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工农兵大学生——5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首部写工农兵大学生的长篇小说,王蒙鼎力推荐

書城自編碼: 244547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作者: 王金昌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05113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8-01
版次: 1-1 印次: 1-1
頁數/字數: 248/17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6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NT$ 275.0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NT$ 403.0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90
《 关键十六天: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 》
+

NT$ 268
《 黄泥地 》
+

NT$ 324
《 吾血吾土 》
+

NT$ 252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纪实(知青一代是失落的一代,也是思索的一代。) 》
+

NT$ 342
《 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 》
編輯推薦:
《工农兵大学生》是首部写工农兵大学生的长篇小说,著名评论家贺绍俊倾情作序,著名作家王蒙鼎力推荐说:《工农兵大学生》告诉了我们往事,也告诉了我们一种更加平实可信的人生体味。
如果说,王蒙的《青春万岁》书写了4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杨沫的《青春之歌》书写了3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那么,王金昌的《工农兵大学生》书写的,就是50后一代的青春记忆,也是我们70后、80后一代的父辈的青春记忆。这本书,不仅仅是50后一代写给自己的青春纪念,也是70后、80后一代了解自己父辈经历和人生的真实读本,是我们送给父辈的最好的礼物。
內容簡介:
《工农兵大学生》以忠实于历史真相的态度、以尽量保持生活原型的创作姿态,讲述了毕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最具中国时代特色的一代大学生的青春、奋斗与命运。这一代大学生,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赶上了上山下乡,赶上了推荐上大学,赶上了改革开放。时代赋予他们特殊的青春、特殊的使命、特殊的爱情、特殊的命运。三十多年过去,他们的青春浪漫、他们的艰难跋涉、他们的成功转型,在这部小说中,留下了典型的时代印记。
目錄
保留历史真相的珍贵档案(序)贺绍俊 1
那个时代,那样一群人(自序)3
第一章时代的宠儿
推荐3
吕志军20
冯淑萍39
王建国42
王思哲47
严凤英52
第二章教育革命的战场
大辩论59
“上、管、改”65
《数学手册》里的“情书”70
“指学系”里的大学生张建社73
“女鞭手”75
“以直代曲”84
第三章多事的1976
“四五运动”97
退亲信102
《入党申请书》107
大字报112
唐山大地震118
毛主席逝世126
第四章开门办学
“以虫治虫”139
学工141
学军147
学农151
第五章工农兵大学生与新大学生
恢复高考163
“这就是资格!”169
恢复研究生招生173
第六章命运的挣脱
毕业了179
回基层181
科技兴国183
主任的女儿185
主任的寿宴191
调动194
选择198
脱帽考试201
过关了204
考研207
原来她是这样上的大学209
谅解216
第七章漳河遗梦
月月225
瓷佛229
大堤东村的记忆239
往事243
女儿246
第八章毕业三十年再聚首
重回校园255
近况258
缅怀262
这才是公平的268
让历史去评说吧273
留住一段不能抹去的历史(后记)276
內容試閱
节选一:入学
1975年秋天,吕志军背着铺盖,提个灰色的人造革手提包到了北京。一下火车,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他面前,火车站红旗招展,车站的显要位置就是"华北大学新生接待站"。
他亮了一下入学通知书,老生们搬行李的搬行李、接包的接包,把他拥到了等候的学校接新生的车上。
接送他们的车进入到大学集中的海淀区后,他感觉好像整个北京城都在欢迎他似的。到处标语高悬:"欢迎你--来自三大革命战场的新战友""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
高音喇叭不断广播着《工农兵学员之歌》:"迎着灿烂的阳光,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我们工农兵学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带着工人阶级的嘱托,带着贫下中农的期望,带着革命部队的传统,走向教育革命的战场……"
吕志军激动万分。他第一次见这样的场面。
在校门口下车,大门毛泽东草书的"华北大学"校名映入眼帘时,他激动万分,简直有些窒息。
他想起了第一次见到这几个字的情景。在1965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中,一个刚从华北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来到他们村当社教工作队队员,在派到他家吃饭时,拿出印有"华北大学"的信笺,自豪地对他父母说:"我们大学是五四运动重要的发源地,是党的早期组织在北方的活动场所之一,很多先烈和近代名人,都在这个大学工作、学习和生活过。"
吕志军很激动地向那位叔叔要了一张信笺。"长大后,我也要上华北大学",几个稚嫩的字迹落在"华北大学"信笺上。
没有想到,十年后,他的梦实现了!
