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分析化学(石慧)(第二版)

書城自編碼: 24516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化學
作者: 石慧、刘德秀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211309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10-01
版次: 2 印次: 1
頁數/字數: 24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ndroid智能家居系统项目教程(微课视频版)
《 Android智能家居系统项目教程(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323.0
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重大问题分析2023
《 中国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重大问题分析2023 》

售價:NT$ 1609.0
欧洲共同法的历史:1000—1800
《 欧洲共同法的历史:1000—1800 》

售價:NT$ 529.0
冲突与控制:19世纪意大利的法律与秩序
《 冲突与控制:19世纪意大利的法律与秩序 》

售價:NT$ 529.0
控制
《 控制 》

售價:NT$ 313.0
世俗与抗争:18世纪俄国乌拉尔劳动者的思想演变
《 世俗与抗争:18世纪俄国乌拉尔劳动者的思想演变 》

售價:NT$ 529.0
东亚区域意识的建构史
《 东亚区域意识的建构史 》

售價:NT$ 637.0
古罗马图书馆史:从罗马世界拉丁文学的起源到罗马帝国的私人图书馆
《 古罗马图书馆史:从罗马世界拉丁文学的起源到罗马帝国的私人图书馆 》

售價:NT$ 481.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98
《 耕作学(第二版) 》
+

