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电影《风云儿女》是电通电影公司拍摄于1935年的一部黑白电影。影片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以诗人辛白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勇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奔赴抗战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影片上映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影片首尾各出现一次,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很快就成了鼓励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首战歌。很多热血青年就是在这首歌的感召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走向了抗日最前线的……”这是来自舒静庐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的节选部分。
|
內容簡介: |
舒静庐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精选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分为四个部分,精选了近百首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并对每首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思想和艺术特色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选编者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选曲精当,解释专业,可供中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阅读。
|
目錄:
|
一、中国经典声乐欣赏
1.《问》
2.《大江东去》
3.《渔光曲》
4.《义勇军进行曲》
5.《松花江上》
6.《歌唱祖国》
7.《红梅赞》
8.《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我爱你,中国》
10.《南泥湾》
11.《黄河大合唱》
12.《唱支山歌给党听》
1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4.《康定情歌》
15.《洪湖水,浪打浪》
16.《长征组歌》
17.《七子之歌》
18.《草原之夜》
19.《祝酒歌》
20.《爱的奉献》
21.《青藏高原》
22.《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3.《春天的故事》
24.《军港之夜》
25.《在希望的田野上》
26.《难忘今宵》
27.《十五的月亮》
28.《马儿啊,你慢些走》
29.《谁不说俺家乡好》
30.《长江之歌》
二、中国经典器乐欣赏
1.《喜相逢》
2.《二泉映月》
3.《金蛇狂舞》
4.《春节序曲》
5.《梁山伯与祝英台》
6.《嘎达梅林》
7.《北京喜讯到边寨》
8.《思乡曲》
9.《江河水》
10.《瑶族舞曲》
11.《红军哥哥回来了》
12.《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外国经典声乐欣赏
1.《三套车》
2.《红河谷》
3.《伏尔加船夫曲》
4.《我的太阳》
5.《桑塔露琪亚》
6.《星星索》
7.《跳蚤之歌》
8.《魔王》
9.《春潮》
四、外国经典器乐欣赏
1.《g小调第一叙事曲》
2.《降E大调夜曲》
3.《摇篮曲》
4.《G大调弦乐小夜曲》
5.《第三交响曲英雄》
6.《第五交响曲命运》
7.《第六交响曲田园》
8.《第九交响曲合唱》
9.《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
10.《降A大调即兴曲》
11.《C大调钢琴协奏曲》
12.《第四十五交响曲》
13.《月 光》
14.《牧神午后》
15.《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16.《天鹅湖》
17.《蓝色的多瑙河》
18.《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
內容試閱:
|
4.《义勇军进行曲》乐海导航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序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对东三省的沦陷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做亡国奴”的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北平等大城市的爱国民众先后举行大规模集会,抵制日货,组织反日罢工,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救国。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伴随抗日救亡呼声的不断高涨,文学艺术家们开始用歌曲的形式唤醒民众,宣传抗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悄然涌起。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歌曲悲壮雄劲、感人至深,有不少歌曲一直传唱到现在,成为我军的传统歌曲。
词曲作者档幕词作者:田汉1898—1968,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和诗人。字寿昌,湖南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并从事话剧创作与演出实践,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等职。著有话剧、歌剧、戏曲、电影剧本100余部,并写有大量诗歌和歌词,以《义勇军进行曲》影响最为深远。
曲作者:聂耳1912—1935,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聂耳从小热爱音乐,学生时代积极参加文艺演出。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两年中,聂耳为歌剧、话剧和电影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新女性》《开路先锋》《毕业歌》《大路歌》《前进歌》《铁蹄下的歌女》等主题歌和插曲30余首,广为传唱。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溺水身亡,年仅23岁。
作品介绍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严格说来,应该算一首自由体新诗。有鉴于此,曲作者在创作时,从内容出发,突破歌曲创作的方整性,以旋律短句、短小乐汇为基础,加以贯穿发展,用四度向上跳进或同音反复来揭示音乐形象。曲式结构上,曲作者既不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又不借用外国的主副歌形式,而是用由六个乐句贯穿发展的自由体乐段,以中心音调、节奏作为素材带动全曲。
歌曲的引子以富有动力性的大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并以这个音调作为旋律发展的基础,在第五、第六句作变化再现,作为乐曲的收束,首尾呼应,统一、完整。歌曲半拍休止符的运用,造成了特殊紧迫感,从而更突出休止符后面的呼号性的音调,粗犷有力,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欣赏与评新《义勇军进行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电影《风云儿女》是电通电影公司拍摄于1935年的一部黑白电影。影片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以诗人辛白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投笔从戎,勇敢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奔赴抗战前线,英勇杀敌的故事。
影片上映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影片首尾各出现一次,给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很快就成了鼓励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一首战歌。很多热血青年就是在这首歌的感召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走向了抗日最前线的。
1949年春天,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大会规定,代表团入场时,需奏本国国歌,因为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没有确定国歌,于是,代表团研究,以《义勇军进行曲》临时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P8-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