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內容簡介: |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自成立以来,立足于两岸高校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交流合作,旨在促进全球华人文化创意领域的跨界对话。联盟参与院校从最初的6所高校,发展到海峡两岸逾130所文创及其相关专业高校,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师资互访、学子互动与产业互通,同时也得到了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为实现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工作的务实发展和互动交流,推动该学科领域深化创新、富于前瞻性,进一步丰富联盟学术成果,提高联盟及论坛的学术影响力,联盟采用“以文入会”的方式,以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主题——“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为征稿主题,于2013年6月下旬起发出本年度联盟论文集征稿通知,面向全体联盟成员高校征集论文,并于2013年9月截稿。
本论文集遴选了联盟成员高校的优秀投稿文章,并以城市与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为主要议题,分为六个章节,共收录海峡两岸数十所高校优秀论文近50 篇。
|
關於作者: |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创意经济顾问”,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等项目以及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多项国家级研究课题,承接来自中央各部委的多个全国性研究课题;近年来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现代传播》等核心期刊及多家中央级媒体上发表文化产业的相关论文70余篇,并出版《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等学术专著8部;主编的《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六卷本)、《中国城市文化消费报告》(八卷本)学术丛书,提出了诸多针对文化产业的新思考、新策略,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城镇化与文化传承创新
我国城镇化与文化发展
文化的力量
论城市之美
文化建设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城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环形地带文化空间的生存状态与权利
拯救失落的村庄——城镇化进程中文化产业新思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传播”之辩
略论博物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 城市转型与文化产业
城市文化建设与竞争的视角
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转型研究
文化科技融合与智慧城市构建
城市的“养成”
论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系统分析及运行机制
第三章 城市特色与城市品牌
论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原则
以品牌思维推进深圳城市国际化
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建设中的美学设计
打造演艺品牌 塑造娱乐之都
“世界城市”建设中北京时尚产业的发展策略
世界城市战略下北京群众性舞蹈文化发展研究
广州文化产业新业态现状、问题与对策
广西桂林市旧村回族腊板鸭产业调查研究
长沙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重点项目实施设想
完善呼和浩特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打造文化杭州
第四章 文化产业园区运行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之探讨
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与文化主题公园升级开发
我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对兴建广告产业示范园区现象的反思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营销与传播
东京梦华:开封宋都古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案例研究
第五章 文化产业新兴业态
建构与解构:影视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的双重性及对策研究
论上海网络文化空间软生产:以网络游戏产业为例
动漫——城市的名片
新媒体语境下城市营销的微电影路径研究
从本科专业设置看高等教育
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撑
以“过程主导”的高教质量观培养文化产业创新人才
适宜艺术设计教学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第六章 海外文化创意撷英
浅析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
论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对其世界城市建设的作用
从日本成功案例探讨文创营销
鹿港小镇的柴丝草
|
內容試閱:
|
我国城镇化与文化发展
范周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仅是线性的“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多元的“文化创新”的展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把城乡发展提升到了新高度,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进一步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依靠非公有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正常来说需要包含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城镇化要和促进创新和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服务业发展打开空间。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缘,同时,以文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成为城镇化的动力源。
一、发展以人为第一资源的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不可避免的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许多地区破解发展瓶颈,缓解经济压力的战略选择。以文化产业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有效提供了城市转型的路径,而且切中了城镇化的核心要义——人的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模。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个百分点,并在2011年首次超过50%。专家据此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城镇化带来的是相对聚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是社会传统、文化风俗、信仰、价值观的进一步融合,是文化氛围的进一步提升,是人本关怀的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是人的消费潜能的释放和创造潜能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城镇化不仅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财税政策的调整,更要关注文化民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遍化、大众化。因此,以城镇化促进要素结构的优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强城镇化的“软实力”建设,既要为农民提供生活安置和产业转移的地点,更要为农民提供安置的配套环境与配套政策,消除“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二、发展以人才素质综合提升为目标的新市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力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文化富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也是新型城镇化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才素质综合提升为目标,培育新市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区域经济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创意人才的竞争。以创新技术和创意资本为集聚要素的版权产业的发展特性又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布局和战略选择中,将以人才为核心竞争力,而人才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素质的基础则来自于观念。城乡差距最直接表现为经济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上的差距。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转变农民的观念。一方面,广大农民对农耕文化仍难以割舍,对城镇化消弭民俗习惯和风俗禁忌的同质化过程比较排斥,因此,容易产生缺乏产业支持、市场支撑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使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另一方面,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容易产生“半城镇化”。因此,只有以文化自觉为引领,在城镇化建设中,以文化的力量为纽带,以创新的思路为手段,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城乡之间发展的节点,避免城乡统筹中灰色地带的出现。
