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北京故事

書城自編碼: 246024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地域文化
作者: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22921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09/9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62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新能源材料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1
《 春光乍泄 》
+

NT$ 448
《 走遍中国——北京(第四版) 》
+

NT$ 448
《 北京旅行完全指南(2014-2015最新全彩版) 》
+

NT$ 446
《 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濮存昕、梁文道、白岩松联合推荐) 》
+

NT$ 378
《 台北爸爸,纽约妈妈(最淋漓最赤裸的家族史最真实最感人的血泪之作,中文世界首部忏悔录式的告白书写——詹宏志) 》
+

NT$ 371
《 《青年电影手册》(第五辑)(张国荣纪念版,华语同志电影20年特辑)(关锦鹏、贾樟柯、王小帅、姜文等,联合推荐) 》
編輯推薦:
京味名画家——马海方,精选画作。
知名摄影师——蒋晨明、韩连赟、肖兴华,精彩图片。
文字轻松有趣——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北京旅游的文化魅力。
全彩印刷,胶订精装。
內容簡介:
《北京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整合北京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北京文化、历史、人物与旅游的关系,向读者展现北京旅游的文化魅力。图书的核心并不是故事,而是解读北京文化。本书划分为老北京记忆、乐活老北京、味蕾上的北京、指尖上的北京、观看老北京、倾听老北京、老北京人的礼仪节庆等七大章节,每个类别之下由数个故事组成。通过故事说明每个章节类别的文化价值,展示北京特色旅游文化。同时,搭配精选资讯,具有实用价值。
關於作者: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是主管北京市旅游业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主要负责北京市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工作。出版有《皇城脚下四合院——北京百家精品四合院旅游指南》《畅游北京》等多部旅游畅销书。
目錄
第一章 老北京记忆
一、神话中的北京城
1.八臂哪吒城 北京的开端
2.高粱桥 高亮赶水
3.北新桥 永远新的桥
二、皇城的三部曲
1.故宫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
2.颐和园 断尾巴的铜牛
3.十三陵 万子重孙的梦想
三、胡同中的北京城
1.百花深处胡同 中国之花
2.西半壁街胡同 江湖的精神
3.国子监胡同 中国读书人的圣地
四、民间传说中的北京城
1.什刹海 活财神沈万三
2.公主坟 北京老百姓的公主
3.王府井 王府与井的故事

第二章 乐活老北京
一、职业篇
1.剃头匠 刽子手的副业
2.板儿爷 真的爷
3.打鼓儿 理想主义者的职业
二、场所篇
1.茶馆 微观老北京
2.澡堂 永恒的北京温情
3.北京大酒缸 醉意北京
三、玩物篇
1.斗蛐蛐儿 小玩意儿的大乐趣
2.遛鸟 北京第一健身运动
3.文玩核桃 北京人的生活态度

第三章 味蕾上的北京
一、历史的馈赠
1.铜锅涮肉 草原的滋味
2.正德春饼宴 明朝“非主流”皇帝的遗产
3.黄金肉 满族珍馐第一味
二、舌尖上的秘密
1.北京烤鸭 北京生活的标配
2.爆肚 生与熟的一线之差
3.王致和臭豆腐 臭与香的游戏
三、皇宫的味道
1.满汉全席 宫廷餐饮的巅峰之作
2.十八罗汉菜 最奢华的斋菜
3.小窝头 最朴素的御膳
四、北京人的“身份证”
1.豆汁儿 骨子里的北京味道
2.炒肝 重口味的北京早餐
3.白水羊头 废品与上品

第四章 指尖上的北京
一、北京宫廷工艺 遥远时代的梦境
1.料器葡萄 慈禧的天意
2.景泰蓝 中国的面子
3.北京玉雕 道教出身的祖师爷
二、北京民间实用工艺品 中国工艺的万花筒
1.老北京布鞋 北京范儿
2.王麻子剪刀 帅哥与麻子的故事
3.绢花 美女的力量
三、北京民间玩具故事 童趣中的北京城
1.曹氏风筝 红楼梦里的童年
2.毛猴 别惹伙计
3.泥人 贱卖海张五