……
吕志军入学那天,穿了一身崭新的蓝色中山装,一双新的松紧口的布鞋,戴着一副黑框的近视眼镜和他爸爸留给他的一块发黄了的手表,显得很是与众不同。吕志军的这种装束引起了别的同学的关注,尤其是与他同时报到的冯淑萍的关注。
在车站接新生的校车上,冯淑萍与吕志军并排坐着,她穿着极其朴素,总看吕志军手腕上的表,看得他很不自在。冯淑萍与吕志军在华大赴冀鲁地区招生老师召集见面时,在冀南招待所相遇过。
吕志军、冯淑萍进校后,老师迎出校门帮新生扛行李,听说还有的老师帮新生整理床铺。大学老师这样没有架子,使新生们心里热乎乎的。吕志军心想这大概就是新型的师生关系吧。但也有对工农兵大学生有成见似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在写有"数学系"牌子的报到处报到时,牌子旁边站着的一位教师模样的人,指着"数学系"的牌子问冯淑萍:"喜欢学这个吗?"冯淑萍说:"我喜欢理工科。"看得出,当时毛主席"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的指示对她影响很深。那位老师笑了,带着几分嘲讽。
吕志军走过来,悄悄地跟她说:"理科是理科,工科是工科,不能笼统说理工科。"
冯淑萍刹那间脸红了,"那--"她抬头望望数学系报到处的招牌。吕志军说:"数学系是理科,不能说成理工科。"
"啊,记住了……"冯淑萍说着脸红了低下了头。她告诉吕志军,她叫冯淑萍,"我们在冀南招待所见过面的。"看来吕志军对她没什么印象了。
在课堂上,冯淑萍坐在吕志军的前面。她平时少言寡语,除了跟吕志军研究作业,很少与其他男同学交往,与女孩子们交往得也很少。
他们坐的是凯罗夫式的课桌,桌凳连在一起,凳子连带后靠背。她经常很别扭地扭过头与他研究作业。女同学奚落她"把脖子扭歪了";男同学奚落他"把脖子伸长了"。他们俩却乐此不疲。
……
节选二:"以直代曲"
上基础课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大堆符号和公式,边讲边写,严凤英看着满黑板的"洋码子",有的根本听不懂,有的听懂了也记不上,有的只顾得听而顾不得记,有些手忙脚乱。课在继续,她的心率在逐渐地加快,血压也在不断地升高,耳边嗡嗡作响,人在驾云腾雾,整个一节课脑子里乱哄哄的,什么都没听进去。
下课了,老师热心地问:"严凤英同学,我讲得好不好啊?"
严凤英没来得及回答,只觉得一阵恶心,哇哇地就大口吐了起来。
这些天,严凤英心情烦躁,连续失眠,刚上学的热乎劲,凉了半截。"这不是自找苦吃吗?自己不是这块儿料啊!早知道这样,何必到这里受这份洋罪呢?"
也有人劝她,理科不好学,干脆学文科调到中文系或者经济系算了。
每当丧气地这样想的时候,几位老领导的亲切鼓励,就在凤英耳边回响。严凤英在日记里写道:"想到这里,禁不住责问自己:上大学的梦做了多少年,现在刚碰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这怎么对得起党的培养呢?"她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和遇到过的困难,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只要咬紧牙关,刻苦学习,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我是放下全省的工作来上大学的,是全省的农民送我上大学,让我学好知识,为农业增产,改变农民贫困生活服务,多少期待的眼睛在看着我呀!因而,我只有刻苦学习的权利,而没有后退一步的理由,而今天,学习遇到了一点困难的时候,自己就产生了退却的思想,这太不应该了,哪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作风?!毛主席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我应该在实际斗争中努力培养自己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硬骨头精神。我应该藐视自己眼前的困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定要攻下文化关。我又应该正视这些困难,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必胜信心。我们是工农兵大学生,是毛主席送我来上大学。在我们身上肩负着革命的重任。所以,我只能学好,而绝不能面对困难打退堂鼓。学生物,是领导决定、自己同意的,只能让革命工作来挑选我,而我绝不能挑选工作,这是革命者应有的品质。坚决完成"上、管、改"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工农兵大学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路总是人走出来的,困难总是人克服的。
班级辅导员老师召集几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和授课老师为严凤英举办了学习经验交流会,题目是:基础差,学习困难多,怎么办?
