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NT$
347.0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NT$
265.0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編輯推薦: |
香港文学的精华在散文,而散文的精华在董桥,这虽然出自董迷的夸张,却也不无道理。董桥是个多面手,在藏书、古玩、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其独到的心得和建树,且阅历丰富,交游广泛。董桥出身书香世家,受旧学影响很深,他也庆幸自己沾溉了前朝余绪,一再自称“老派文人”或“文化遗民”。这些造就了董氏文章别致典雅,自成一家的独特风格,甫一问世,便风靡两岸三地,如今已拥有无数拥趸。
你不一定要读董桥,如果你不怀旧。
|
內容簡介: |
《英华沉浮录(4)》系董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香港《明报》的同名专栏文章结集,主要记述作者读中文英文的心得,包括阅读、文物、文化、语文、人物,等等。该书从各个层面对中国的文化,特别是转型时期香港的中文教育和书写表达进行了剖析和探讨,体现了一个资深文字工作者的高度文化自觉,对于我们保护和弘扬中华文化极具启示意义。
该书共分六卷。本卷以谈语文、文字为主。
|
關於作者: |
董桥,1942年生,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历任香港美国新闻处“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广播电台中文部制作人及时事评论、《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作品有《董桥七十》《景泰蓝之夜》《记忆的脚注》《没有童谣的年代》《这一代的事》《从前》《小风景》《白描》《甲申年纪事》等。
|
目錄:
|
哪里哪里(1)
As与“作为”(3)
“机会”难逢(5)
房屋署的应用文((7)
“这次”的喜悦(9)
中文大学的中文(I1)
研讨会真了得!(13)
小处失调(15)
“一向”与“同时”(17)
“细长黄色水果”(19)
先求达意(21 )
政治语言(23 )
是简报不是简布(25 )
带点威严的又字(27 )
戴妃“并”不急(29
文字受洗(31 )
送上一块莓子饼(33)
“亲爱的约翰”(35)
不要经典要经读(37 )
“进步语文”(39)
“获”得个混血儿(41 )
“故”与“也”(43)
对白最难写(45 )
讨厌的第三者(47)
退休漫说(49 )
哪一位不但美貌而且……(51)
律师追救护车(53 )
“安能雌伏!”(55)
“给百合花上色……”(57)
借来的中文(59 )
清流中的俗流(61)
跟谁分享呢?(63)
茶与同情(6幻
诚诚朴朴的读书人(67)
有物、有理、有方(69 )
林肯风骨何在?(71)
在黑暗中抛媚眼(73 )
我们的他们,前头的将来(75
还要勒什么令?( 77 )
晚香玉和提灯(79 )
一说便俗!(81)
文化气息与专业知识(83 )
“林青霞表示……”(85)
怀念丘吉尔(87 )
用学养去认字解词(89 )
“神明在上,我不敢”(91)
想起玻脚鸭(93 )
施祖祥说普通话(95 )
关注温碧霞的姿色(97)
话说八字不可改动(99 )
红了电脑,黑了诗人(101 )
人怕老,文怕嫩(103)
宝玉打搅,黛玉劳神(105 )
“当喜心翻倒也!”(107)
剪掉刘雪湖的墨梅(109 )
搭地铁,听英语(111)
不必优雅,但求体面(113 )
孔夫子视富贵如浮云?(117)
“早也潇潇,晚也潇潇”( 117)
“孩子,我也爱你”?( 120)
“此乃重要文件”( 122)
社交派对语言(124)
评论女人骑马的军官(127)
是陈年老酒浸出来的(129)
猪小姐叫巧克力蛋糕(132)
如果没有你……(135)
香港中文不是葡萄酒(138)
浅尝那杯女儿红(141)
莎朗·史东写小说(144)
“来人啊,拉下去杀了!" (147)
第一只凤凰的啼声(150)
鸨母高呼:见客啦!(153)
偶学八大玄虚之笔(156 )
还是玛丽和约翰的九七!( 159 )
