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跨学科研究是时下各学术领域的研究趋势,但教育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研究却较为少见,本书作者依靠自身的理工科专业背景,填补了这一空白。
本书内含丰富的古今中外教育案例,可供其他教育学研究者参考,对子女教育、学生教育和自我人生发展规划都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供高中以上学历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阅读。
本书得云南大学校长林文勋教授作序推荐,为本书增色不少。
|
內容簡介: |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
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關於作者: |
姚绍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昆明)基地主任,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网络工程特色专业首席教授。曾任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南澳大利亚大学(ITR,电信研究所)访问学者,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大学访问教授。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开篇之言1
第二节钱学森如是说2
第三节他山之石5
第四节教育处在交叉的路口7
第五节本书的主要内容9
第二章人生面临的困惑11
第一节从理想到现实的无奈11
第二节几个跨越的困惑13
第三节“读书无用论”的困惑22
第四节素质教育的困惑28
第五节社会的困惑32
第三章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41
第一节教育生态环境的恶化41
第二节教育在中国的地位与缺失简析50
第三节对教育思考的局限分析56
第四节治标不治本63
第五节教育问题和体制的关系分析71
第六节其他方面76
第七节并非问题的全部79
第四章各种教育观点分析81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分析81
第二节中国的教育发展过程简析91
第三节西方的主要教育思想简述95
第四节西方教育思想的内涵分析112
第五节中西方教育发展轨迹的对比分析116
第六节一篇文章的启示录131
第七节一点联想、感慨和无奈138
第五章教育是一个工程问题141
第一节教育的另一种分类法141
第二节工程和科学的区别149
第三节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152
第四节教育工程的体系框架思考158
第五节家庭和社会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196
第六节美国小学教学目标的启示202
第六章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208
第一节面对问题我们该持有什么心态208
第二节对基础教育的看法和建议216
第三节对大学教育的建议235
第四节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271
第七章个人成功的方法287
第一节什么是个人成功287
第二节个人成功的五个要素及其关系289
第三节个人的差异性和软件基因性296
第四节个人软件的改善302
第五节学习的五个步骤348
第六节教育助你走向成功354
致谢358
|
內容試閱:
|
本书是一本可雅俗共赏的好书。说其雅,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作者自己思考总结的思想与观点;说其俗,非低俗之意,而是其撰写风格平实,文思流畅,书中的很多思想并非无病呻吟,颇接地气。
论述教育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人人皆可对教育发表或长或短的看法,可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思考教育的书籍并不多,将教育作为工程开展深入论述的书籍更是鲜见。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养成、人的培养的一种社会活动。可是,从古至今,知识教学似乎是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教学内容亦从传统的人文知识,逐步拓展为多元化的学科、专业门类知识。
时至今日,交通、通讯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应用的渗透普及,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全球范围的发展与交融,更导致知识的爆炸和学科、专业门类的细分。我们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借助网络开展远程教学,甚至可借助MOOC平台引进国外知名大学的公开课。在全球化的今天,教育何去何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作为云南省政府的信息化咨询专家,绍文教授原本从事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等工程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到德国做访问教授,在美国进修学习,在信息系统工程的咨询、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内心深处,他酷爱教育,一对一地辅导了累计数百位小孩的学习,为他们解惑、释疑。因此,他是一个富有探索精神、思想内涵和忧患意识的学者,不断探索教学的方法,并结合其游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勤于观察、分析和思考。
结合其多年的教学实践、工程经验以及其海外访学交流的所见所闻,姚绍文教授试图从历史的高度、全球的视野、人生的高度,诠释教育工程的内涵。本书综合分析了当下教育面临的困惑、问题,归纳并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教育发展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本书对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提出了工程体系的层次架构模型,针对家庭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以及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出了很多可操作的务实建议。
本书不仅具有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而且结合了大量的教育实例,诠释了作者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工程化理解。因此,本书不仅具有深度的思考、广博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厚重的思想,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对子女教育、学生教育和人生自我发展规划均具有参考价值,是一本可读的好书。
应绍文教授之邀,乐为之序,并向读者推荐,更为云南大学的教授能撰写此书而感欣慰和骄傲。
——林文勋序
在很小的时候,我习惯于农村漫山遍野的野花、黄昏袅绕的炊烟、偶尔的牛铃声。当我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常常幻想着外面的天空,看到天空中偶尔飞过的一两架飞机,经常会产生遐想,总觉得外面的天空很宽、很广。
凭借那么一点点小聪明,我从大山里走了出来,转眼间,已近半百之年。
想起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身边很多朋友的帮助和鼓励,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我该如何感谢他们?