从国际经验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创意城市”的研究表明,创意在城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艺术和文化培育了城市的宜居性、社会凝聚力和文化特色,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创意阶层,涵养了创意公民,滋生了全民创意。正如理查德弗罗里达所言,“创意可以来自任何一个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人,可以是一个社会工作者、一个商人、一个工程师、一个科学家或一位公务员。城市是一个联合团队,集合了不同见解的人,激发出最有趣的观念和计划。这也意味着创意城市既有富于创造性的政府,也有创新的个人、组织、学校、大学等。公共、个人和社会领域通过鼓励创意并合法运用想象力,将极大地丰富解决城市问题的可能和潜在方案的智库。”
三、发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的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进行的保障
“生态文明 是一种自然——人类——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和谐、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既不等同于以牺牲环境谋求发展来维持发展的工业文明,也不同于以牺牲人的发展来维持人与自然关系的早期文明,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自觉与文化自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不仅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变化,也将为城镇化注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全新的发展方式。文化产业是绿色、无污染、低耗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和基调,是契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产业。与工业、农业相比,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创意密集的产业类型,以人们的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文化创意资源为依托,有助于降低耗能,有助于减轻资源短缺与环境压力,进一步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城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数据层面上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劳动的贡献占四分之一,资本的贡献占接近60%,而技术的贡献不足20%,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对人文生态的模式和资源环境的漠视,使经济增长的同时,承受和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因此,新型城镇化必须破解不计成本和代价、进入经济死循环的
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以环境生态和人文生态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秉承的基本原则,也是城镇化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包容式增长调的基本出发点。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言,更多的发展方式是资源依赖性,即依托现有的资源形态,进行简单的包装设计和单一的营销方式,实施低文化附加值的产品开发,整体上而言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其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中国较低的劳动成本,不计后果的环境成本和较低的资源消耗成本,这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挑战。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以生态文明为核心诉求的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着力破解城镇化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过度依赖的症结,以加大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实现集约式、创意性、智造型城市发展的方式,驱动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区域格局的特色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四、发展以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建设的新市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诉求
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而公共文化服务则是传达文化价值、传递文化理念、传播文化观念的基本手段,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消费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公共交通、工程设施、公用环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面临良好机缘。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以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建设的新市镇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诉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逐级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和数量急速扩张,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基本实现了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同时,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集约、生态的产业需求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产城融合、产业三集的新方向,以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正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转型的新方向。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卫生、医疗、教育、环保、交通的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与创意化,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贫困地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解决文化民生的迫切需求,消解贫困地区社会问题,扭转贫困地区思想观念的有利思路。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是交通通达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的区域,其信息闭塞,发展速度受到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制约,但贫困地区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观念的落后和意识的差距,同时贫困地区的留守人群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问题普遍。在贫困地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精神文化食粮滋养留守人群,可以转变人们的思想认识,注入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从而使贫困地区从文化超越开始,实现经济的超越。
五、发展以新兴业态与文化产业融合的特色乡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
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文化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协同发展,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的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软着陆的选择。文化产业本身是创意驱动、知识密集、技术整合的产业类型,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业类型,是多学科交叉、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类型,有助于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从生产方式来看,城乡之间的区别在于,农业、农民是家庭经营为主,城市和工业则是以企业经营为主。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农民从个体生产和经营体制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分工与合作,有效提高产业效率,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驱动“人的城镇化”的有效方式。因此,整合和依托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因地制宜地扶持和打造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减少发展文化产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走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做到既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传统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善于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之路,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以县域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一批新型小城镇,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农村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一镇一业”的文化富民、文化惠民工程,已经被证实是新型城镇化,尤其是“人的城镇化”的有效路径。因此,在城镇化的引导和规划上,要进一步加强村屯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要注重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镇文化核心区。