通过交流、讨论使严凤英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大收获,她总结道:
(1)认真做笔记。做笔记的方法,有的主张记几点骨头,有的主张多记些东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多记些东西好。对老师讲到的点点滴滴的东西,要尽量记下来。特别是一些补充的知识,要记得全。当时不理解的可记下来,但课后一定要弄清。过一段后翻看自己的笔记,温故而知新,将重要之处点上几笔,收获会更大。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觉得课上在练习本上记一遍,课下再誊到笔记本上。并按照已理解的程度总结一遍,收获会更大。
(2)抓重点。学习不能开中药铺子,要抓纲,纲举目张。
如补课的内容里向量代数部分记住数乘的三个基本等式:nma=mna=mna
指数和对数互为逆运算、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正切。
这样,记住指数的三条性质,记住对数的定义,即可推出对数计算的四个性质。掌握换算公式、对数表用法等。
(3)学习之后总结。复习是非常重要的。每天讲述一遍新知识后,要坐下来看书(也符合人的记忆过程,反复多次),真正看进去,对每个细小的问题都抠明白,然后认真整理笔记。想一想老师讲的课程,全部内容可归纳为几条,它们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在自己的脑子中"过电影",将几条记住!然后,在复习的基础上做几道题,加深一下理解。对老师留的作业题,不要只是套公式做出数来,而要想一想,每道题的独特点,在这道题里老师要求我们掌握什么;同时,通过做题,能给自己增加什么知识。
基础课授课老师又补充了几个要点:课下复习是一方面,还要注意阶段复习,过一段时间就要将一些知识再看一看。有条件的话,总结一下笔记,使知识条理化。听课要跟上老师的思路,甚至要想到老师前面去,仔细听课,认真做课堂笔记。这点包括很多方面:要做好课上的工作,就必须先做好课下的学习。首先将老师第二天要讲的东西先预习一遍(有条件的话往前多看些更好),在脑子中有个大致印象,然后回忆一下这一段的中心,重点是什么?自己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这样,听课时就能抓住重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就能注意听;偶尔老师没有讲到,自己也能及时提出来,听课的效果就比较好。课前预习,还包括要复习前一段的知识,特别是注意复习,分析和要学这一段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将知识连贯、对比起来学,善于比较分析。课前预习要以讲义为主,同时多看一些参考书,扩大知识面,在老师讲课讲到某一问题时,要注意老师是从什么角度讲的(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而自己常看到的是从什么角度讲的。注意联系生产生活中及其他一些问题知识,做到举一反三。
辅导员老师补充说,学好《矛盾论》抓主要矛盾。
老师的话可谓经验之谈,严凤英端端正正地记下了学习心得:
(1)概念要弄准确,下工夫!