赶走寝宫里的卫兵(162)
第四页有三十七个错字(165)
鸣凤款步走出月亮门(168)
太懒·太笨·太俗(171)
张佛老游园戏字(174 )
“这是钱教授的风趣了!”(177)
错把异乡当故乡(180)
抚想当年鬓香钗影(183)
会讲英语的人被强奸?( 186)
语文神游太虚幻境(189)
请鲁主任多多讲英语(192)
董建华的辞职信(195)
港督回董建华的信(198)
生命不是一盒巧克力糖(201)
“雪还没有化哩”( 204)
孟浪的男生,孟浪的椽笔(207)
心口上那颗朱砂痣( 210)
说文解字日志四帖( 213)
善待母语,维系尊严(216)
荡漾着优越感的语文(219)
在中国情怀下亲一亲脸(222)
意识形态大联网(225)
陈若曦论方言写作(228 )
锻句炼字是礼貌(231)
太假的假洋鬼子(234)
填金等等五帖( 237)
施老先生的慨叹(240)
写点体面的公函(243)
“有事请走后门”( 246)
想入非非的小妇人(249)
听听张老先生的话(252)
夏济安的译笔还是好的(255)
辨别金石声(258)
文字不可俗气(261)
投资环境与汉字规范(264)
眉园家塾里的背书声(267)
|
內容試閱:
|
哪里哪里
周弃子先生在朋友家巧遇一位空头诗人,连称久仰久仰;诗人不弃,当面写了两首作品乞正。周先生拜读之后频频说好极了,诗人却自谦云:“叨卜里哪里,我这不过是打油而已。”
周先生事后在一篇文章说,诗人的谦虚固然是美德,不过他那两句客套话实在引起听者甚深的厌恶,“当时我口虽不言,心里却在想:打油?你一也配?”打油诗写得好确是不易。
香港洋人多,假洋人更多。他们往往又得意又谦虚,说是只会英文,中文不好。中文不好当是实话,中文好的人毕竟不多了。学会英文其实也难。香港中西文化交会,得天时地利,中英文要学得好一点大有机缘,难是难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窍门,进而吸收别的语言的长处,懂得创造新的说法和内涵,与时代并进。
宋朝有一部大书叫《文苑英华》,辑集南朝梁末至唐代的诗文。“英华”指草木之美者,也可以形容美好的人或物,包括辞章。本栏旨在纪录中文在香港受英文影响的利弊,栏名以英华二字当然也就有英文华文的意思了。李善注《文选·扬雄》有“英华沉浮,洋溢八区”之说,我既给“英华”添了新意,索性连“沉浮”也借来一用,点出香港洋化中文有利有弊、可沉可浮的实情。也许有人会说:“你也配?”那我只好谦虚答道:哪里哪里,我这不过是“纪录”而已。
As与“作为”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社会不断演进,语言不断发展,词汇因此也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之中:新词诞生,旧词消失,甚或旧词另生新意眼看词汇步步丰富、步步充实,自然可喜;反之,一见词汇受到扭曲、变得累赘,难免忧心。
“作为”是一个教人非常忧心的词语。罪魁祸首是英文的“as”oToabolishassoonaspossibleHongKong‘sstatusasaportoffirstasylum,立法局议员和秘书处的中译都说是“尽快取消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的地位”。其实,“作为”可以不要,也应该不要。像样的说法是:“尽快取消香港的第一收容港地位。”
周梁淑怡的动议里说:“我要求尽快取消香港作为第一收容港。”这个说法有语病二罗叔清的发言里则说:“唯一办法是首先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从法理和语言的观点上看,不必“作为”,加个“政策”或者“地位”,意思清楚得很。我们不会对一位漂亮的小姐说:“你作为一位大美人,实在不必花太多钱买化妆品了!”我们说:“你是个大美人,不用花太多钱买化妆品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的思路最重要。罗叔清的发言里说:“由于近数年欧美各国已基本上没有再履行承诺,收容滞港船民,令滞港难民人数有增无减二”应该说:“近年来欧美各国基本上已经不再履行承诺收容滞港船民,滞港船民于是有增无减。”这样好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