第五章观看老北京
一、文唱北京 老北京的文艺分子
1.朱绍文穷不怕 天桥之王
2.曹麻子数来宝 乞丐中的无冕之王
3.焦金池拉洋片 一个人的电影
4.盆秃子 神奇的乐器
二、武耍北京 皇城的擂台
1.王小辫儿耍中幡 晃动乾坤,天下太平
2.沈友三摔跤 天桥的民族英雄
3.程傻子狗熊顶碗 天桥的“宠物熊”
4.常傻子气功开石 消失的绝技

第六章 倾听老北京
一、老北京音乐艺术 永恒的音符
1.京剧 老北京的“爱恨情仇”
2.北京琴书 最北京的魅力
3.京韵大鼓 北京的声音
二、老北京的语言艺术 看不见的老北京城
1.相声 欢笑的荆棘之路
2.评书 老北京的史书
3.快板 北京的节奏

第七章 老北京的礼仪节庆
一、老北京礼数 北京人的原则
1.老北京人的礼尚往来 北京礼品
2.餐桌上的待客礼数 宾宴礼数
3.老北京的男女社交 恋爱礼仪
二、老北京的人生礼仪 生命的礼歌
1.北京的保婴之神 佛托妈妈
2.出家礼 北京的跳墙和尚
3.迎亲路上 老北京的浪漫情怀
三、老北京节庆 四季的柔情
1.清明节 柳的浪漫诗意
2.中秋节 “萌神”兔儿爷
3.春节 逛庙会
內容試閱
公元1260年,踌躇满志的元世祖忽必烈第一次踏进北京这座梦境一般的城市,缔造了中国自唐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元朝,并将这个朝代的中心定在了这里。此后,北京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始终是中国的中心。这座华丽的皇城是中华民族经历上千年的文化淬炼、花费一个国家的财力建造而成。当这座黄金一般的城市成为中国的中心之后,北京成为了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城市。封建时期流动的人口通常是战乱引发的难民,而今天流动的人口绝大部分是被城市魅力吸引而来的游人。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北京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它既是一座真实的城市,出现在马可·波罗惊讶的瞳孔之中,也是一座虚幻的城市,深藏在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之中。北京是中国人最熟悉、城市文化最具特色的一座城市。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为国家服务,需要承担起首都的责任。同时,对于世代在北京生活的老百姓来说,北京也是一座他们所热爱的城市,一座烟火气息浓郁、市井文化发达的城市。因此,北京的旅行需要倾听两种方式讲述——史书与故事。帝王将相们创造了史书中的北京城,北京老百姓则创造了故事中的北京城。
文化旅游是北京旅游的重要内容,从元明清到今天,八百多年间,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北京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中心。封建时期的中国没有义务教育,北京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文盲,他们看不懂史书,也写不了诗句。故事这种最草根、最朴实的形式成为了北京民间文化的载体。与史书相比,北京的故事不够严谨,但它却“更真实”地记录着北京城市文化的发展。每个讲故事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编加工故事,而历史是唯一的检验标准。在漫长的历史中,北京故事如同琥珀一般保存着“鲜活”的北京文化。倾听北京故事便成为今天游人感受北京文化最轻松的方式。
三千余年的建城史与八百六十余年的建都史是北京故事创作的温床,塑造了北京缤纷多彩的故事。有关于北京建城的,有关于北京生活的,有关于北京美食的,有关于北京工艺的,还有关于逝去的封建王朝的……北京故事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故事,还是中华民族的故事。元朝建立大一统的中国之后,确定了北京在中国的中心地位。此后六百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各个民族都在争夺北京,只有占领北京才能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在那些文明更替、战火纷飞、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当来自草原的蒙古人登上北京城门,北京就有了很多与草原有关的故事;当生于南京的朱棣大兴土木兴建紫禁城,北京又多了南方的神话;当东北满族的铁骑来到皇城,北京又添加了满族风情的传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中国人为北京带来了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中又与北京城市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游人们今天所听到的北京故事,成为无法复制的宝贵旅游资源。
北京是一座开放的旅游城市,它欢迎世界上每一位游人来此倾听它的故事。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既包含了北京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也承载着北京未来无限的发展可能性。从数千年前到今天,无数北京老百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京故事。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北京故事也被赋予了生命,带着北京的体温来到这个世界,只为与你相遇。对于来到北京的游人来说,在北京的旅行既是一次用双眼发现北京的旅行,也是一次用耳朵倾听北京故事的旅行。《北京故事》一书出版的目的就是为来到北京的游人讲述北京最动听的故事,为游人展现一座独一无二的、故事中的城市。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舌尖上的秘密
北京传统美食是北京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这种荣耀来源于它对历史的尊重,对时代的不妥协。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北京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就像一座历史博物馆,几乎每道程序都需要人工完成,都要依靠厨师多年的经验。北京美食,舌尖上的秘密,不仅仅是讲究的食材、繁琐的制作工艺、高超的技艺,更是这座城市对于味蕾的信仰。
北京烤鸭 北京生活的标配
与中国其他城市不同,北京人想补油水了,既不吃山珍海味,也不吃大鱼大肉,而是吃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老北京人生活的标配,所谓标配就是吃得上北京烤鸭,日子就还过得去,如果连北京烤鸭都吃不起,那么日子就没法过了。
或许,没有一座中国的城市的居民像北京人这样爱吃鸭子,烤鸭成为这座城市的符号。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北京自然不能错过一尝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北京最著名的美食,甚至在大多数来自世界的游客心中,北京烤鸭是中国第一美食。一只鸭子,又不是名贵的山珍海味,却足以代表中国美食,它有着怎样的秘密呢?
北京烤鸭的秘密首先要从北京的鸭子的故事说起。北京烤鸭是由填鸭烹饪而成,因为填鸭油脂厚,烤制出的烤鸭色泽鲜亮,法国就将北京烤鸭称为Canard Laqué de Pékin——“北京的,像涂过漆一样的鸭子”。但是,填鸭这种方法是怎样发明的呢?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最大的人工河,而北京是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货运码头。京杭大运河运粮的漕船往往千艘接连而行,史称“岁漕四百万石”。由于漕运管理不善,所以落入河内的粮米不计其数。北京运河一带的鸭子,长期以这些散落的粮米为食,体型、肉质逐渐起了变化。这种吃米长大的鸭子,味道极其鲜美,而且脂肪层厚,适合烤制。北京厨师发现这个秘密之后,独创了人工“填鸭”法,终于培育出了新品种——北京填鸭。厨师们以此为鸭胚,烹饪出得烤鸭鲜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各种烤鸭。
有了上好的鸭胚,还需要高超的烹饪技术。早在公元400多年的南北朝,《食珍录》中即有“炙鸭”字样出现,南宋时,“炙鸭”已为临安(杭州)“市食”中的名品。元世祖忽必烈攻破杭州后,将杭州的工匠艺人迁移至北京。由此,烤鸭技术就这样传到北京,并成为元宫御膳奇珍之一。北京烤鸭采用质地坚硬的果木明火烤炙,炉门是开放式的拱形。鸭子在炙烤前还得经过宰杀、去毛、开生、吹气、开膛、晾胚、涂糖、灌汤等28道繁琐细致的工序。
当杭州的烤鸭技艺遇到北京京杭大运河码头养育的北京填鸭之后,华丽的北京烤鸭诞生了。经过漫长的发展,在北京填鸭与杭州烤鸭技术结合后,北京形成了独特的烤鸭技术,也就是人们今天所品尝到的北京烤鸭。