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老师,学习上曾经充满了梦想、希望,这些逐步被现实所替代,同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工作、海外留学的经历,总是零零碎碎地在心里飘过,内心经常萌生一些想法。
记得初为人父的时候,我的小孩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从国外回来时,小孩怯生生地叫我爸爸;现在,她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从她的成长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辅导过很多小孩,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教育的经历,也让我思考且获益良多。
初到国外的时候,曾经希望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但在随后的留学过程中,我发现: 国外所讲授的知识、图书馆的资料,国内已经拥有,国外研究的内容也和国内比较接近。我困惑了: 我到国外来主要学习什么?
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指导的过程中,我比较并借鉴了国外的教学和指导学生的过程,发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于是不得不思考: 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书?如何指导?
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类似的声音: 我们的教育出问题了,教育需要改革了,教授治校、要有独立的大学精神等,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但是我们到底该怎么做?真正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各种声音是那么刺耳,却又那么微不足道。
很多教育研究专家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良方。这些问题既涉及体制方面,也包含文化方面。各种对我们现行教育的分析、评论文章让我不得不思考: 如果说是体制方面的问题,那么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还有三流的大学呢?如果说是文化层面的问题,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培养一流的人才,可时至今日,科技和通讯如此发达,为什么我们反而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呢?
固然,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方面,体制方面的影响肯定也存在,甚至其他一些因素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有时至关重要,但是,这些都是教育活动之外的因素。尤其是体制方面的影响和问题,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解决,甚至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么,在现行的体制框架下,我们还能有所作为吗?
近年来,在辅导一些学生(包括中小学的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困惑,并对一些表现并不太如人意的学生进行了分析。我不得不想到: 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解决,也许比解决体制问题来得快一些、更直接一些。
从这点出发,结合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我想了很多: 现行的对教育的一些研究可能仅仅局限于研究,也许面向的主体主要是一些研究者,而不是社会、大众、千千万万的教师、家长和苦苦挣扎的学子。
因为“教”和“学”的主体存在巨大差异,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许永远都找不到标准的答案。但是,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从工程的角度出发,思考并解决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呢?也许我们过多地从教育活动过程之外的方面关注现行教育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也许我们需要从更高、更宽的视野审视我们的教育了。于是,我有了一种冲动: 是不是该把我的这些思考写下来。
然而,撰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工程问题。这个过程犹如一个人在黑夜里孤独地行走,我想到的一些理念观点和萌发的一些思考看法,就犹如发现黑夜里的星星,总希望把它们都囊括在书中。所以,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充满了痛苦和彷徨,甚至有后退的想法,时常觉得力不从心,不时有种被抽空的感觉,使得笔者时常反问自己: 作为一个理工科出身的教授,写教育的书,是不是有点不自量力,甚至有点不务正业?
可是,当看到我们的教育在社会上受到那么多关注和责问的时候;想到找我帮助的学生家长对我的信任,更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也会面临同样困惑的时候;想起很多朋友的鼓励和帮助的时候;想起听过我的报告的一些学生曾对我说过希望看到我的关于教育的书的时候,我在内心又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总觉得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自己把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写出来,给我们的社会留下来。不求华丽的辞藻,不求系统完整,但求有用,哪怕它不像一本书,只要能给社会大众、家长和学生一点启发和思考,那就值得。
本书原计划撰写十多万字,在两年内完成。但是,随着内容的深入,不知不觉八年过去了,本书的内容组织架构做了三次大的调整。笔者最终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按照工程过程的架构体系来组织内容。所谓工程,即是工作的过程,任何过程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本书提出的教育工程体系架构以及内容的组织结构仅供参考,并非标准答案。书中各个部分从工程的不同环节、视角进行展开,有些内容有一定的交叉,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所难免,完成它即是幸事。
最后,一些朋友对本书提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和建议,那就是本书的定位和所面向的读者到底是什么?很多内容让作者难以取舍: 一些章节对老师而言也许更有针对性,另一些章节对学生而言可能更有启发性;一些章节可能针对家长而言(特别是年轻的家长),另一些章节可能对个人的发展而言更具参考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怕本书对读者有一点点启发,也就达到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了。
将本书产生的动因、过程写出来,是以为序。
——自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