(2)学习能力要提高,发挥积极主动性。
(3)学习目的非常重要,正确对待困难,不能动摇、打退堂鼓,有奋斗精神,花工夫。对问题积极去解决。作为曾做过领导的同学更要提高警惕,不要认为学不学都可。
(4)作业要做,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位中央领导了解到严凤英的情况,指示华大专门制定了《关于严凤英同志学习和教学的安排意见》,并单独拟定了教学计划。
在讲"微积分"时,有经验的老师给她举例子讲解,比如公社社员丈量不规则的田地分成很多小块来量,加起来就是整个田地的面积,并到校外找到一块不规则的土地作为实例。用这些严凤英熟悉的事例,说明当局部和整体比较起来很小时,可以"以直代曲",引出微积分的概念。这样,帮助严凤英通过了理解高等数学的瓶颈。但老师们没有就此止步,在前面这些生动事例的基础上,老师们进一步讲解"微分"和"极限"的概念。运用"以直代曲"的方法求得的面积,还是近似值,因为用这种方法,无论分成多少小块,直与曲还是有区别的。要求得到面积的准确值,就必须无限细分,使每一份无限缩小,一步步引导到"一个变量无限地向一个常量逼近"的极限概念上来。之后,又运用极限方法,来确切地说明导数、微分和积分的概念、性质、内在联系、相互转化和计算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法,严凤英很爱听。很快,她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严凤英在多年工作的业余时间,对我国历史很感兴趣,也读了些历史的书,她说这个以直代曲是完全可行的,我国早有割圆术,即把圆近似地割成边数很多、边长很短的多边形,来计算圆面积。魏晋时代的刘微就说过:"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严凤英在课堂上听不懂的地方,课下就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到弄懂为止。她把不懂的问题记到本子上,利用买饭、打开水排队的机会,向周围的同学讨教。她把同学们的课堂笔记借来,端端正正地抄下来。她的一切休息时间,包括回家坐火车、坐汽车,都被用来背讲义。她的课堂作业完不成,就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常常做到深夜。
同学们反映,她晚上从来不看电视,节假日也不出门逛街,把在学校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称赞她,说她为工农兵大学生树立了一个刻苦学习的好榜样。
华大的教育革命,也从对严凤英教学中大量采用农民丈量土地的例子来讲解"以直代曲"的成功范本中受到极大启发,全校理科各系都进行了效仿。
吕志军的数学系教师在上"导数的应用"一节课时,先拿出一个茶缸问学员:为什么盛水量一样的茶缸,当缸的直径和高度相等时能用料最省?再引导大家把生产中具体的节约原材料问题,抽象成为数学中求最大最小值的问题,引起了学员学习的兴趣。接着,指出这一节的重点,就在于利用微积分的基本理论来研究数学函数的最大最小值。
吕志军学习好,严丛仁教授很喜欢他。严教授经常说,大学阶段是学理论的黄金期。在吕志军的鼓动下,严教授写了"必须重视理论学习"的大字报,认为那种把形象化教学和培养科学抽象能力互相割裂和对立起来的观点和做法,都是同以理论和实际统一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违背的;不能将"一尺之棒,截成两半,万截不歇"的经典理论,变成"丈量土地,以直代曲"教学。指出:在校期间,应着重理论方面的学习,在形象化教学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如果让学生趋易避难,浅尝辄止,停留在解决一两件实际问题上,而不注意培养科学抽象的能力,就不能使学员真正掌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不能适应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日益迅速发展的需要。
一石激起千层浪,华大在工宣队的组织下展开了"一尺之棒"与"丈量土地"的大辩论。
吕志军、冯淑萍和理科系其他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非常赞同严教授的观点。而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则认为,理论联系实际讲基础课,能提高学习兴趣。他们认为形象化教学,是工农兵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
严凤英也贴出了一张大字报,说:"''一尺之棒,截成两半,万截不歇''和''丈量土地,以直代曲'',是如出一辙的,只是时代不同和地点各异。所谓''如出一辙''都是出于实践,时代不同,一是出于远古时代,一个是出于华大的眼下;所谓''地点各异'',一个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教室里抽象地想象,一个是到野外去丈量,在实践中去体会。"她认为,在形象化教学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培养科学抽象能力,对从实践中引出的概念一定要给予严格的科学定义,帮助学员确切地建立科学概念。同时,也要由浅入深地引导学员进行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证明,使学员学会科学推理的方法从而掌握理论等等。她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在大学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学好理论,在学校的实践也是为了获得理论,工作后才是用理论指导实践。大字报最后说:"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一真理也是''万截不歇''的!"
严凤英大字报的观点,让所有同学都目瞪口呆了,她用鲜活的事实,在补充理论从实践中来的事实、支持教学改革的同时,竟也支持了严教授的意见。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