爆肚 文艺味十足
当然,并不是独特的食材、工艺的繁琐、耗时长久就是北京菜的秘密。北京菜的秘密隐藏在厨师的双手之中。当北京填鸭还没有去毛时,北京传统小吃爆肚已经端上了餐桌。爆肚简单的说就是下水,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北京,在这座古都,爆肚却是一道文艺味十足的美食。
说起爆肚的烹饪方法非常简单,但这道看似简单的小吃,恰恰隐藏着最深的奥妙。爆肚既是北京传统小吃中制作最简单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种小吃。爆肚的“爆”是灵魂环节,这里所说的爆并不是汉族菜系中爆炒的意思,而是快速之意。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把材料倾入100摄氏度的开水中焯一下,然后迅速用漏勺捞起来。爆肚的下水过程纯粹是靠厨师的经验,时间短了没熟,时间长了太老,影响口感。爆肚成功与否的关键仿佛可以精确到毫秒。生与熟只有一线之差,爆肚就是在这条线上舞蹈的北京美食。
爆肚算是北京传统美食中的“小伙子”,史料中最早出现爆肚的记载是乾隆年间。爆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是一道奇怪的美食,是只有在北京才能诞生的美食。首先爆肚的价格并不低廉,穷人吃不起,爆肚本身又助消化,一顿要吃好些才能填饱肚子。而且,穷人有点钱也会去吃一些荤腥的肉食,不会选择略显“清淡”的爆肚。但是,大富大贵的人也不会吃爆肚,爆肚无论再好吃依然是牛羊的下水,难登大雅之堂,要吃也是私下偷偷吃。也就是说,爆肚既不是达官贵人的美食,也不是老百姓的美食,那么爆肚的食客是谁呢?爆肚早期的食客是宫里人,什么太监、花匠、旗人等。这一类人都吃皇粮,他们每个月即使什么都不干也有固定的俸禄,但同时他们也不是大富大贵,只是权贵的边缘群体。这些人既看不上贫苦老百姓的美食,又吃不上宫廷御膳,于是爆肚成为了他们的美食。
中国帝制结束后,从此没有了宫里人,爆肚反而在北京迅速发展。首先是老百姓有钱了,可以吃得起爆肚了,更有意思的是爆肚成为了北京文化圈的美食。北京文化人爱吃爆肚爱得痴迷,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京剧大师之一,裘盛戎就是其中之一。裘盛戎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就是每次下了台后先去爆肚冯吃顿爆肚。他不仅喜欢上了爆肚冯的爆肚,还喜欢上了爆肚冯老板冯金生的儿子冯国明,非要收冯国明做关门弟子不可。
中国音乐大师李德伦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从小就爱吃爆肚,而且就认准了爆肚冯吃了一辈子。爆肚冯的第二代传人冯金生去世后,李德伦给冯家写了幅字:“昔余幼年时,常往东安市场,听品正三后吃爆肚冯,今金生先生无常未及七日,来新爆肚冯就食,不失当年滋味,回忆近七七年旧事,感慨系之。”署名“冯国明知音存”。一位中国伟大的音乐家,一生的知音居然是一位爆肚厨师。
北京文人们爱爆肚,但爆肚是北京特有的美食,外地很少有,更何况国外。据说梁实秋先生留学美国时,心中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北京爆肚。他学成回国后,居然把行李寄存在车站,连家也顾不上回,先跑到以前常去的馆子里要了三份爆肚,盐爆、油爆、汤爆一个都不能少,酒足饭饱之后,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梁先生称这顿饭可谓是“平生快意之餐,隔五十年犹不能忘”。

