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
售價:NT$
310.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知宋·宋代之货币
》
售價:NT$
340.0
《
爱的7种对话:建立持续一生的亲密关系 (加)苏·约翰逊
》
售價:NT$
345.0
《
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史研究
》
售價:NT$
500.0
《
废奴
》
售價:NT$
350.0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最新修订版
》
售價:NT$
640.0
|
編輯推薦: |
★一本书读懂中日经济博弈。
★习近平称甲午为剜心之痛,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日本窥探中国国力的绝密数据首度曝光;中、日、美、英等国实力对决参照图表首次面市。
★最深刻的财经观察家抛出9大中日差距问题,提出大国崛起,必先起于工业精神等独到观点,看完本书,你会比98%的中国人更懂中日产经内幕。
★上下120年,横跨5大领域的268件惊人事实直指真相,参透小事件背后的大奥秘。
|
內容簡介: |
2000多年的中日关系,一直在友邻与对手之间游走,谁都不容忍失败。两国激烈的经济对决态势,促使我们共同思考:
日本振兴,为何屡屡以中国为对手?
“甲午中日战争”的悲剧会否重演?
中国与日本真正的差距在哪里?
哪一项“中国优势”令日本深感压力?
如何发挥“中国优势”反超日本?
中国崛起将突破哪些产业壁垒?
本书作者从工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列举鲜为人知的案例及数据,深入解析中日两国的实力差距以及可能反超日本的“中国优势”,指明中国面临的产业壁垒,发掘中国崛起的后劲。
|
關於作者: |
周倩
知名财经作家,私募人士。对产业经济学有独特研究,陆续发表产经评论近百万字。曾为多家职业机构做过投资和企业分析,为大户资金的运作做过操盘策划,有独特的资本经营能力。被誉为“难得的视野极为宽广的财经观察家”。
已出版有《财务总监》《投资总监》《操盘》《操纵》《颠覆:商业模式的危机与新生》等多部财经著作。
|
目錄:
|
目 录
序:致每一位爱国的中国人……………………………………………1
壹 日本振兴,为何屡屡以中国为对手?
01绕不开的千年对手……………………………………………………3
02赢在“资本财富”……………………………………………………7
03中国制造PK日本制造……………………………………………11
04真正的战书:工业差距……………………………………………20
05最怕被人俯视的民族………………………………………………29
06悲观的“竞争对手意识”…………………………………………33
贰 甲午之战,日本真正的实力在哪儿?
01甲午战争,其实是在打产业战……………………………………39
02换了先进的皮囊,却流着腐朽的血液……………………………43
03没有重工业,注定要挨打…………………………………………47
04工业文明失落的“黄金十年”……………………………………50
叁 中国工业,如何在世界格局中绝地反击?
01鏖战中的工业化雄心………………………………………………59
02战后“空壳”的逆势崛起…………………………………………62
03柔道战略:产业鳄人的攻势………………………………………64
04“日本经验”在中国复制…………………………………………71
05世界博弈下的中日大变局…………………………………………76
肆 知己知彼,中日真正的差距在哪里?
01实力差距:30年?50年?………………………………………85
02经济效率:“非组装”出来的GDP………………………………88
03商业信仰:“经营四圣”的工业精神……………………………93
04经济占领:比“武力战”更强的威慑力…………………………98
05小国大业:世界顶尖的中小企业………………………………101
06溃败假象:日本困境中的真实力………………………………109
07产业阳谋:产业链布局+专利布局……………………………114
伍 企业大角力,中国胜算有几何?
01日本害怕“贸易战”吗…………………………………………121
02假如“日本制造”抽离中国……………………………………125
03日本企业家的制胜方式…………………………………………129
04谁在幕后支撑着“日本制造”…………………………………138
05中日“高铁”大博弈……………………………………………144
陆 哪一项“中国优势”,令日本深感压力?
011%利润率的背后是什么………………………………………149
02不为订单发愁的大飞机产业……………………………………152
03中国市场是“战略性武器”……………………………………155
04“中国买下了欧洲”……………………………………………160
柒 哪一项“技术红利”,使中国反超日本?
01互联网巨头拼杀出江湖…………………………………………165
02“壳”与“核”的较量…………………………………………169
03大牌企业的遗产重负……………………………………………174
04产业格局中的优胜劣汰…………………………………………178
05中国公司的“蓝海战略”………………………………………180
捌 超越对手,应从哪里迈步?
01工业决定成败……………………………………………………187
02产业崛起与产业空洞化…………………………………………192
03重复英国的“产业没落”………………………………………195
04财富盛宴,中国可分一杯羹……………………………………202
05中美人才战争,日本是看客……………………………………206
玖 中国崛起,将突破哪些产业壁垒?
01缺乏工业精神的年轻人…………………………………………211
02中国不需要第二个李嘉诚………………………………………219
03制造领域的隐痛:核心技术……………………………………224
04“山寨”会导致加速落后………………………………………227
05打好“技术战”任重而道远……………………………………231
06高层次的工业竞争逻辑…………………………………………236
07中国崛起的后劲…………………………………………………240
参考文献……………………………………………………………247
|
內容試閱:
|
中国制造PK日本制造
中国制造PK日本制造,往往呈现出这样的状况:
中国制造商因为技术积累不如日本对手,总想通过并购+价格战的办法赢过对方。
日本制造商因为劳动力成本远高于中国,只能通过不断强化的技术力量赢过中国。
彩电行业在这方面最明显。彩电产品经历过三个时代:模拟电视时代、等离子时代、液晶电视时代。
日本彩电曾在20世纪80年代一统江湖,10多年后,中国企业靠打价格战奋起直追,长虹、TCL、康佳等巨头完成了超越。可是,进入等离子时代,中国因为不掌握技术,感觉很被动。怎么办呢?
