其应该改名为“土耳其”。他们的国家应该是一个法治国家,土耳其人民应该忠于自己的国家,而不是忠于苏丹。他们的口号是“自由、公平、平等、友爱”——这是他们从法国和美国的革命中学来的。很快,他们就从伊斯坦布尔大学和其他学校招募到了许多大学生。他们自称为“联合进步委员会”,但是其他人称其为“青年土耳其”。

阿卜杜勒哈米德不能像镇压亚美尼亚叛乱那样扑灭这场“青年土耳其”的叛乱,但是他依然心狠手辣。很快,他的秘密警察就准备逮捕这个运动的首领了。“青年土耳其”的领导人不得不逃离了他们的国家。

他们去了日内瓦和巴黎,那儿有许多因113条款而被流放的土耳其人。他们把这些土耳其人组织起来,准备推翻阿卜杜勒哈米德的统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