王致和臭豆腐 臭与香的游戏
或许,中国饮食历史上从没有一道美食像北京王致和臭豆腐这样充满争议性。喜欢王致和臭豆腐的人对它异常迷恋,而从不品尝王致和臭豆腐的人对它恨之入骨。恨与爱的界限在第一口之中。但是,有多少人能对臭味十足,外观丑陋的北京王致和臭豆腐吃下第一口呢?
当人们夸赞一道美食时,总用色香味俱全来夸赞,但王致和臭豆腐却完全相反。北京王致和臭豆腐,这种发明自北京的小吃不仅仅在北京流行,甚至在中国各地几乎都能买到。臭豆腐,这种最民间的小吃的创始人却是只读圣贤书的清朝书生王致和。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赶考失败,自然要返回故乡,但是王致和家庭条件不好,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还好,虽然父母没有给王致和足够的盘缠,但给了他一门手艺,王致和父母是做豆腐的。从小学过做豆腐的王致和就在安徽会馆附近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王致和以此为生,等待来年的科举考试。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王致和又舍不得丢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书生毕竟是书生,有了一些钱后,王致和也没有想过赚更多的钱,而是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也就把自己腌制豆腐的事忘了。
到了秋天,王致和身上的钱花完了,只能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他突然想起自己在夏天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鬼使神差,王致和居然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王致和将臭了的豆腐送给邻里品尝,大家称赞不已。
还好书生王致和科举再次不中,不然中国历史上不过多了一名官员,而少的却是臭豆腐。终于,看透科考的王致和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做起臭豆腐来。臭豆腐价格非常低廉,而且可以当菜下饭,很适合收入低的老百姓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从此,王致和一心放到臭豆腐上,并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质量更好,名声更高。
慢慢的,这种价格最低廉的小吃居然引起了慈禧太后的兴趣。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臭豆腐,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是,慈禧太后是皇太后,岂能吃“臭豆腐”?于是,她按臭豆腐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无论历史怎样变化,王致和臭豆腐都未曾衰落过,因为它属于老百姓。三百年间,王致和臭豆腐始终保留着它那又臭又香的特色,在北京人的味蕾上嬉戏,玩着臭与香的游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