六、发展以城市群为单位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范围内,城市群已经成为人居环境与生产要素深层次融合的新空间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演绎出产业集群化的新方向,使产业集群功能与区域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随着城镇化加速,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产业集群,逐渐跳出单一城市行政归属的框架舒服,向城市群进行扩张,形成了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经济体。可以说,产业集群就犹如“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吸收集聚了稠密的经济能量,培育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产业。它们承担了全世界主要生产要素的专业集聚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共同贫困”的局面早已消失,但“共同富裕”还只是一张蓝图。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平衡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就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而言,主要是大城市引领,大企业带动。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汇集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资本等核心要素,城市拥有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往往将目光积聚在中心城市。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呈现涟漪状的分布。但是就未来文化产业的集体式崛起而言,必须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依赖症,使广大县域地区、乡村地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新型城镇化为文化产业破解空间布局的制约性瓶颈,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此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加速,可以预见,以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系统为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下一个阶段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三产的集约、生态建设。
七、发展以民营经济为市场手段的文化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渠道
新型城镇化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公共交通、工程设施、公用环境的建设期,而文化方面的公共服务项目与工程的建设将掀起新的浪潮。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更具规模,形式不断创新,文化真正走进街道,走入社区,彰显生活美学。以往,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和全额财政拨款,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方式。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础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集中建设期,单纯依靠政府力量,难以全面进行。因此,充分激发和释放文化发展活力,依托民营经济投入城镇化的基础建设部分,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软环境建设,是破解城镇化建设中人文环境力度不足的有效方式。2011年民营企业就业人口是国有企业就业人数的近四倍。民营企业的GDP贡献大约在50%以上,50%-60%之间。民营企业(含个体户)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2011年达到23540万人,占城乡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达30.8%。但是毋庸置疑,在目前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开放程度低、融资难、融资方式单一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使得民营资本很难进入且投资一哄而起。目前改变这种文化投资领域混乱无序现象的有效手段之一即为充分吸收民营资本丰富文化产业市场参与主体。因此,鉴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属性,在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市场领域的同时,应充分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对其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合理的引导,要明确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及文化市场规律的特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培育文化产业基础市场体系,同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导向,以人文环境建设为主体,以民营经济在适当领域的适度介入为手段,进一步开放文化市场,降低进入文化市场的门槛,简化程序,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形成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投资、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承包、租赁和托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按市场规律整合文化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使未来的城镇空间更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浓厚、文化环境良好、文化生态优美、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事业繁荣的文化旅游小集镇,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排头兵。
结语
推进新型城镇化,文化是灵魂,文化产业是驱动力。文化城镇化这一智能化、信息化、人本化的城镇化方式,以其全息生态的风格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焦点,为文化产业的“城市包围农村”搭建了载体和桥梁。当前,我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第一次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在一起,我们既要尊重城市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通过传统的城镇化推动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化,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时,更要善于借鉴和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螺旋交替上升之路,既要善于建设大城市,更要善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走集约高效创新发展的道路。因此,新型城镇化既要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又要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城镇化建设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
大量城镇化功能建设的推进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建设机会、发展机遇。而这一系列工程首先需要进行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和项目策划。然而由于缺乏有效措施和调控机制,在城镇化宏观整体布局上,还存在着大城市过度集聚、小城镇发展无序,地区发展失衡、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还没有发展为严重的城市病,但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城镇化战略,尽早预防和治理,就很可能积重难返,无法根治。同时,小城镇的文化发展定位、产业发展和产能结构、性质、产业规模、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