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边走边读》,不是在写一本旅游札记,而是想表达一种人生与书相伴的状态。 “道路——而非著作”,说得真好!闵惠泉的《边走边读》,亦是受大师的启发,虽有东施效颦、狗尾续貂之嫌,有心传递的却是这样一种心态。热心和好奇的读者,或许能从这本小书中看见一个在大学圈里混迹了多年的教书入、读书人、出版人,闲时读书,因感有得的书人小语和一点思考。
|
內容簡介: |
《边走边读(书人书语)》为作者闵惠泉几十年来 读书、教书、做书、写书的结晶体会,收录了作者二 十年来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书评、读书笔记三十余篇, 主要涉及文史和新闻传播两个领域。所评之书,既有 经典著作,例如《列宁全集》第43、52卷,也有热门 读物,例如《中国民族性》、《第二曲线》等。从中 可以看出作者涉猎之广、思考之勤。
|
關於作者: |
北大幼儿园、附小、附中,北大哲学系,机缘巧合算是北大土著;北大硕士、中传博士,忝列教授,无留学、游学之经历谓之土鳖;读书人、教书人、出版人,一路行走,后知后觉,略窥书中天地。著有《未来学》、《科技文明》、《跨文化传播》合译;发表文章四十余篇。
|
目錄:
|
写在前面的话
我们进步了吗?
——读《中国民族性》一随想
民族性格的自我确证
——《中国民族性》二评介
诺贝尔奖:一个世纪的走向
——《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读后
聆听大师之言
——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札记
走向成功的心路
——读《漫话蔡志忠》
交往的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读后
面对变化的挑战
——读《第二曲线》
人的色彩与理论的色彩
——读《苏菲的世界》随想
男人的逻辑与女人的逻辑
——乔斯坦·贾德《虚伪的生命》解读
生存中的游戏与游戏中的生存
——读解《纸牌的秘密》
女性的崛起
——读《女性大趋势》漫笔
纸币上的人物
——《国际货币》览后
在“孤岛”上邂逅霍金
——读《霍金讲演录》札记
感悟心灵之旅
——《走进神圣》后记
智慧的职业与智慧的流向
——读《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随想
时代变迁与科学家的风格
——读汤浅光朝《科学文化史年表》札记
济助文明之不足保持文化于不坠
——读南怀瑾《老子他说》断想
庄子的语言艺术
——从传播的角度看《庄子》
追求大智慧解读大智慧
——崔岱远《看罢西游不成精》代序
诺瓦里纳在说什么?
——读《倒数第二个人》管见
列宁晚年的两种痛苦
——读新版《列宁全集》第43、52卷札记
我们都在见证历史
——《媒介事件》中文版序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语言谱系
——写在《国际关系与语言文化》出版之际
电视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读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
后读书时代的来临
——读书史刍议
塑造阅读未来的两种力量
——《阅读的历史》等书读后
亦近亦远:数字化媒介时代中的新地理
——《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读后
网络化时代与传统媒介生存
——《即将消亡的电视》序三
另类传播学术语
——读莫里斯·列维《传播学的100个术语》札记
传通与无法传通
——读多米尼克·吴尔敦《信息不等于传播》
“宣传”是邪恶的吗?
——爱德华·L. 伯内斯《宣传》读后
沉静的眼平和的心
——《科技文明》后记
后记 读书不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