2004年,TCL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并购了法国汤姆逊。我们原以为只要拿下核心技术,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彩电制造王国,为此TCL集团搭上了整个集团6年的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并购是需要花大钱的,而并购,国际上的失败率是70%。TCL能拿下汤姆逊,显然彩电王国是中国,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日本制造商用一年的时间,通过技术突破和领先,使我们这场胜利瞬间化为泡影——液晶时代来临了。日本夏普正是液晶之王。我们又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才攻克了液晶面板的技术难关。在此期间,国内家电企业要制造电视,非得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进口液晶面板。
TCL集团在等离子时代的重大挫败,其实是中国制造业生存逻辑的重大挫败。
|生存压力下的技术突破|
“日本制造”的生存逻辑是:
将1吨价格1万日元的铁矿石,用高炉融化并做成钢板,1吨重的产品就变成5万日元。再将钢板加工成汽车,1吨重的产品就变成100万日元。也就是说,加工1万日元的东西,制作成5万日元的东西,再加工成100万日元的产品,价值上升了100倍。这样的附加价值,就是制造业的价值,也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根本点。
日本制造业作为出口产业的冠军,一直支撑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资源匮乏的日本,若没有进口就无法生存,而要进口,就必须先通过出口赚取外汇。
在日本人眼里,产品的附加价值关系日本的生存。要提升产品附加值,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当的技术。构成日本经济的主轴是技术力量,而制造技术却因为要不断地变化下去,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开发。
近10年来,日本GDP一直徘徊在500万亿日元上下。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有多少?近几年,这个数字为25%左右。
日本制造业产出,仅为GDP总额的14,剩下的34产生于制造业之外的领域。制造业是很重要,但是日本不会因为制造业强大就认为没有后顾之忧。
而且制造业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还叫制造业,但现在的日本,已经见不到过去那种工人片刻不离传送带拼命工作的场景了。
现在的制造业是所谓的设备装置、零件制造。比如,嵌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中的CCD芯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必用的微型多层陶瓷电容,汽车上的电子控制元件、电子控制模块、自动变速器三大关键零部件,都只有在日本才能制造出来,全球几乎被日本垄断。
|技术和成本不代表一切|
造船业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性行业,早在1956年就站到世界顶峰,并一直将这个地位保持到了1998年。1999年至2000年之间,韩国超越日本成为新一代的世界造船业霸主,不过,韩国的造船业霸主地位只维持了10年。
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只有5000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外贸总值冲高到2500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船舶工业进入近10年的高速增长期。2010年,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松认为: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三大指标——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方面,韩国把所有的世界第一都让给了中国。
中国造船业除了国际市场份额已冲到世界第一,也获得很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比如,代表船舶制造业最高技术的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世界上只有中国、日本、韩国能造;中国自主制造的30万吨远洋油轮,从8000公里外的中东装载石油运回中国,每吨运费仅相当于用小货轮自广州至福州的价格。
可是,制造业不是只拼技术,也要拼工艺和效率。
中国和韩国建造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部总存在一些瑕疵。新船可能还看不出来,海上漂几年之后,船体钢结构在咸湿海风的侵蚀下,难免会出现斑斑锈迹。但日本建造的船只,即使是10多年前建造的旧船,也不会看到生锈的痕迹。为什么呢?日本的船只船体钢板结合得非常完美。实现这个技术,大大削减了建造时间,降低了造船成本。
哪怕现在中国、韩国每年建造的船只数量多于日本,但是,在生产效率和作为基础部分的技术水平方面,还远远不能和日本抗衡。
船舶制造中要用到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尽管国内也造得出来,但工艺和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大型船用发动机的机身,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位之一,是用“龙门镗铣床”将毛坯件加工而成。这项工艺,国内报价相当高。而欧洲、日本的制造加工企业,即使算上往返运输的费用,总报价也比在国内加工便宜。
国内并非没有好的加工设备,人工费也比国外便宜,可就是没发挥出效率。为什么呢?
因为“数控龙门镗铣床”价格昂贵,最贵的能达到1亿元,开动起来大部分成本是折旧费。假如1亿元1台的数控镗铣床,机器寿命内可使用1000次,那么使用一次的成本就是10万元,开动一次就得计提10万元的折旧费。
只有加工效率越高,分摊的折旧费才能越低。但是,国内每加工一件发动机机身,需要130小时以上,欧洲或日本企业只需13小时左右,效率相差10倍。
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很多企业可以对一件产品、一个零部件保持上百年的专注,以求深度掌握技术诀窍和制造工艺,将产品做得极端精细。品质更好,成本也能更低。
有人问日本“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日本产品要在今后也持续好卖,需要什么条件?”
稻盛和夫回答:“需要制造一级品。”
对方又接着问:“什么是一级品?”
稻盛和夫答道:“就是不会坏掉的产品。”
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二级品、三级品,也有人会觉得只要便宜就行。可是,在稻盛和夫看来,日本只有靠一级品才能生存下去。
|
|