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由于后发型发展中国家特点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等若干因素,制度变迁过程往往充满诸多不确定风险系数,引发社会稳定问题。该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能否平稳转型及其现代化进程。本书以社会转型的问题为核心,从法律视角来阐述转型带来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并从立法和司法层面给出了对具体问题解决的建议。
|
關於作者: |
李昌庚,男,1971年11月出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法学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总论、国有财产暨国有企业法、民主宪政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回归自然的经济法原理》,发表论文60多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奖。著书立说秉承学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
|
目錄:
|
前 言
第一篇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与社会稳定含义解读
第二章 社会转型期政治现代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和平衡
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宽容与法理
——维稳与改革的博弈与平衡
第四章 主动改革:中国社会转型的理想选择
第二篇
第五章 论孙中山的民主宪政思想
第六章 环境保护的宪政思考
第七章 人大监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第三篇
第八章 公司:社会化企业命题
——兼论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的反思与重构
第九章 公司:经济民主与民主政治的互动
第十章 “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
第四篇
第十一章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反思与重构
第十二章 中国征收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第五篇
第十三章 诚信源于“良治”
第十四章 法律人的闲言碎语
第一节 评“勿做‘激进批判的现实主义者’”
第二节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否可以起航?
第三节 不宜过分拔高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第四节 不应忽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第五节 论学术腐败
——兼自我反省
附录一 访学随笔
附录二 谦卑与自信
——“国旗下讲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