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的著作很多,现象学也可谓当今西方哲学研究的显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现象学解读的著作则不多,是学者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阐发的有益尝试。汪胤编著的《本质与劳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现象学解读》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人的阐释的梳理,从现象学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入哲学发展进程中,放在历史背景中,指出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联系与区别,指出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对马克思的承继关系。书稿语言严谨,资料详实,是一部较为扎实的学术著作。
|
內容簡介: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的著作很多,现象学也可谓当今西方哲学研究的显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现象学解读的著作则不多,是学者在当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新的阐发的有益尝试。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人的阐释的梳理,从现象学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入哲学发展进程中,放在历史背景中,指出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联系与区别,指出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对马克思的承继关系。书稿语言严谨,资料详实,是一部较为扎实的学术著作。
|
關於作者: |
汪胤,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义学院副教授,上海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就读于华东师范人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和复大学哲学系,分获硕士和士学位,并曾在东南大学哲学系任教。2000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2006年在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学习。
|
目錄:
|
自序 同时拒斥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自由与起源: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进行现象学阐释的可能性
一 自由:理性还是生存
二 生存状态的历史性和生活意义的实践性:对马克思哲学思想进行现象学阐释的导人途径
第二章 作为生命现实个人的自由劳动者
一 自我意识的崛起:作为“此岸”的人而非“彼岸”的神
二 对作为实证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批判:自由劳动者的生存世界
第三章 “能动”的还原和“受动”的异化:“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一 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生成
二 “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的双重生存结构
第四章 作为“自我”和“他者”之间关系的生命现实个人
一 在老年黑格尔学派与青年黑格尔学派之间
二 从作为意识的生命现实个人到作为生命现实个人的意识
第五章 作为“生产自己的生活”的人类历史
一 基于“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史:观念、社会、历史
二 意识与起源:思维者、思维过程、思维结果三者的一致
结论 从沉思生活到生产劳动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