NT$ 911
《 外科学(第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 》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共有十八章,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介绍了绪论、分析天平与称量方法、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预处理方法;第五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介绍常见的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内容;第十二章至十八章主要介绍仪器分析法,包括:电化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多谱联用技术等内容。本教材实验部分有24个实验。书后还附有试剂规格、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应用范围、常见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标准电极电位和条件电极电位等内容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中后三年制高职高专类医学检验、临床检验、卫生检验、药学、中药、药物制剂和医学营养等专业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相关专业使用。
目錄
第一章绪论1
学习目标1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2
第三节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2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3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3
四、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3
五、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4
目标测试4
第二章分析天平与称量方法5
学习目标5
第一节分析天平的分类和构造5
一、分析天平的分类5
二、分析天平的构造6
第二节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和称量方法8
一、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8
二、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9
目标测试10
第三章误差与分析数据的处理11
学习目标11
第一节误差11
一、误差及其类型11
二、 误差的表示方法12
三、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4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5
一、有效数字的定义15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及运算规则16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7
第三节分析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8
一、可疑测量值的取舍18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9
三、显著性检验21
目标测试23
第四章样品的采集及常见的预处理方法25
学习目标25
第一节试样的采集25
一、 固体试样的采集26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27
三、气体试样的采集27
四、生物试样的采集28
第二节试样的分解和测定前预处理28
一、溶解法28
二、熔融法29
三、干式灰化法29
四、湿式灰化法29
第三节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29
一、沉淀分离法30
二、挥发法31
三、萃取法31
四、色谱法31
目标测试32
第五章重量分析法33
学习目标33
第一节重量分析法概述33
一、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33
二、沉淀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34
三、沉淀剂的选择35
第二节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5
一、沉淀的类型35
二、沉淀形成过程36
三、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36
四、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38
第三节沉淀的条件和称量型的获得38
一、沉淀的条件38
二、称量型的获得40
第四节重量分析结果计算41
一、重量分析中的换算因数41
二、结果计算示例41
目标测试44
第六章滴定分析法概论45
学习目标45
第一节概述45
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45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45
三、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46
四、滴定方式46
第二节滴定液47
一、滴定液浓度的表示方法47
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48
第三节滴定分析计算49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49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和计算实例49
第四节滴定分析常用仪器52
一、滴定管52
二、容量瓶54
三、移液管54
目标测试55
第七章酸碱滴定法57
学习目标57
第一节酸碱指示剂57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57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58
三、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影响因素59
四、混合指示剂59
第二节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60
一、强酸(强碱)的滴定60
二、强碱滴定一元弱酸62
三、强酸滴定弱碱63
四、多元酸(碱)的滴定64
第三节酸碱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6
一、01molL NaOH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6
二、01molL HCl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6
第四节应用实例67
一、直接滴定法67
二、间接滴定法68
目标测试69
第八章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法71
学习目标71
第一节非水酸碱滴定法基本原理71
一、溶剂的分类71
二、溶剂的性质72
三、溶剂的选择74
第二节非水溶液中酸和碱的滴定75
一、碱的滴定75
二、酸的滴定78
目标测试78第九章沉淀滴定法80
学习目标80
第一节银量法80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80
二、铁铵矾指示剂法82
三、吸附指示剂法83
第二节滴定液84
一、01molL AgNO3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84
二、01molL NH4SCN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85
第三节应用实例85
一、可溶性卤化物含量的测定85
二、体液中Cl-含量的测定85
三、药物的测定86
目标测试86
第十章配位滴定法88
学习目标88
第一节EDTA及其配合物89
一、EDTA的结构与性质89
二、EDTA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89
三、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90
第二节配位平衡90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90
二、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91
三、条件稳定常数92
第三节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93
一、酸度的选择93
二、掩蔽与解蔽94
第四节金属指示剂95
一、金属指示剂的变色原理95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95
三、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96
第五节滴定液96
一、005molL EDTA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96
二、005molL Zn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97
第六节应用实例97
一、水的总硬度测定97
二、血清钙的测定97
三、铝盐的测定98
目标测试98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00
学习目标100
第一节概述100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特点100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要求100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101
第二节指示剂101
一、自身指示剂101
二、特殊指示剂101
三、氧化还原指示剂102
第三节碘量法102
一、基本原理102
二、指示剂103
三、滴定液的配制104
四、应用实例105
第四节高锰酸钾法106
一、基本原理106
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06
三、应用实例107
第五节亚硝酸钠法107
一、基本原理107
二、指示剂108
三、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08
四、应用实例109
目标测试109
第十二章电化学分析法111
学习目标111
第一节概述111
第二节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112
一、参比电极112
二、指示电极113
三、玻璃电极的构造和原理114
第三节直接电位法116
一、溶液pH测定的原理116
二、应用117
第四节电位滴定法117
一、基本原理117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118
三、电位滴定法的应用119
第五节永停滴定法120
一、基本原理120
二、仪器与实验方法121
三、应用与示例121
目标测试122
第十三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24
学习目标124
第一节概述124
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124
二、光谱分析法分类125
三、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125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26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26
一、光的吸收定律126
二、吸收光谱128
三、偏离光的吸收定律的原因129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9
一、主要部件129
二、仪器类型131
第四节分析条件的选择133
第五节定性和定量分析法135
一、定性分析135
二、纯度检测136
三、定量分析136
第六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39
一、双硫腙法测定尿中微量镉139
二、原料药地高辛的含量测定139
三、全血中铁含量的测定139
四、槐花(米)中芦丁含量的测定139
目标测试140
第十四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41
学习目标141
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141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4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142
三、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143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43
一、光源143
二、原子化器144
三、单色器145
四、检测系统145
第三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145
一、定量分析方法145
二、应用与示例146
目标测试148
第十五章液相色谱法149
学习目标149
第一节概述149
一、色谱法的产生和发展149
二、色谱法的分类150
三、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50
第二节柱色谱法151
一、液固吸附柱色谱法152
二、分配柱色谱法154
三、离子交换柱色谱法155
四、凝胶柱色谱法156
第三节平面色谱法157
一、薄层色谱法157
二、纸色谱法159
目标测试161
第十六章气相色谱法163
学习目标163
第一节概述163
一、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及其特点163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164
三、气相色谱法的一般流程165
第二节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165
一、基本概念165
二、基本理论167
第三节色谱柱169
一、气液色谱填充柱169
二、气固色谱填充柱171
三、毛细管色谱柱171
第四节检测器172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172
二、常用检测器173
第五节分离条件的选择175
一、分离度175
二、实验条件的选择176
第六节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177
一、定性分析方法177
二、定量分析方法178
第七节应用与示例180
目标测试182
第十七章高效液相色谱法184
学习目标184
第一节概述184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184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184
第二节基本原理185
一、柱内展宽185
二、柱外展宽186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186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186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187
三、流动相的要求和洗脱方式189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仪189
一、高压输液系统189
二、进样系统191
三、分离系统191
四、检测系统191
五、数据处理系统192
第五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192
一、定性定量分析192
二、制备纯物质192
三、分离192
四、应用193
目标测试194
第十八章联用技术简介195
学习目标195
第一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195
一、概述195
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96
三、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所提供的信息197
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应用198
第二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198
一、概述198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99
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分析条件200
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应用201
目标测试201
实验部分202
第一节化学实验室规则202
第二节实验室安全规则202
实验一天平称量练习203
实验二氯化钡结晶水含量的测定204
实验三滴定分析仪器的洗涤和使用练习205
实验四盐酸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207
实验五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07
实验六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208
实验七硼砂含量的测定209
实验八混合碱的测定210
实验九枸橼酸钠含量的测定211
实验十EDTA滴定液配制及水的总硬度的测定212
实验十一生理盐水中NaCl的含量测定214
实验十二碘化钾含量的测定215
实验十三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216
实验十四维生素C的测定216
实验十五脂肪氧化、过氧化值及酸值的测定218
实验十六pH计测定溶液的pH219
实验十七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中的氟220
实验十八几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柱色谱222
实验十九KMnO4吸收曲线的绘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23
实验二十KMnO4的含量测定(工作曲线法)224
实验二十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微量苯酚224
实验二十二气相色谱法测定正十四烷的含量226
实验二十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228
实验二十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铜溶液的浓度233
附录234
附录一试剂的规格234
附录二常用实验试剂的配制234
附录三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温度和应用范围236
附录四弱碱的离解常数(18~25℃)236
附录五无机弱酸和某些有机弱酸的离解常数(25℃)237
附录六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238
附录七常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239
附录八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240
附录九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241
参考文献242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