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学校道德教育的本土演进:以公民教育为核心

書城自編碼: 247591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栗蕊蕊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3634694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9/32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方法与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 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方法与应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

售價:NT$ 780.0
神秘文化与先秦两汉诗学
《 神秘文化与先秦两汉诗学 》

售價:NT$ 671.0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理论·方法·案例
《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理论·方法·案例 》

售價:NT$ 666.0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牛津大学课堂讲义,带你重新审视俾斯麦与德国近代史!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埃克,用全新的视角,重新为你解读德意志统一的神话!世界历史)
《 俾斯麦与德意志崛起(牛津大学课堂讲义,带你重新审视俾斯麦与德国近代史!德裔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埃克,用全新的视角,重新为你解读德意志统一的神话!世界历史) 》

售價:NT$ 311.0
现代工笔重彩画技法解析
《 现代工笔重彩画技法解析 》

售價:NT$ 463.0
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欧洲学创始人陈乐民巨作,深度解析欧洲的发展真相)
《 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欧洲学创始人陈乐民巨作,深度解析欧洲的发展真相) 》

售價:NT$ 718.0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法理学十六讲:主题与理论 》

售價:NT$ 374.0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少年解码侦探团(全6册)旗语密码、字母数字密码、加密暗号密码、多重密码、语言密码!每册解锁一种!沉浸式解码,提升专注力、逻辑思维能力! 》

售價:NT$ 930.0

編輯推薦:
如果你要对“公民、公民教育、社会文化变迁、本土演进 、中小学、民国时期”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化,就请看《学校道德教育的本土演进:以公民教育为核心》这本书吧。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作为一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民
族,中国民众究竟如何渐脱臣民意识而向往公民观念?公民教育是如何在中国特
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萌生和发展的?公民教育在中国经历了与西方相异的发展
路径,它是如何与中国社会文化相依相傍又相异相斥?作为人们较为关注、也是
公民教育开展较为活跃的中小学,公民教育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层面历经怎样的变化。
關於作者:
栗蕊蕊,女,1981年1月生,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7年。曾荣获“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杰出志愿者”、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华夏”奖、华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同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开展研究,尤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及历史有深入探究,在《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十二五”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变革中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上海市德育实践课题“高校辅导员运用网络交互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阳光计划”项目“免费师范生的角色认同与政策导向研究”等课题研究。
论文获得上海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校园管理创新论坛征文二等奖、第四届上海市高校辅导员论坛征文比赛二等奖、上海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等。
目錄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之厘定
(二)有关公民教育思想起源、意义的研究 (三)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研究 ................................................. 16
(四)有关近代社会、民众的研究......................................................... 19
(五)有关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深化及实践推进的研究 .................. 20
(六)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21
三、研究构想与内容框架 ............................................................................... 22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22
(二)研究方法 ....................................................................................... 23
四、概念界定 .................................................................................................. 24
(一)“中小学” ..................................................................................... 24
(二)“公民”与“公民教育” .............................................................. 24
(三)“社会文化变迁” .......................................................................... 25
(四)“本土演进”.................................................................................. 26
第一章 中西交汇中公民教育思想的萌生 ................................. 27
第一节 冲击与共鸣:公民理想的渐次导入
一、求新于外:异质文化碰撞下对“民主”的初步认识
二、上下求索:思想家的“国民人格”向往
三、革故鼎新:民国成立与民主思想的绽放 3、曲折前行:复古思潮中民主求索的短暂阻抑
五、浓墨重彩: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思想革新
第二节 借鉴与移植:植入中国土壤的异域理论
一、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引入
二、杜威来华对中国公民教育的促动
第二章 本土语境下公民教育的自主生长
第一节 从无到有: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 60
一、外向求索:修身步入课程体系......................................................... 60
二、顺应趋势:修身向公民的转换......................................................... 65
三、取而代之:公民教育得以确立......................................................... 67
第二节 上下互动:公民教育的图景绘描与本土实践 ..............
一、关于公民教育的实际讨论 小学公民教育的实地开展
三、全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趋向异变:国家政治干预与公民教育的改造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异变 .......... 102
第三章 生成与变迁: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分析 ................ 116
第一节 课程目标之变更............................................................................... 116
一、修身科:“涵养德性,导以实践” ................................................. 116
二、公民科:“养成营现代生活的习惯” ............................................. 119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 120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四维八德” ............................................. 121
第二节 课程内容之变更............................................................................... 124
一、修身科:“孝悌礼义”“忠君爱国”的个体道德导向 .................... 124
二、公民科:儿童中心的团体生活导向 ............................................... 128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的政治生活导向 ............................ 131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系统化的身心规约 ................................... 134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变更............................................................................... 139
一、修身科:由精神训练渐重实践考察 ............................................... 139
二、公民科:多重方法综合应用 .......................................................... 143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课内训练与课外陶冶融合 ............................ 145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公共训练与个别训练并行 ........................ 146
第四章 价值的表达与呈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 150
第一节 教科书的演变历程 ........................................................................... 150
III
一、道德文本的时代转换 ...................................................................... 150
二、政治文本的走向与变革 .................................................................. 163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之分析 ............................................................................172
一、《修身》:德目趋变 ...........................................................................172
二、《公民》:培育“明达公民” ...........................................................176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政党政治下的千书一面 ........................ 179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培养党治的“公民” ............................ 180
第三节 教科书形式之分析 ........................................................................... 182
一、《修身》:渐趋现代 .......................................................................... 183
二、《公民》:贯以现代气息 .................................................................. 190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编写体例的单一化 ............................... 193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沿袭前期 ............................................... 196
第五章 衍变与更易: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分析 ......... 199
第一节 学生自治会 ...................................................................................... 199
一、从专制到自由:清末民初的潜滋暗长 ........................................... 199
二、从理论走向实际:五四运动后的全面勃兴 ....................................202
三、从自由发展到全面限制:国民政府时期的强制整顿 .................... 215
第二节 童子军 .............................................................................................. 218
一、形式上:由民办走向党办 .............................................................. 219
二、内容上:由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 ............................................... 225
结语:近代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反思 ......................... 234
参考文献 ................................................................................. 240
后记 ........................................................................................ 251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